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良


摘要:目的 探討分泌性中耳炎應用二陳湯加減+通氣散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127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電腦盲選法將其分為參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與試驗組(采用二陳湯加減+通氣散聯合治療),每組各63、64例,所有患者均于2018.1-2020.1收治我院,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試驗組(96.88%)在治療總有效率對比中顯著高于參照組(85.71%),P<0.05;在不良反應發生率中,試驗組(9.37%)與參照組(12.70%)兩組對比無差異,P>0.05。結論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應用二陳湯加減+通氣散聯合治療效果顯著,在提高臨床整體治療效果的同時,還能夠有效保障患者治療安全,值得運用與推廣。
關鍵詞:分泌性中耳炎;通氣散;二陳湯加減;炎癥介質
【中圖分類號】R2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5--01
分泌性中耳炎在臨床耳鼻喉科中屬于常見且多發的一種疾病,主要以兒童最為多見,發病因素與較為復雜且多多樣,絕大多數醫學者認為分泌性中耳炎的發生與患者咽鼓管異常以及感染、免疫有關[1]。分泌性中耳炎發病機制多半與慢性中耳炎誘發的慢性炎癥存在一定關聯,臨床常見的相關炎癥信號通路常見于白細胞介素以及其他指標。相關研究表明[2],中醫藥在治療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且獲得廣大患者以及醫學者們的認可與關注。另有研究表明[3],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開展中醫學中的二陳湯加減+通氣散聯合治療,能夠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幫助其改善炎癥指標,對其治療效果以及病情預后均具有一定幫助。鑒于此,本文旨在分泌性中耳炎應用二陳湯加減+通氣散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闡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納入我院2018.1-2020.1收治的127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電腦盲選法將其分為參照組與試驗組,每組各63、64例,參照組男女各31、32例,年齡18-60歲,平均(41.19±1.24)歲,病程3-79個月,平均(37.19±1.47)月;試驗組男女各32例,年齡18-60歲,平均(41.20±1.30)歲,病程3-79個月,平均(37.21±1.56月。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基本資料與病歷資料完整;(2)患者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曉,且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3)均通過顳骨CT以及鼓膜檢查被確診為分泌性中耳炎[4];(4)存在耳悶脹感以及耳鳴、聽力下降等癥狀;(5)符合《中醫耳鼻咽喉科學》中的邪毒滯留以及耳閉、耳脹診斷。
剔除標準:(1)患者存在其他惡性腫瘤;(2)治療前需開展手術將鼻息肉切除者;(3)對研究藥物過敏者;(4)鼻竇以及腺樣切除術;(5)存在重要器官嚴重衰竭或障礙者;(6)研究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Schering-Plough Labo N.V.Belgium生產的抗酸莫米松鼻噴(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20090192;規格:0.05%/噴),2次d,每次鼻孔噴一次;西班牙艾美羅醫用藥物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依巴斯汀片(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20090366;規格:10mg/片),睡前服用,次/d;南京海鯨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20057401;規格:0.05%/噴),2次d,每次鼻孔噴一次;北京九和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桉檸蒎腸溶膠囊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20070006;規格:0.12g/粒),36g/次,3次/d;
試驗組予以二陳湯加減+通氣散聯合治療,藥方主要包括紅花、桃仁、路路通、菖蒲、陳皮、川芎、香附、柴胡各10g,杏仁與半夏各12g,薏苡仁與茯苓各15g;辯證加減:對于胃納不佳者可適當加以10g藿香與15g白扁豆;對于耳鳴明顯者,可加15g牡蠣與龍骨。中藥飲片統一由藥方配置,每幅藥加水煎500ml,時間約30min,取藥汁100ml,在二次煎藥時可適當加入300ml水,剪30min,同樣取藥汁100ml。服用時間在每日早晚飯30min后溫服,每次服用50ml。一療程為7d,共2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共分為痊愈、顯效與有效、無效三個等級,痊愈:患者經治療后不適癥狀全部消失,聽力水平恢復;顯效:患者經治療后仍存在輕微耳塞與耳鳴,但聽力接近正常;有效:患者經治療后耳塞與耳鳴癥狀雖未得到改善,但鼓膜檢測結果未見異常,且聽力水平較治療前恢復較好;無效:未見上述好轉跡象,反而加重。痊愈加顯效與有效之和等于總有效率。
(2)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主要包括乏力、疼痛皰疹、肌無力以及頭痛、精神癥狀等。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總有效率
兩組在治療總有效率對比中,試驗組(96.88%)明顯比參照組(85.71%)高,P<0.05,見表1。
2.2不良反應發生率
在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中,試驗組(9.37%)與參照組(12.70%)對比無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分泌性中耳炎在臨床中是一種以聽力下降與中耳積液為主要發病特點的疾病,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耳痛或耳內鼻塞感,是臨床耳鼻喉科常見病之一[5]。臨床現代學對于該病主要予以手術治療與藥物治療,常采用鼓膜切開置管術和鼓膜穿刺抽液、黏膜血管收縮滴鼻液、糖皮質激素、抗生素等方式治療,但上述方式均在治療后期出現療效不理想的情況,導致患者病情反復,影響其日常生活質量。故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尋找一種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法尤為重要。
中醫學中的分泌性中耳炎屬于“耳閉”和“耳脹”范疇,耳閉多為久病者,耳脹多為初病者,本證型主要分為實虛兩證,實證主要因痞塞耳竅、濕熱,風虛癥主要以氣血淤阻,濕濁困耳[6]。總而言之,分泌性中耳炎在臨床中多半是因外邪襲肺所致,濕濁阻滯清竅,耳竅經氣不宣,故司所失聰。研究表明[7],中醫學中在提高咽鼓管纖毛運動以及調整咽鼓管功能中具有一定優勢。研究中采用的二陳湯加減+通氣散聯合治療主要肌力在于抑制耳中積液分泌,促進積液吸收,提高纖毛運動能力,改善咽鼓管功能。藥方中所含有的川芎與香附、柴胡具有開郁通竅、疏肝活血之效,主治耳聾證。二陳湯加減具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之效,方中半夏、陳皮具有宣肺行氣利水之效;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共用可達到行水通竅與宣肺燥濕之功效,以此恢復患者中耳生理功能[8]。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進一步證實,二陳湯加減+通氣散聯合治療效果優于常規治療。另通過兩組不良反應對比發現,二陳湯加減+通氣散聯合治療對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而言,并無嚴重副作用,藥物安全性較高,值得應用。
綜上所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二陳湯加減+通氣散聯合治療,不僅能夠提高患者治療效果,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其治療安全提供一定保障,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馬勝民,嚴華,韓坤,等. 通氣散聯合二陳湯加減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研究[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1,25(14):33-36.
[2]齊偉平,馮亮,羅恬. 通氣散聯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對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療效分析[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9,29(20):114-118.
[3]王俊杰,李靜波,蔡紀堂,等. 復聰湯加減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5(3):279-283.
[4]王青,吳顯文,黃甡. 中醫辨證分型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經驗[J]. 環球中醫藥,2020,13(8):1425-1427.
[5]劉東杰. 耳凈散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療效研究[J]. 陜西中醫,2019,40(3):347-350.
[6]陳其鳳,孫書臣,劉瑞,等. 中醫鼻病序貫療法外治法辨證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2020,23(33):4227-4235.
[7]陳其鳳,喬錦,孫書臣. 中醫鼻病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腺樣體肥大伴發分泌性中耳炎[J]. 中醫雜志,2020,61(21):1930-1932.
[8]汪寧波,張鑫,厙紅紅,等. 中醫辨證治療小兒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20,28(6):458-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