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耿紅杰 1992年4月 男 湖北紅安 實驗師 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 ?大學本科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物聯網應用與管理
摘要:目前,國內高校的實驗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內容較為單一、臺賬內容相對缺乏,還不能達到閉環管理的效果。在當前形勢下僅靠傳統的人防難以實現對危險源的精準管控,因此高校實驗室急需建立一個全面、高效、精準、動態、便利和可追溯的實驗室安全管理系統。基于此,對高校實驗室安全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實驗室安全;信息系統;開發;應用
引言
實驗室綜合管理平臺可以具備收集與分享實驗室使用全過程的相關信息,實驗室所需物資的采購、存儲與領用,廢棄物、報廢設備的處理與監管,實驗室安全監控、預警與防護等多方面的功能。利用平臺可使實驗室資源的利用得到充分優化,可為師生等用戶提供更加有效、便利的實驗環境;為實驗室創造合理、規范、高效、統一地管理環境,提供更好的服務。進而為高校的創新與發展創造新的機遇。
1系統設計理念
近年來,很多高校陸續建立了監控、門禁、安全考試、氣體監測、消防預警等安防系統,但許多安防內容卻只停留在硬件建設方面,安全子系統之間過于分散、關聯度不高,且有重復之處,未形成集約化、信息化管理體系。在實驗室安全管理信息化方面,應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MAPGIS、移動通信等技術,通過關聯傳感器和云計算,把人、物、環境這三方面因素納入信息系統,建立大數據庫,搭建一個完整、高效、動態、開放、可視化、參與度高,且具有自我完善功能的信息化管理體系,解決目前安全軟硬件系統相互獨立、管理分散和關聯度不高的問題。該系統以實驗室房間為基本單位,關聯責任人、管理人及動態的危險源臺賬,在重點區域加裝傳感器和攝像頭進行監控,形成監測預警系統,通過手機端APP、iPad、電腦端等進行安全檢查記錄、報告和反饋。此外,通過記錄各類危化品管理、儀器設備故障、隱患排查等情況并存入信息檔案,可形成一個信息化的閉環式管理系統,構建人人有責的管理氛圍,讓系統用戶成為安全操作的參與者、安全隱患的排查者,以便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
2高校實驗室安全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
2.1實驗室試劑采購與管理系統
通過該系統實現了商家資質審核、化學試劑采購審批、化學試劑分類動態管理、科研經費同步支付等4大核心功能的閉環式管理。學校和系統開發方一起對進入系統的商家營業執照、危化品經營許可證、易制毒備案證明等進行雙重審核,從源頭管控試劑來源的安全性。學校要求實驗崗人員作為試劑審核管理員,負責監管各實驗室的試劑采購、存儲、使用、建賬等。如教師需購買?;?,需要提交申請,確定所需化學品種類及其數量,填寫申購模板,提交至該化學品管理系統,經實驗中心和相關職能部門審批通過后,再進行購買。化學品到貨后,實驗中心管理員負責清點入庫,并將相關數據提交系統。系統可實時讀取全校試劑存量及分布圖,可形成表格、圖等多種形式的動態數據表現形式,從而嚴格管控危險試劑進入校園的總量,也解決了難以統計年度使用量的難題。該系統中的采購環節與學校財務系統相對接,實現了科研經費直接支付采購訂單。同時在采購過程中由于加入了實驗室管理部門的審批權限,可對教師或實驗室領用的危險試劑進行約束。此外,對于臺賬中使用完畢的試劑,其用量歸入危廢處置,以便對產生的危廢類別及產量進行更明確的分類,也為解決后期管理中的難題提供數據支撐。
2.2模塊設計
實驗室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由基礎信息管理、實驗教學管理、開放預約管理、示范中心基礎數據管理、儀器設備管理和財務管理6個功能模塊組成,通過軟件管理平臺加硬件物聯網的模式,實現實驗室教學與管理過程中的學生自助預約開放、身份識別、實驗過程管理、示范中心年年終考核報表的自動生成、設備和財務管理,同時和第三方系統實現數據對接,匯總實驗資源和數據。系統采用B/S結構,突破地域空間的限制,將數據存儲到服務器,平臺實現數據統一化管理,避免信息孤島,為大數據決策提供依據。通過與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信息交互,門戶網站將集中展示實驗室動態、規章制度、教學資源、教學成果、創新實踐等信息,并通過3D全景漫游展示實驗室真實環境和設備信息,其中的游戲場景式互動體驗能讓師生更加迅速了解實驗室基本信息。
2.3智能控制
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實驗室門禁系統中,構建智能門禁管理系統,對學生及教師進行出入管理。實驗管理人員根據教務系統發放的課程安排將學生和教師的身份證信息、學號、專業等信息先通過校園數據庫調入系統中,再根據不同用戶身份分配不同權限。上課之前,學生和教師可通過一卡通或人臉識別等方式進行驗證,系統審核身份后允許進入實驗室。平時學生沒有隨意進入實驗室的權限,如果確有需要,可以在實驗室管理系統中申請,管理員審核通過后方可允許進入實驗室。視頻監控系統則可以實時記錄實驗室動態狀況,比如學生實驗過程、漏水、火災等問題的隨著查看和記錄。室內溫濕度控制則通過傳感器采集室內環境信息,然后通過控制程序對電動窗簾、通風機、空調等設備進行自動控制。
2.4實驗室氣體監測報警系統
氣體監測報警裝置通過傳感器接入該系統,采用多級權限管理的全局報警監控和GIS監控管理。實驗室安全管理員可在監控顯示界面實時查看下轄實驗室內的氣體安全狀況。在險情出現時,能夠通過手機APP和Web監控平臺第一時間掌握實驗室內危險氣體的種類、濃度、影響范圍以及實驗室安全責任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同時根據系統提供的處理建議,安全管理員可協調處理相應的安全風險,及時聯系有關人員和部門,及時解決安全風險情況。該系統還可進行危險等級設置與分級上報管理。根據氣體濃度設置多級報警及應急處理方案提示,同時系統具備二級報警功能。系統設置的25%LEL和50%LEL的濃度對應一級、二級報警,為響應處理提供了足夠的提前量,以便及時發現并通知有關負責人進行問題排查。
結束語
信息化實驗室安全管理平臺結合學校行政安全管理機制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實現了對高校實驗室危險源的全過程管理,解決了實驗室安全責任不明確、危險源管理不到位等問題,為高校實驗室安全提供了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進一步為科研和教學研究提供了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高璇.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實驗室中的應用優勢及問題[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06):136-137.
[2]潘曉銘.信息化視域下高校實驗室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3):15-16.
[3]張文鵬.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建立[D].武漢科技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