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琛 劉一帆 袁偉 李美地 劉慧 譚靜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利用CT檢查聯合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查的方式對診斷宮頸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是否有臨床意義。方法:以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間我院接收的患有宮頸癌的7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首先我們對所有患者進行了CT檢查聯合了血清腫瘤標志物的檢查,將結果交由獨立的有經驗的醫生進行診斷患者是否患有宮頸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然后將所有患者進行病理切片的檢查,然后將結果交由獨立的有經驗的醫生進行診斷患者是否患有宮頸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對比宮頸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和未轉移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的表達,最后我們就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結果顯示有30例患者出現了腹膜淋巴結周圍影像異常;異常組SCC、CEA、CA125、CA19-9值分別為:3.98±1.73、12.95±4.96、47.85±11.48、48.23±12.07;正常組SCC、CEA、CA125、CA19-9值分別為:0.76±1.47、1.38±0.53、14.62±10.63、13.49±11.64;聯合診斷的準確率達87.5%。數據有差異性(P<0.05)。結論:CT檢查聯合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查在臨床中用于診斷宮頸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效果良好,其主要表現在診斷的準確性高,與病理組織切片折斷得結果十分接近。證明CT檢查聯合血清腫瘤標志的檢查可用于臨床診斷診斷宮頸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結轉移,可在各大醫院的臨床中廣泛使用。
關鍵詞:CT檢查;血清腫瘤標志物;宮頸癌淋巴轉移;診斷意義
【中圖分類號】R737.33;R7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5--0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間我院接收的患有宮頸癌的7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納入實驗的患者均對研究過程中所有操作流程及內容符合醫學倫理和規定,且兩組患者均對探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納入試驗的患者年齡28-55,平均42.5±3.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通過MSCT增強掃描觀察腹腔內和盆腔內的大血管、周圍臟器及輸尿管之間的關系。腫瘤侵犯臟器和淋巴結會造成淋巴結與周圍的昂起界限不清,與輸尿管的接觸面會出現輸尿管的異常,如擴張和狹窄;腫瘤侵犯的血管也是腫瘤侵犯的重要地方,受侵犯的地方血管面積會減縮1/2,周圍臟器收到癌癥侵犯則會導致臟器界限模糊。對腹部的淋巴結進行CT掃描,對淋巴結的界限及與其接觸的血管和輸尿管也進行CT檢查,然后就檢查結果進行圖片的判讀。然后我們對患者進行血清中腫瘤標志物的診斷和檢測,腫瘤血清標志物主要有SCC、CEA、CA125、CA19-9。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進行CT檢查、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查、病理切片檢查。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采用SPSS 23.0完成數據處理,計數資料已(%)表示;劑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在數據處理中P<0.05代表數據有統計學價值。
2.結果
2.1患者CT檢查結果
對所有患者進行CT檢查,其中有30例患者出現了腹膜淋巴結周圍影像模糊,其中有
17例病例同時出現輸尿管接觸面出現輸尿管的異常,擴張和狹窄;有12例病例出現血管面積會減縮1/2,周圍臟器收到癌癥侵犯則會導致臟器界限模糊。
2.2患者血清中腫瘤標志物水平情況
我們就患者CT影像出現了覆膜淋巴結周圍影像模糊、輸尿管異常、血管異常、臟器異常的患者進行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查,同時將這些患者的結果與其他CT影像未出現異?;颊叩难迥[瘤標志物的檢查結果進行對比。結果顯示CT影像出現異常的患者血清中腫瘤標志物的檢測值高于其他患者。其中異常組SCC、CEA、CA125、CA19-9值分別為:3.98±1.73、12.95±4.96、47.85±11.48、48.23±12.07;正常組SCC、CEA、CA125、CA19-9值分別為:0.76±1.47、1.38±0.53、14.62±10.63、13.49±11.64,數據比較有差異(P<0.05),結果見表1。
2.3宮頸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結轉移診斷率
對所有患者進行腹腔組織病理切片的診斷,結果顯示病理切片的診斷結果與CT聯合血清腫瘤指標的診斷結果十分相近。其中病理切片顯示,所有患者中有32例患者患有宮頸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結轉移,而CT聯合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查有28例患者出現宮頸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結轉移,聯合診斷的準確率達87.5%。
3.討論
宮頸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是臨床上常見的婦科惡性疾病,威脅患者的生命和影響患
者的生育。但是供應愛患者并發淋巴結轉移后不宜進行開腹手術,因此找到有效的診斷宮頸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結轉移在臨床上有重要意義。本文結果顯示CT檢查聯合血清腫瘤標志物的檢查可用于臨床診斷診斷宮頸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結轉移,可在各大醫院的臨床中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胡郅珺, 劉開江, 劉青,等. PET/CT對早期宮頸癌后腹膜淋巴結轉移的診斷價值[J]. 中國醫師雜志, 2021, 23(02):193-197.
[2]古旭東, 歐陽彬, 葉丹捷,等. 多種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在早期宮頸癌診斷中的意義[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13(13):23-24.
[3]黃宇璐, 范余娟, 雷嘉. 聯合檢測多項腫瘤標志物診斷宮頸癌的臨床價值[J]. 廣西醫學 2016,(38)9:1294-1297.
作者簡介:楊亞?。?975-12-),女,漢族,本科,云南昆明人,副主任技師,研究方向:盆腔檢查技術,乳腺檢查技術。
通訊作者簡介:譚靜(1978-11-),女,漢族,碩士研究生,云南昆明人,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盆腔腫瘤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