摘 要:食品安全歷來是國計民生發展的重中之重,而隨著近年來社會公眾飲食的不斷豐富,關于食品安全監管的問題也開始得到廣泛關注。目前我國在食品安全監管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無疑會對社會公眾的飲食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度考量,并以此為基礎采取相應的對策就顯得尤為重要?;诖?,本文將以我國食品安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進而提出相關建議,以期能給予廣大同仁以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食品安全;監管;問題;建議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Related Suggestions
YANG Yuezhen
(Zhungeer Banner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Ordos 010300, China)
Abstract: Food safety has always been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With the continuous enrichment of the public’s diet in recent years, the issue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has also begun to receive widespread atten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n our country. The existence of these problems will undoubtedly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food safety of the public.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work,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conduct in-depth consideration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ak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thi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tak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s an entry point, and then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hoping to give the majority of colleagues a certain reference.
Keywords: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problems; suggestions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問題歷來是國計民生的焦點,尤其是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下,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在物質生活得到完善的同時,一些客觀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也開始初見端倪,如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等,均造成了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此種情況發生后不僅會威脅到社會公眾的身體健康,還會引發廣大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機。因此,保證當下的食品安全,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就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但就當下的情況而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尚存在一定的不足,故而相關部門應立足于食品安全監管中存在的客觀問題,并進行針對性改進,以此來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開展。
1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
1.1 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復雜且監管力度不足
①目前我國在進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過程中,所應用的主要是多頭監管、分段監管的安全監管模式,此種模式應用后可以發揮一定的監管作用,但其卻導致了一些監管空白的出現。并且同時實施食品安全監管的部門之間,往往也無法做到無縫對接,導致食品安全監管陷入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情況。②多部門分段管理的方法本質上有時會導致監督職能重疊的情況出現,進而導致監管部門效率下降。并且分段管理方法本身還易造成監管信息出現誤差、信息不完全的情況。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食品安全監管的力度自然無從保證。③我國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還存在執法力量薄弱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一些地區食品相關監管人員較少,這種情況的存在很容易導致顧此失彼的情況出現,進而對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的提升造成干擾。
1.2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同食品安全監管的不足有關,若未能實施全面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很容易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并且,事后監管、被動監管的情況在我國依舊存在,即在新聞媒體曝光后采取相關措施進行管理,該種問題的存在無疑會對社會公眾的身心造成不利影響。并且由于部分地區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不夠,使得一些加工劣質食品的商販得以鋌而走險,繼而嚴重危害到區域民眾的飲食安全。上述情況存在的根本原因便是管理制度未能得到全面的完善,對于這樣的情況,相關部門應從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完善食品安全監管的相關管理制定,從而以制度建設的方式保障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開展。
1.3 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難度大
①由于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多存在于城郊接合部,隱秘性且流動性極強,生產加工環境較差,從業人員文化素質偏低,食品安全意識淡薄,存在較大的食品安全隱患,進而成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的難點和重點。②受制于監管力量不足的緣故,一些地區管理難度顯著增加,存在未取得《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備案登記證》而從事食品生產加工的行為。③對于一些經濟相對不發達的地區,由于經濟不發達地區本質上的消費觀念、經濟條件為食品小作坊提供了生存空間,故而易導致屢禁不止的情況頻頻發生。
1.4 食品安全檢測人才匱乏
我國有著龐大的人口數量,故而若要完全保障消費者的飲食安全和生命健康,需要具有一定規模的食品安全監管團隊作為支撐。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隊伍依舊存在人力資源短缺的情況,此種情況在偏遠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極為明顯。并且食品安全檢測人才的匱乏也是當前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通常情況下經濟發達地區會有大量的食品安全檢測人員,反之經濟相對滯后的地區,食品安全檢測人員則較為匱乏。此外受制于經費問題,許多地區并不能開展大規模的食品安全監督檢測工作。
1.5 社會監督力量未能充分發揮
政府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中有著重要的責任,但食品安全問題本質上較為復雜,且具有普遍性,所以這就導致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始終無法滿足實際需要。而就實際情況來講,目前社會監督力量未能充分發揮,這則不利于社會管理綜合效能的發揮。因此,強化社會監督作用,對食品安全監管顯得極為重要。
2 提升食品安全監管質量的相關建議
2.1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規
食品監管的效力本質上同食品安全監管的法律法規密切相關,若無有效的法律法規作為支撐,往往很容易導致監管不力的情況出現。面對此種情況,相關部門需要在體系建設的過程中充分發揮立法的作用,使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開展有法可依。首先應對以往食品安全事故進行回顧性總結,并結合食品安全問題的特點、性質以及發展趨勢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完善,使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工作得到有力的支撐,并使其可以適應當下食品安全管理的需要,從而方便地方政府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2.2 加大監管力度并確保問責制度落實
若要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力度不僅要注重安全管理法律法規以及體系的構建,同時還要注意食品安全監管執法隊伍的建設,尤其是要注意補充基層執法隊伍以及檢驗人員。其中,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執法人員的培訓,并提高執法人員的思想素質、業務水平,使其充分發揮其自身職能。①應加強思想素質方面的培訓,強調注重公平、公正執法程序的落實,并且使其加強自身的執法力度,避免執法不嚴、有法不依的情況出現。②注意執法監督日常制度的建設,確?;鶎訄谭ㄈ藛T能夠嚴格執行巡查、督查等相關管理制度,以此來加強基層執法人員的執法力度。
另外區域內還應注意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問責制度,并將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地方政府、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指標體系中,其中,地方政府及行政首長需要對食品安全負總責,并要注意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長期評價、考核。反之若要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不僅需要對涉事的企業進行追責,同時還應對相關地方政府部門、責任部門進行問責,這樣便可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力度,從而推動食品安全監督工作的切實開展。
2.3 注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監督工作
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是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好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安全生產,事關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相關部門應從下列幾個方面多措并舉做好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監管。①要督促食品小作坊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指導食品小作坊依法依規從事生產加工活動,加強許可前審核工作,取得《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證》后方可從事生產加工活動。②加強小作坊監管和抽檢力度,以民生食品特別是“四白”食品(饅頭、豆制品、豆芽、粉條)、肉制品、糕點等為重點食品,開展專項治理工作。③推動食品小作坊轉型升級和質量提升。要堅持監管與服務并舉,幫助食品小作坊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引導食品小作坊提升食品品質,由“小散低”向“精特美”轉型升級;另外,通過打造一批“環境結構設計好,原料流程把控好,設備用具清洗好,食品儲存檢驗好,追溯體系完善好”的食品小作坊示范店,以點帶面,并進行全面推廣
2.4 強化監管檢測技術以及監管檢測隊伍的建設
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對食品安全進行監測,通過有效的檢測技術以及經驗豐富的檢測人才,可以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從而為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前提基礎。①應不斷加強新的檢測技術應用,逐漸淘汰陳舊的食品檢測技術,從而提高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效率。②要注意食品安全檢測人員的培訓,以提高其專業能力。而對于食品安全檢驗人才匱乏的地區,應注重完善自身人才引進機制,以此來加強相關專業人才的引入,繼而提高區域內食品安全檢測的整體水平。
2.5 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標準
從食品安全監管的宏觀層面著眼,國家層面應不斷制定、完善食品安全的生產加工的產品標準、衛生標準,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食品生產、加工的安全性,同時還有助于減輕食品安全監管所要面臨的壓力。對此,應在各方面保障的前提下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食品生產加工的合格、衛生標準。而在制定食品生產、加工相關標準的同時,還應注意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資金的投入,以此來保證社會公眾的飲食安全。此外在相關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還應注意吸取先進經驗,并將先進的經驗同自身實際情況有效結合,這對于食品生產加工的產品標準、衛生標準的科學、合理有很大幫助。
2.6 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
食品安全監督執法部門應注意轉變工作理念,實施多軌道食品安全監管的方法。其中,在充分調動消費者進行社會監督的過程中,應致力于確保社會監督途徑的多樣化,即通過參與、建議、舉報、投訴等多種方式加入到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督以及管理中,繼而助力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的構建。而在具體方式上,應開通線上與線下監督的方式。另外地方政府還要適當設置一定的獎勵政策,以此來鼓勵消費者積極參與到食品安全監管中去,并使其可以在監管工作中發揮主體作用。此外還要注意媒體宣傳的應用,即通過媒體宣傳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科普食品安全的相關知識,提高其食品安全管理意識,并促進其積極參與到社會監督管理工作中,這樣便可以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
3 結語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對于保證社會公眾的健康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因而應對安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考量,并以此為基石采取相應的措施,充分調動各個層面的監督和約束職能,以此來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從而保證社會公眾的食品安全,繼而助力我國食品行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郭丹.淺析食品安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善建議[J].信息周刊,2019(51):1.
[2]徐玉紅.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存在問題及相關建議[J].健康之友,2020,6:142.
[3]牛秀敏.我國進口食品安全監管問題研究:以綏芬河口岸為例[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6.
[4]張志奪.新形勢下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題與方向[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 (24):273.
作者簡介:楊月珍(1981—),女,內蒙古準格爾旗人,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乳品研發和食品安全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