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萱
摘 ?要: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教育的理想化目標。若想實現次目標,英語教師對于教材的解讀能力至關重要。而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也必須能夠正確解讀和把握教材的教學方針和內容。教學根本源于教材,只有深入解讀英語教材,才能為高效的英語教學打下堅實基礎。如何通過深度解讀教材,實施有效教學是每一位英語教師的必修課。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做到對于教材了然于胸。英語教師對教材的解讀能力、對于學生情況的熟悉程度以及掌握情況都決定了教師是否有能力實現高效教學。在對人教版英語教材的解讀中,英語教師應該不斷探索如何能夠更好的理解教材,在此基礎上用好教材,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幫助教師更好的實施高效教學。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成教學目的。
關鍵詞:解讀英語教材;實施高效教學;方法探究
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根本來源,也是教師教學中的標準和依據。通過英語教師對于教材的解讀能力,也可以判斷教師是否已經達到了教學目標。目前,在我國全面進行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教學的目的不僅是死學書,而是提倡全面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如何能夠符合現階段的教育改革要求,通過深入、精準解讀英語教材、全面提升學生英語水平是當下英語教學的核心工作。從學生實際出發,結合教材內容,對教材進行針對性的整和,優化,實現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降低學習精力消耗、教學達到全維度的教學目的。只有對英語教材進行深入的研讀,才能通過對于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等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形成英語系統教學的完整體系,進而實現高效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
1、對于課標要求,全面掌握
首先,英語教師應該通過對英語教材的解讀準確把握階段性的教學要求。以往,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知識點,而忽略了整體知識體系及網絡架構的重要性。這種情況容易導致知識體系的缺失,使學生的學習連貫性不強。致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松散,學習目的不明確,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造成學生英語學習結構不完善,整體框架不成體系,難以形成英語綜合能力。因此,作為英語教師要熟悉并掌握課程標準要求,是確定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的重要開端。應該在深度解讀教材的前提下,認真學習的同時對英語教學中的課標要求精準把握。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教學工作是否符合課標精神要求。因為,課程標準已經對于各知識板塊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及建議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是準確知道英語教師教學的方向標。教師在備課前必須對課程標準全面理解,確保自身備課工作的方向正確。英語教材是教師一切教學行為的出發點,課標要求是保證教學高效的指導方針。所以,教師更好的解讀和把握課標要求是實施高效教學的先決條件。
2、整合教材,優化體系,拓展教學空間
讓英語教材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學生的英語學習,是對教材解讀的重要目的。教材的整合優化,應該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再回歸整體的過程。即先解讀整體教材架構,然后再把握單元教材,最后再回歸整體教學主題進行總結。從整體到部分的解讀,是為了構建知識體系,使教學活動更有互動性;從部分到整體,是為了更好的分解和詮釋整體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細化知識結構。作為英語教師要有承前啟后的能力,能夠在精準解讀教材的同時,以教材為根本為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為了使學生能夠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高效學習,并且獲得感性體驗、生活常識應用、理解生活實際內涵等綜合素質的拓展,教師必須整個英語教材,更好的服務于學生的學習。由于教材每個單元的順序固定,但內容比較松散,相互之間沒有較好的過渡。教學內容多,單元詞匯較多,在學生基本學情千差萬別的情況下,只有通過教材的深度解讀和整個才能夠實現英語的高效教學。
3、理解編寫者意圖,遵循學生學習認知習慣
解讀教材,對編寫者意圖的理解是否準確很重要。解讀教材,就需要了解所用教材的編寫意圖及體系。清楚的知道各年級段的重點內容,對于教材的知識體系的相互關聯性有一個總體的把握。例如:教材中設置的人物、故事涉及到的成長、學習、生活等情節,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和老師都有明確清晰的學習思路,并且結合實際生活把握教材內容;通過生活化的故事情節設置,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復習語言現象和應用,可以培養地道的語言表達。最終達到易學、易會的教學目的。
4、自主解讀,準確把握教材
真正領悟教材,是最好的備課工作。英語的教育應該是圍繞英語教材開展,要領悟好課本主旨。想要達到解讀教材,高效教學的結果,教師在要求學生獨立學習的同時,也要要求自己讀書、思考。通過自主研讀,著手設計教學方案,不斷優化整合;應該在符合課標要求的同時,自主設立教學目標。認真思考針對教材特點及學情適當宿舍的重點,難點。對于教材的解讀,不應該先入為主,不要一味地被各種備課資料限制思維定式。應該自主挖掘教材內涵,確立教學目標。養成良好的備課習慣,才能進一步保證對教材的精準把握及運用。因此,自主解讀研讀是解讀英語教材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教師全面研讀教材后,才能夠做到與學生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準確理解學生學習英語產生思維偏差的因素;才能提升英語教師對于教材的解讀能力,盡最大努力縮短教學偏差,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5、適當查閱資料,補充完善
教學過程總會遇到挫敗和難點,會有困惑之處。可以適當借鑒資料,完善彌補不足之處。而對于名師觀點,也應該是積極揣摩個中緣由,而不是搬過來就用,照本宣科。應該反復比較,可以與同伴集思廣益,共同進步。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材解讀能力和水平,從而實現精準把握教材,提升個人教學能力的目的。
結束語:
總之,解讀教材是為了實現更高效的英語教學。需要每位英語教師主動探索,深入研究,自主感悟。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更好的學習,同樣教師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才能達到高效教學的目標。英語教師應該做一個善于思考、學識豐富的教育者;應該是經驗豐富,勇于探索學習的榜樣。能夠準確理解英語教材的教學標準,分部的教學內容;善于分析取舍,通過不斷的研讀教材,提升自身備課能力及授課能力。為每一節課做好充分的準備;針對每個年級段的特點研習教材,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全面提升教學能力,實施高效教學,打造學生地道的英語學習,為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