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娟 熱孜燕·瓦卡斯
摘要: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與需求的增加,調味類食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其行業競爭也日益激烈。為了解烏魯木齊市消費者調味類食品消費行為特征與影響因素,通過發放問卷的形式對消費者進行了調查,并運用二元logistic模型對烏魯木齊市消費者調味類食品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顯示:受教育水平、家庭月收入、品牌、包裝、價格、口味、食品安全都會對調味類食品消費行為產生顯著影響,并據此為新疆調味類食品企業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關鍵詞:調味類食品;消費行為;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713.5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10211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調味類食品的需求和標準也在提升[1]。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許多政策支持食品行業。2011年《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提出了食品產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方向,有利于推動食品工業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國家努力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中西部開發持續投入及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政策,給食品工業的初級農產品原料供給和消費提升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促進食品工業區域產業布局調整發生適應性變化[2]。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并要求加快發展現代食品產業。引導食品加工企業向優勢產業園區集中,并在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農副產品產地打造食品加工產業集群。2020年,第四屆中國食品產業大會對推動食品行業高質量升級發展提出了指導意見。消費需求的增加與食品政策的支持,進一步促進了國內調味類食品行業的成長,調味類食品行業市場規模也保持較快增長,未來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和發展潛力[3]。在此背景下,本文對烏魯木齊市消費者調味類食品消費行為與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分析,并為新疆調味類食品企業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1 調味類食品市場概述
1.1 調味類食品概念界定
1.1.1 概念界定
調味類食品指在飲食、烹飪和食品加工中廣泛應用的,用于調和滋味和氣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膩、增香、增鮮等作用的產品。
1.1.2 分類
根據我國的GB/T 20903—2007,將調味品終端產品分類為17種:食用鹽、食糖、醬油、食醋、味精、芝麻油、醬類、豆豉、腐乳、魚露、蠔油、蝦油、橄欖油、調味料酒、香辛料及香辛料調味品、復合調味料和火鍋調料。調味類食品多系糧油原料制成。
1.2 我國調味類食品消費市場發展狀況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收入水平的提升帶動了消費檔次的升級與消費需求的增加[4]。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2—2019年中國調味類食品、發酵制品制造行業銷售收入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0.67%。2017年全國調味類食品及發酵行業銷售收入為3 222.1億元,同比增長4.8%;利潤總額為295.1億元,同比增長12.2%。利潤增長高于銷售收入增長,消費升級意愿明顯。根據中國調味類食品協會百強品牌企業統計顯示,2017年全國總產量為1 247.10萬t,同比增長9.4%,進入穩增長、調結構、上規模和上檔次的新階段。到2018年底,全國調味類食品及發酵行業銷售收入為3 628.5億元,行業凈利潤為319.4億元,規模以上單位數有1 315家。2019年全國調味類食品及發酵行業銷售收入為3 816.3億元,凈利潤為348.2億元,規模以上企業1 352家。
從我國調味食品產量及市場規模來看,2013—2019年調味食品產量逐年增長。2019年調味食品總產量達到1 428 t,與2018年相比增加了106.4 t,同比增長8.05%。
1.3 新疆調味類食品消費市場概況
區域食品產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到該地區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5]。新疆經濟水平不斷上升,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逐年增加。據新疆統計局統計數據,2019年新疆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3 103元,比上年增長7.5%,全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7 397元,比上年增長7.5%。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2019年新疆調味類食品消費量由10.2萬t增長到18.5萬t。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對調味食品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不僅帶動了調味類食品市場的發展,也為新疆調味食品工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6]。
2019年我國調味類食品總供給為1 492萬t,相比2018年總供給增長12.9%。2019年新疆調味食品總供給為21.8萬t,相比2018年總供給增長15.3%。從整體上看,新疆地區調味食品總供給增長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2 烏魯木齊市居民調味類食品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2.1 樣本說明
本文數據來源于調查問卷,調查地點為烏魯木齊市四大片區,調查問卷包括以下內容:消費者的個人特征、消費者的家庭特征、風險意識狀況、風險感知狀況、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外在影響因素。
2.2 變量的設置與分析
2.2.1 被解釋變量
設置消費者購買國產品牌為Y= 0,購買進口品牌為Y =1。
2.2.2 解釋變量
選取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婚姻狀況、家庭人數、家庭月收入、調味食品的產地、品牌及制造商、生產日期及保質期、營養成分及含量、是否出現過質量安全問題、調味類食品原料來源信息、調味類食品品牌信息、質量安全事件、產品的品牌、價格、包裝、口味、購買的便利性、質量安全等作為解釋變量,具體的賦值見表1。
2.3 模型的構建


式中:Y1為消費意愿高;Y0為消費意愿低;xi為解釋變量;β0為常數項;βi為待估計系數;ε為隨機誤差項。
2.4 模型結果分析
運用SPSS23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結果見表2。
據表2的分析結果,對烏魯木齊城鎮消費者調味類食品消費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歸納。
2.4.1 個人特征變量對調味類食品消費的影響
從回歸結果來看,消費者的受教育程度在99%的置信區間顯著,且與消費行為呈正向影響,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影響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之一。受教育水平越高,購買進口品牌的意愿就越強,原因可能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接收信息的能力越強,對調味食品的品質、品牌等越重視。
2.4.2 家庭特征對調味類食品消費行為的影響
家庭月收入在95%的置信區間影響顯著,表明家庭月收入是影響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之一,且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家庭月收入變量的exp(B)=2.328,說明家庭收入每提升一個單位,消費者購買進口品牌的意愿增加2.328倍。原因可能是其家庭的收入越高,越追求高質量、高品質的產品,調味類食品的消費水平也越高,購買進口品牌的意愿也就越高。家庭人數對調味食品的消費行為沒有顯著影響。
2.4.3 內在因素特征變量對消費行為的影響
本文中內在因素主要包括消費者的風險意識與風險感知。在風險意識因素上,消費者對調味食品品牌及制造商的關注程度在95%的置信區間上對消費行為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說明消費者對品牌及制造商的關注度越高,越傾向于購買進口品牌的調味食品。消費者對營養成分及含量的關注程度在95%的置信區間上對消費行為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說明消費者對營養成分及含量的關注度越高,購買進口品牌的意愿就越強,其他因素無顯著影響。在風險感知因素上,消費者對品牌信息的了解程度對消費行為在95%的置信區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與預期結果相同,說明消費者對品牌信息了解程度越高,購買進口品牌的意愿就越強。
2.4.4 外在因素對調味類食品消費的影響

在99%的置信區間上,品牌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消費者認為品牌的重要程度越高,購買進口品牌的意愿也越高。品牌變量的exp(B)=8.234,說明消費者認為品牌的重要程度每提升一個等級,消費者購買進口品牌的意愿增加8.234倍。對于已經深入人心的品牌,消費者更容易接受,因為這樣的品牌被大眾所認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99%的置信區間上,價格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有顯著的負向影響,說明消費者認為價格的重要程度越高,購買國內品牌的意愿就越高。由于進口商品會被收取較高的稅費,其價格一般高于國產品牌,所以認為價格越重要的消費者,越傾向于購買國產品牌。
在95%的置信區間上,包裝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有顯著的負向影響,說明消費者認為包裝越重要,購買國產品牌的意愿越強,國內的企業相對來說更了解大家對包裝尺寸、便利性的偏好,所以消費者可能更喜歡購買國內品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更追求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因此包裝也變得尤為重要,影響著人們的消費行為。在95%的置信區間上,調味食品的口味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有負向影響,說明消費者認為口味越重要,越傾向于購買國內品牌。在99%的置信區間上,質量安全對消費行為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人們越來越注重食品的安全,只有食品安全有保證,人們才敢放心購買。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分析結果顯示,影響消費者調味類食品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有消費者的受教育程度、消費者家庭月收入、消費者對調味食品品牌及制造商的關注程度、消費者對營養成分及其含量的關注度、消費者對品牌信息的了解程度、調味類食品的品牌、包裝、價格、口味和食品安全等。企業應該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及影響消費者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有針對性地制訂相應的營銷策略,提高企業的經營生產能力。
3.2 建議
3.2.1 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

消費者非常關注產品的質量安全,因此企業應當將質量安全放在第一位。企業可以對采購到生產制造各個環節都設置監督、審核等步驟,嚴格控制產品品質,全面監管產品的生產制造,健全產品質量管理機制。
3.2.2 增強品牌建設
品牌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有顯著的影響,因此調味類食品企業需要強化調味類食品的品牌建設。建議從做出準確的品牌定位、構建品牌核心價值、打造獨特的品牌文化、加強品牌的維護四個方面考慮。
3.2.3 優化調味食品的包裝設計
產品的包裝設計要符合當代消費者的審美,同時也要保證消費者用起來舒適方便。企業可以設計新奇、有特色的包裝,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包裝的環保性及安全性,企業在設計產品時應當將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以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需求。
3.2.4 拓展銷售渠道
加強銷售渠道的拓展,除了零售、批發外,還要開拓線上市場,如入駐農商網、淘寶等,或者在快手等視頻平臺進行銷售營銷,要想讓產品真正地進入到消費者的生活中,就要依靠許多交互平臺的力量,利用微信、微博、微淘等社交平臺與用戶保持聯系,互動式營銷模式的加入可以很好地激發用戶之間的廣泛參與,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遞活動的信息,達到產品的營銷目的。
參 考 文 獻
[1] 尹碧波,李娜.湖南省城鎮居民收入對食品消費結構的影響研究[J].消費經濟,2018,34(4):34-40.
[2] 于洪彥,ANN Veeck.中國城市青少年食品消費影響因素的探索性研究[J].消費經濟,2017,33(6):27-34.
[3] 胡雨蘇,劉晴,黃映晤.北京市居民蔬菜購買行為分析[J].農業展望,2015,11(8):70-75.
[4] 陳佳宇.企業文化對企業品牌營銷的影響及對策[J].商業經濟,2017(6):103-105.
[5]紀艷青,趙蘭坤,籍廣紅.我國復合調味料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6,41(2):70-72.
[6] 王楠,何嬌.有機食品購買行為發生機制研究:以北京市消費者為例[J].消費經濟,2016,32(1):73-78.
Empirical Analysis on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Flavoring Food Among Residents in Urumqi
Zhou Lijuan, Reziyan·Wakasi
(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00 )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idents’ income has continued to increase, and the demand for flavored food has become more diversified. Its market size has been expanding with the increase in residents’ income and demand, and the flavored food industry has gradually become a competition. Intense indust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nsumer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nsumer flavoring food in Urumqi, consumers were surveyed by issuing questionnaires, and a binary logistic model was used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nsumer flavoring food in Urumqi. The results show that education level, monthly household income, brand, packaging, price, taste, and food safety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sidents’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seasoning food, and accordingly,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Xinjiang seasoning food enterpris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seasoning food, consumption behavior, influencing 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