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芳
摘要:在新課改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微課教學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體,不斷引導學生了解初中物理知識,促進學生了解物理知識,以此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開設的各項教學活動中,進而不斷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授課質量。
關鍵詞:微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整合運用
引言
在微課資源的開發與制作中,教師需要遵循相應的流程。首先,需要完成微課主題的選擇,并根據主題進行教學設計。在多數情況下,微課內容與這一階段的教學內容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主題與教學目標的合理性對微課的應用效果會產生重要影響。其次,需要對微課的內容進行制作,要根據微課的具體應用目的,如教學引導、重點知識分析或者課后復習等,制作微課內容。微課的容量有限,不能包含整個課程內容。最后,教師需要審視制作完成的微課,做出適當的修改。物理實驗微課具有特殊性,教師需要通過微課向學生說明實驗的要點,在必要情況下還要展示實驗的課程,錄制教師自行完成的標準物理實驗,能夠更好地適應教學需求。
一、微課的相關概念及其特點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是在互聯網基礎之下誕生的。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可以各種短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展示相關的重難點以及高頻考點的例題,對這些例題著重進行分析和講解,尤其是在解題技巧方面。通過播放高清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所學內容,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微課的特點是時間短、有突出的教學內容以及具有較新穎的教學方式。這三個特點完全是根據微課的具體實踐總結出來的,因為微課并沒有占據全部的課堂時間,相反,它是利用學生思維最活躍的一段時間進行教學的,教學時間一般占據整個課堂的1/4,所以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較短的教學時間安排之下,教師必須要著重突出教學內容,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在短時間內強化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
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學的必要性
在傳統的教學中,物理教師只是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相比于微課,太過落后了,微課的使用能夠讓一部分教學發揮獨特的作用。微課的導入能夠給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預習效率與效果,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對于教學中的重難點,微課也可以用視頻的形式來進行突破,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還有實驗的部分,微課也可以立體地展示實驗過程與結果,這些優勢是傳統教學課堂很難做到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微課只是輔助教學,還不能代替傳統教學。所以,要想提升教學效果,就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利用創新的方式來配合微課,讓初中物理教學質量能夠穩步提升。
三、巧用微課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基于微課設計,補充實驗教學內容
在初中物理常規實驗教學中,許多操作難度較大的實驗可能會被初中物理教師所規避,以確保課堂實驗教學的安全或順利開展。但是,這樣“規避”的教學方式不能充分凸顯教學效果。因此,為了使不同的實驗都能呈現于課堂之中,可以用微課來填補常規實驗教學“規避”的空缺,利用微視頻來向學生展示實驗的準確性和探究的規范性,確保實驗教學目標的高效達成。比如在“機械能及其轉化”的實驗教學中,學生需要通過觀察和實驗來正確認識動能和勢能之間相互轉化的過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觸到自然界中機械能轉化的物理現象,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設計滾擺實驗,直觀向學生展示滾擺的構造及實驗的做法,在微視頻中放大擺輪某處較為顯眼的記號,使學生更為清晰明了地觀察擺輪轉動的快慢。在觀察實驗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根據教師的引導和自主思考與分析,得出“擺輪在上升的過程中,其動能逐漸轉化為重力勢能”。隨后,教師還可以利用設計好的微課動畫來演示單擺實驗,引導學生隨著擺球高度的變化來判斷擺球速度的變化,這樣一來,學生定能在對比實驗中正確認識到動能和重力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二)巧用微課,培養主動學習能力
運用微課,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教師對教學實驗進行設計、演示、分析,老師安排的微課應該是帶有討論過程的,這樣可以吸引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關注,引導他們自己學習,自己探索,以此來提升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培養自己學習的意識。老師還應該準備多節微課,講解不同的理論,讓學生能夠有選擇地學習物理知識,這樣學生就可以主攻自己沒有學會的知識點,對全面理解書本,建立知識體系有很大的好處。例如:教師在講解八年級下冊初中物理知識《杠桿》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課前自行思考為什么阿基米德能夠說出“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這句話呢?然后給予學生五分鐘時間,讓學生自由分組,分為3~4人小組,然后對生活中常見的杠桿進行討論,并在小組中推薦一位記錄員,對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記錄,以及一位搶答員,在課堂中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搶答,并向同學展示自己所在組的討論結果,如生活中常見的杠桿有榨汁器、胡桃鉗、撬棍、扳手、鉗子、拔釘器、開瓶器等。然后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之后,找出這些杠桿原理中的動力臂、阻力臂和支點,并畫出受力圖。接著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所畫的受力圖進行講評,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尋找其中的錯誤之處。最后為了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熱情,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獎勵,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初中物理知識,逐漸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
(三)運用微課視頻突破物理實驗知識的重難點
初中的物理知識概念之間是有一定關聯性的,如果學生對于某個知識點理解得不透徹,很可能會影響接下來的學習內容。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將每個知識概念、實驗操作以及具體的規律方法進行整理,并制成微課視頻,向學生呈現,幫助學生更好地理清學習思路,構建思維框架。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學生能通過觀看視頻課件,鞏固之前學過的知識點,以便于對新知識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查缺補漏,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初中“電流”一課為例,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就是讓學生知道電壓的作用,掌握電壓表的連接方法以及讀數技巧。而對于電壓表的連接方法、讀數方法的建立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對比上節課所學習的電流表的使用方法,將電流和電壓的實驗方法以微課視頻的形式進行演示。利用希沃白板中的移動功能在背景上拖拽,直觀地向學生演示,用動態的形式還原動態的過程,使課后時間去閱讀一些保護環境的資料和文學作品,但是在理解、歸納文意上還做得不夠好。對此,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從基礎入手,提醒學生做不到復雜的表達可以從簡單句的運用開始,根據自身所學,整理出一篇作文,平時也要注重課內外的積累,也可以尋求其他學生的方法,取長補短,實現進步。
結束語
總之,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是靈活多樣的,它賦予了物理實驗教學創新的契機,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應當遵循微課的應用要求,充分發揮微課的優勢,使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效果最優化。
參考文獻
[1]杜全良.基于微視頻資源的翻轉課堂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9,18(3):47-49.
[2]楊尚禮.淺談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8):185.
[3]鄧俊浩.淺議“翻轉課堂”之微課在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J].數碼設計,2019(14):135.
[4]鄧寶娟.淺論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東西南北:教育,2019(5):258.
[5]趙甲芳.淺談多媒體輔助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方法改革策略[J].神州,2019(1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