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麗萍
【摘要】近些年,伴隨著我國現代化社會經濟建設的發展,化學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化學不僅僅能夠推動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還能滿足大眾的實際生活和工作需求。高中化學教學是學生學習和理解化學知識的重要階段,但是在化學學習中需要使用到很多化學用劑和化學藥品,其中部分化學用劑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會造成環境污染,學生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有必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態文明觀念。教師需要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在化學學科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生態文明教育,從而強化學生的生態文明觀念。
【關鍵詞】高中化學 生態文明觀 重要意義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195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我國現代化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和日益完善,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對此我國教育部門推行了素質教育體系,要求學校的教育教學需要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1]。在學科課程教學中,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教師應當在教授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將知識內容教學與生態文明教育進行有機融合,培養學生的生態文明觀,不僅僅是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更是促進學生人文素養提升的重要途徑。對此,為了能夠為我國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建設型人才,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有意識地將生態文明觀念融入教學大綱,加強對學生生態文明觀念的培養。
一、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生態文明觀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由于我國的環境污染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國對綠色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化學工業的生產與制造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在生態環保理念下在滿足人們生活與發展需求的同時減少工業污染對環境的破壞,維持綠色自然環境,是當前階段化學工業工作者的首要任務。高中教育階段是學生在學習生涯中極其重要的學習階段,高中校園是為我國未來發展培養優秀人才的主要陣地,因此高中生在高中化學學習中接受生態文明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我國的工業發展進程中,各種工業企業的生產實踐為我國的自然環境造成了污染和危害,比如酸雨、水質污染等。自然環境的破壞不僅僅會影響人們的生活,還會破壞自然生態平衡,因此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當更加堅定地開展素質教育,要加強對學生的生態文明觀念培養,這樣才能促進我國環保工作的順利開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生態文明觀的有效策略
1.在高中化學理論教學中滲透生態文明教育。
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理解難度,學生想要充分掌握化學規律和化學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到實際生活與化學教材進行有機融合。教材中的知識內容是學生在高中化學學習中所要掌握的基礎性內容。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想要培養和強化學生的生態文明觀念,首先需要做到生態文明教育與化學教材融會貫通。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需要對課本教材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入了解,要對教材內容有一個高度認知,在課堂上教師也不能夠僅僅圍繞課本教材內容進行知識傳授,而是要將化學教材內容與學生熟知的實際生活進行結合教學,積極地將生態文明理念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在“溫室效應”這一知識內容的學習中[2],教師可以結合課本教材內容,為學生列舉一些在生活中容易造成溫室效應的事件和行為。比如工業燃料的排放、煤炭的燃燒、汽車尾氣的排放等等,通過引入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進行課堂教學,不但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還能夠提升學生對自然環境保護的意識。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學生能夠自覺地規范自身的行為,并且能夠為身邊的人科普環保知識,認真履行自身的環保責任和義務。
2.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態文明觀念。
實驗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點教學部分,也是學生對化學現象和知識進行深入探究的主要途徑。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有很多化學實驗需要用到多種化學試劑,還需要用到很多實驗裝置和設備,在實驗操作中會耗費大量的能量,化學反應中產生的一些氣體或者是液體對環境也會造成一定的污染。對此,教師可以在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綠色化學理念自行設計實驗,改變原有的實驗原理或者是實驗裝置,從而培養學生的生態文明觀。例如,在進行Cl2與Fe的化學反應實驗中[3],在課本教材上所設計的實驗方法有很多不足之處。如果學生完全按照課本上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將紅熱的鐵絲伸進玻璃瓶中,學生就需要將阻止氯氣進入空氣的玻璃片拿開,這樣就會致使氯氣進入到空氣中,對空氣造成污染。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改變實驗裝置,將這一化學反應實驗中的裝置改成封閉式的,這樣能夠確保空氣不會進入到空氣中污染空氣。
三、結束語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對學生滲透生態文明教育,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生態文明觀念對學生具有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這在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以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方面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明確了解生態文明教育的目的、意義以及主要教學內容,在教學實踐中要勤于思考、積極探索,對教學方案以及教學效果進行及時的總結和反思,從而探索出更為高效和可行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晶.簡論生態文明教育在高中化學中的滲透[J].速讀(下旬), 2018(012):143.
[2]付廷瓊.淺析中學化學教學中如何滲透生態文明教育[J].讀天下(綜合), 2019(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