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咳嗽變異性哮喘在高寒地區中醫證候分布特點,以及誘因。方法 本次實驗采用的是社會調查方法,制定臨床調查表,對到我院治療的患者進行跟蹤調查記錄,對相應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 根據數據調查所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證明:冷空氣作為誘因而導致本病發作高達76%,劇烈運動占45%。構成大于40%的誘因中歸納為,本虛有氣虛,標實有風、寒、燥三邪。結論 咳嗽變異性哮喘的主要誘發因素為患者本身存在氣虛,在冷空氣的刺激下,使患者氣道高反應,導致哮喘的出現。
關鍵詞:咳嗽變異性哮喘;寒地兒童;中醫證候分布特點;誘發因素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5--01
一、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變異性哮喘作為兒童哮喘中最為常見的一個類型發病率逐年上升,尤其在東北高寒地區發病率極高。而且它有著與其他類型哮喘不同的特點,該種隱性的哮喘,在治療和診斷的過程中都具有著特殊性。該種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就是不間斷的咳嗽,輕者僅表現為清嗓子。除此以外,患者沒有其他明顯的特征,例如喘息呼吸短促胸悶等哮喘的顯著特征,但是在氣道中反應較高??人宰儺愋韵诠糯鷽]有明確提出,一般歸屬于咳嗽中,但是臨床中發現按照咳嗽治療效果并不明顯,現結合中西醫臨床實驗研究表明這一類咳嗽歸屬于哮喘,運用中藥治療效果顯著。中藥治療作用和優點極其明顯,那就是在用藥的過程中,藥物多具有靶向性、整體性,不會為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且副作用低。
二、咳嗽變異性哮喘癥候
咳嗽變異性哮喘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根據診療規范進行治療,但本疾病在高寒地區發作有其獨特的誘因及證候,對此的認知并不是十分全面,也缺少相關的數據支持,導致本病臨床治療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穩定。因此必須深入對寒地兒童本病證候的研究,推動咳嗽變異性哮喘證候規范性的提高。
三、臨床資料
本次實驗調查所選取的患者都是到我院門診進行治療的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診斷標準參考《中國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1]。
四、研究方法
4.1中醫證候標準
中醫證候分類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分為風犯肺衛證、肝火犯肺證、肺脾氣虛證、氣虛血瘀證。
4.2調查內容
首先將古籍、診療規范、指南、文獻中有關于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癥狀,證候信息加以歸納,制作疾病調查問卷,并對所得調查問卷進行分析,進而整理出誘因以及證候分布特點,將這些資料中的數據用醫學術語進行統一和規范。
4.3調查結果
寒地兒童患病誘因中冷空氣占比76%、劇烈運動占45%。歸納到中醫范疇中外因主要有3個,風邪占72%,寒邪占51%,燥邪占40%,而風寒燥三邪相互夾雜,相互轉化,變化無端。內因主要有2個,氣虛占67%,肝郁占32%。
五、討論
5.1風邪
造成咳嗽變異性哮喘的主要原因可以基本斷定為風邪,根據證候分布來說,也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誘發因素,占比72%。從不同誘因分布情況看,以冷空氣為主,冷空氣包含了風邪和寒邪兩個方面;根據患者的咳痰狀況來看,基本上患者都出現少痰難咳的現象,而且這類患兒吹風、劇烈跑跳后加重,由此提示風邪是本病的主要誘因。而風為百病之長,易夾它邪犯病,所以祛風藥須貫穿在整個疾病的治療過程中。[3]
5.2寒邪
調查所在地區為黑龍江省,地處高寒地區,當患兒受到冷空氣刺激后即發病。根據患者咳痰情況發現,冷空氣刺激后產生白色泡沫樣痰的患者占比51%。根據臨床調查結果顯示出現咳嗽的患者,在凌晨至夜間的時候發作最為嚴重,這也與我國咳嗽論中的理論十分相符。大部分患兒風寒兩邪相互夾雜,正是反映了風邪常夾雜它邪共患病的特點。
5.3燥邪
東北高寒地區的另一個特點即為冬季供暖,在黑龍江地區十月份以后到第二年五月份之前都有供熱,這就導致了外面天寒地凍,屋里干燥起灰。根據患兒咳痰及伴隨癥狀干咳無痰或少痰以及唇鼻干燥等特點,分析出調查中40%的患兒由燥邪犯肺引起,而對應的過敏源檢查燥邪犯肺的患者中塵螨過敏者居多。
5.4肝郁
根據調查研究顯示,如果出現心情不暢,或者緊張時也會引起咳嗽變異性哮喘發作。占據總誘發因素的32%。如果患者的情緒處于焦慮緊張或者抑郁的狀態,長期以往會影響肝臟疏發氣機。肝臟體陰而用陽,喜調達而惡抑郁,肝氣郁滯過久會郁而化熱,肝火犯肺,五臟相互影響進而引發咳嗽。[4]
5.5氣虛
在調查中,反復呼吸道感染并且面色萎黃,舌淡嫩患兒即為氣虛,占比67%,兒童生理特點即為肺、脾常虛,肺脾氣虛使患兒免疫力低下,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當患兒正氣不足時,極易受外邪影響,內因外因共同導致肺氣郁閉,宣發肅降功能受損,進而成為咳嗽變異性哮喘。而冷空氣是四季氣節變化的大氣環境特征,如果患者本身肺氣虛,那么出現咳嗽變異型哮喘的幾率就會大幅度攀升。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導致寒地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誘發因素中內因為氣虛、肝郁,外因為風、寒、燥邪。從而指出寒地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癥候主要有以下幾個:肺脾氣虛證、肝火犯肺證、風邪襲肺證、寒邪犯肺證、燥邪傷肺證以及多證夾雜。本研究利用論證前瞻的調研方法,探究咳嗽變異性哮喘的中醫證候分布規律,為證候標準化指明了方向,提高中醫臨床醫治的規范性和科學性,而對誘因的研究也為患兒的家庭防護起到了指導性意見。
參考文獻:
[1]中華醫藥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慢性咳嗽協作組.中國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2013年修訂)[J].中華兒科雜志,2014,52(3):184-188.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s].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276—278.
[3]張靜怡. 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與慢性咳嗽中醫證候的相關性研究及祛風咳敏方的療效觀察[D].天津中醫藥大學,2021(10)461.
[4]黃茂,任傳云,陳佳慧,伍照楚,陳申達,張立山.柴樸湯治療氣郁痰阻型咳嗽變異性哮喘45例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藥雜志,2021(08):5068-5071.
作者簡介:宿春竹,主治醫師,畢業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中醫兒科學碩士,工作于同江市中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