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要】語文課程在教育領域的地位非常重要。學生文化素養、語言表達能力、寫作閱讀能力、思想素質的培養和提升都離不開語文教學,學好語文對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以及綜合素養都有著積極的作用。當前,技工院校語文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本文針對目前技工院校語文教學的現狀和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技工院校 語文教學 存在的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95
一、技工院校語文教學的現狀
技工院校主要培養技術型人才,所技工院校以的學生對語文的重視程度極低,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不高。大部分學生認為來技工院校的目的就是學習一門技術,畢業后走上社會,找一份對口的工作,把學習語文學科的時間用于技能知識學習會更好一些。部分語文教師對語文學科的認識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認為自己辛苦備課的知識得不到學生的認可,以至于教師不愿意拓展語文教材中的基礎知識,也不添加增設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和教學環節,更不會去對教育教學方法展開研究與創新。另外,部分技工院校語文教師抱著應付應試教育的心理去展開語文教學,只是單純地通過做題、考試等方式傳教,使得語文教材的深刻內涵沒有得到彰顯與傳遞。
二、現階段技工院校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定位出現偏差,對語文學科缺乏重視力度,教學工作缺乏監督引導。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教師以分數的高低來評論學生的優劣,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導致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當前國家大力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對專業課十分重視,對語文課程的關注程度不高,使技工院校走入重視專業技能與實踐的誤區,認為專業性強的學生就是人才,造成學生對語文課程出現偏見。學校在分配各項投入和監督引導各項政策的實施過程中都忽視了語文,這樣不僅降低了語文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同時也極大地影響了語文教學的質量。
2.教學方式落后,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不密切。部分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方式單一,導致語文課堂氛圍枯燥乏味。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沒有做到因材施教,沒有結合學生的專業課程開展語文教學,語文教育教學理論研究以及教材的開發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素,教學內容無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保持緊密聯系,學生對語文重視不夠,學習動力缺失。
3.教學內容缺少實踐性,課堂互動不足,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綜合實踐活動體現了語文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式等改革的價值取向,但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地位尷尬、教師實施能力欠缺、認識模糊、學生學習方式陳舊、缺少借助課堂溝通交流討論等問題。教學中缺少交流互動,對學生的需求重視度不高,動力與興趣缺乏,導致師生間存在隔閡,學生不愿意提出問題,教師也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
三、技工院校語文教學的對策
1.正確認識語文教學,強調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語文學習對于學生各個學科都有很大幫助和影響,語文既是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又是人們相互溝通交流的基本工具。語言表達、閱讀、寫作能力都離不開語文學科,學生文化素養、語言表達能力、文字寫作能力、思想素質的培養和提升都離不開語文教學。因此,要加強對語文的重視,引導學生認真學習語文,走進語文,切實體會語文課文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情感、價值觀念和文化內涵。
2.改革更新教學理念,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課堂上要注重把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交織的特點體現出來,使更多學生增強學習內驅力和學習興趣。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從而找到適合語文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將語文與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聯系起來,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多了解學生對語文的認識和實際需求,提高其對語文課堂的參與度,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因材施教,做到學以致用,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課堂。
3.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強化教學實踐,教學內容要貼切學生的實際生活。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任務驅動法、多元化教學法、合作探究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學法、生活教學法、翻轉課堂等,加強教學互動,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語文教學內容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運用一些案例素材和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東西,通過生動形象的實際例子去進行課堂展示,增加課堂氛圍的生動性以及感染力。語文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結合當下的社會環境以及自身經歷去感悟作品的內涵,在感悟中摸索自己前行的方向,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4.重視教學內容設計,實現線上線下互通。教師要重視教學內容的設計,努力實現線上線下教育的互通,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混合式教學,最重要的是要打通線上和線下的環節,讓二者相互促進,不能讓二者呈現割裂的態勢。以《荷塘月色》為例,開展混合式教學時要以線下教學為主,以線上教學為深化拓展內容,教師在內容設計層面要注意區分,對于文中景色的描寫應放到線下教學中。語文教育要從基礎教學抓起,文中蘊含的向往自由的思想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識,可將這部分內容放到線上教學。教師要注意線上線下的交流互通,要適當涉及本篇文章的背景知識,啟發學生思考和探究,把這些背景材料做成小視頻等放到網絡教學平臺,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以優質的內容設計啟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5.開展課堂互動教學,加強師生交流,提高學習興趣。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多和學生在課堂上展開溝通交流,以此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并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及語文素養,這樣不僅可以優化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的關系,還能強化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使學生愛上語文并學好語文。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讓教師了解學生的興趣,以其為教學內容的出發點讓學生融入課堂,比如進行場景模擬等,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陳芳.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課外語文,2020(13).
[2]白慧平.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職業教育,2021(09).
[3]李慧芳.中職學校語文教學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