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芳
摘要:在社會經濟與科技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建筑施工技術也在不斷優化和革新。由于裝配式建筑對前期設計有較高的依賴性,生產、運輸和組裝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影響建設質量,施工人員必須高度關注并保證項目的建設水平。裝配式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建筑施工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思考,結合建設方案對施工用材統一進行模式化生產,再運輸到工程現場,經過質檢后可以直接通過組裝連接的方式完成建設,整體的工程成本和建設效果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在應用裝配式施工技術時,要關注與不同建設環節的匹配性,結合預制構件的特點靈活變通,提高項目建設質量。
關鍵詞:裝配式施工技術;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應用
引言
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相較于傳統現場施工方式具有便捷性、節約性、效率性等優點,有效提升了建筑行業施工質量,為建筑工程項目質量安全提供更加穩定的保障。針對裝配式施工技術的優勢和獨特要求,相關建筑施工企業須針對當前現場施工現狀建立更加健全、完善的應用體系,提高施工過程監管水平,進一步實現建筑工程整體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1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優勢
1.1 節約資源
以往在使用傳統的建筑方法時,需要用水泥對墻體進行澆筑,澆筑之前要先用鋼筋搭建一個基本的墻體結構,木板就是這個墻體結構的基本組成材料,能夠用來搭建模板,但是很容易受潮,性質決定了木板不能夠被再次利用,很容易喪失應有的價值。裝配式建筑施工在工廠生產構件時,并不是單獨地進行構件的生產,而是采用批量生產的方式加快生產速度。要想快速生產就要預先設計好構件的模具,必須使用質量好的材料參與模具的制作,這樣才能夠保證模具能被反復利用,降低了木材的使用頻率的同時也節約了制作模具的材料,可以有效減少生產成本,當前的生產線都是采用機械操作,而不會使用大量的人工成本參與到生產過程中去,能夠有效快速地將各個構件生產出來,極大地提高了構件生產效率。
1.2縮短工期
過去在進行建筑施工時,總是先打好地基,再按照由下至上一層一層的順序進行施工,必須確保一層建筑完全建設之后,才能夠進行下一層建筑的施工,不能先建設上層建筑,施工順序是不可改變的。而使用裝配式建筑施工,就可以先將建筑的設計圖做完成,再將設計圖交由工廠生產建筑構件的同時,在施工地搭建框架,構建生產完成之后就可以在框架上迅速進行構件組裝,這樣構建的生產與模板的搭建同時進行,能夠有效地縮短施工期限。
2裝配式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應用
2.1預制梁柱墻的生產制造
在正式施工之前要確保構件能夠生產完成,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構件的生產占據著關鍵地位,直接關系到施工期限的長短,因此要確保構件生產效率足夠高,而這通常與其他因素相關聯,分別是工廠生產設備的先進程度,施工人員生產構件的效率。構件的生產過程首先是相關企業設計好構件圖紙,工廠的施工人員根據圖紙制作模板,模板制作完成之后要對其進行清理,確保模板表面的干凈程度,準備進行倒模工作; 其次,要將模具固定在一個工具中上,避免與施工人員進行直接接觸,使用多種方法將模具封閉起來,使其固定在一個位置上; 最后,用混凝土澆筑過后,確保構件表面沒有任何凹凸不平的地方。完成之后再進行全面檢查,確保構件不會出現任何問題。預制梁的時候也是同樣的流程,但是在預制墻的時候,首先要確定磚模的型號,再將其放置在面磚里面; 其次,要確定好分隔條,使用滾筒讓面磚的表面保持平整,之后再使用刷子將面磚固定起來,把分隔條粘上去; 最后才能將面磚制作完成。
2.2吊裝施工技術
各類預制板和梁體澆筑等過程都涉及吊裝工藝,在施工時必須要針對形式多樣化的預制結構進行合理優化,結合其重心位置選擇合適的吊裝點,確保工程建設的安全性。首先,一部分需要將吊裝的構件和樓板之間通過混凝土澆筑的方式形成連接的吊裝工程,要求起吊時在吊裝構件的下方預留一部分空間,能使鋼筋伸入澆筑層,保證預制構件和建筑結構之間連接的穩定性。常見的外墻安裝和樓板吊裝等都采用這種工藝。其次,對于一些梁柱和樓梯等不需要通過混凝土澆筑完成連接的工藝,可以選擇直接吊裝的方式進行施工,提前對放樣測量好的位置和預制構件的重心位置進行分析后安裝吊裝結構,到達合適的位置后由技術人員進行卸除,整體的操作過程更加簡單,安裝效率更高。
2.3預制式疊合板
在裝配式建設中使用了大量預制疊式合板,安裝建設時必須要保證連接的緊密性,若產生縫隙和誤差,則有可能影響其使用功能。首先,在運輸和吊裝疊合板時,要做好保護層建設,避免出現碰撞和破損問題導致材料損耗和成本增加。在安裝時,要求疊合板與作業層之間保證300 mm的間隔,施工人員要明確安裝方向,參考建設方案中的要求對其位置進行調節,盡量減少在安裝過程中產生的定位誤差。其次,為了保證疊合板在安裝過程中的位置固定,施工人員需要在其底部用臨時支架作為支撐,要求在疊合板安裝完成之后對其支撐強度進行檢驗,符合建設要求后,需要將這些臨時結構拆除,避免影響其他工程的正常施工。最后,在一些較為復雜的項目中涉及雙層疊合板安裝,技術人員要嚴格按照工程方案中的要求完成建設,并在兩層結構中通過混凝土澆筑的方式提升建設強度和連接效果,經過測試強度達70%后準許拆除臨時結構。
2.4混凝土構件
在進行預制式混凝土構件的安裝和施工之前,必須要對其進行質量檢驗,確保混凝土的構件模具內部光滑且不存在突刺問題,并對模板內的鋼筋結構等進行定位確認,避免影響后續的澆筑建設。模具質檢完成后,可以進入工程現場參與建設,施工人員要提前在模具內側涂覆隔離劑,保證能完整脫膜,要求將充分振搗混合均勻的漿體灌注到模板內。在使用一些插入式振搗設備時,要注意對模板內的鋼筋和其他零件予以隔離,防止因為誤觸影響混凝土構件的結構和質量。在混凝土干燥凝結達到一定的應用強度之后,需要再次檢驗其質量,著重關注構件的外形結構,對比建設方案中的尺寸要求。若存在一些變形問題,要及時對其進行修復處理,并將構件的表面打磨平整,以便于安裝建設。
2.5預制內剪力墻施工技術
要知道裝配式建筑施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將構件全部連接起來,這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的質量安全,如果連接的足夠牢固,既能夠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又能夠縮短建筑施工期限,最終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在連接構件的過程中一般是使用螺栓,在連接之前先要對構件進行相應的處理,才能夠確保連接具備有效性,例如,單純地將螺栓連接在一起不夠牢固,可以在螺栓孔洞中灌注部分水泥,再與螺栓連接,能夠有效地確保連接的牢固性,讓各個構件共同連接組成一個完整的個體。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施工技術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地進行改進,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相比于傳統技術來說更具有優勢,但是也不能忽略技術本身存在的缺陷。因此要完善技術并將其廣泛地應用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要不斷創新技術,加強施工質量的管理,根據實際施工情況,選用合適的技術,提高技術在施工過程中有效性,讓裝配式施工技術更好地為社會進行服務。
參考文獻
[1]龍云,路義晨,李長江,周里煬,王輝.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18):42-43.
[2]朱習飛.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20(21):135.
[3]陳云.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20(17):117-118.
[4]張成瑞.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運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1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