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順瓊
摘 ?要:教學功能是學科教學的依據和體現,在文化自信視域下,高中語文教師應對語文教學的功能進行全新的審視和詮釋,提高其時代性與先進性,并在文化自信的驅使下,積極探索教學功能的拓展路徑,以期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育人價值,保證學生語文學科各方面素質的均衡發展,使學生樹立文化自信的優良品質,推動高中語文教學的創新性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化自信;教學功能
語文作為我國各階段教育體系中的主要學科之一,其對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有著直接作用意義,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基本前提,同時,鑒于其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和提升作用,語文也是一門必要的人文社會性學科。高中語文是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前學習語文知識、經受語文培養的最后階段,此時的語文教學功能凸顯將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起到承上啟下作用。考慮到文化自信來源于文化,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以文化為切入點,對教學功能進行科學合理的拓展,以此提高學生的文化認知水平,生成民族自豪感,發揮高中語文教學應有的時代意義。
一、高中語文教學功能的內涵
語文是基礎教育體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作為高中階段的主要課程之一,語文學科的教學功能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是育人功能,作為語文學科的首要功能,育人功能貫徹了高中教學整個過程,是實現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的基本渠道,其體現方式主要為對學生語文知識的傳授、語文素質的培養、語文能力的鍛煉等;第二是引導功能,該功能體現在利用對知識的傳授加深學生對語文學習重要性的了解,使學生在語文內涵認知水平提升的基礎上提高興趣、喚醒需求,端正語文學習的態度,能夠保障學生的語文素質與能力提升;第三是傳承功能,高中語文教材的內容非常豐富,幾乎輻射到我國古代、近代、當代的所有文化經典,所以,高中語文教學也具有傳承與發展文化的功能,這與文化自信視域是相吻合的;第四是推介功能,高中語文教師在向學生傳遞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要向學生進行文化的推薦和介紹,讓學生通過經典作品、優秀典籍、文人生平、學者功績提高自身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認識,從而豐富學生的語文能力體系,保證學生的可持續、正向性發展。
簡言之,高中語文教學的功能是綜合性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這些功能相互作用,加強激活與運用,提高教學質量,接近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不斷提升,為其學科教學的創新發展打好基地。
二、高中語文教學功能的拓展路徑
(一)以文化自信為導向,開發載體功能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向學生教授語文知識、傳遞優秀文化、推介經典內容,在多項教學功能得到實現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素質能力發展。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高中語文教學是學生接受語文知識、體驗中國文化、感悟文化自信的平臺,因此,高中語文教學也具有載體功能。在文化自信視域下,為了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最基礎的保障,教師應從我們的下一代發力,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載體功能,讓學生學習中華文化、理解中華文化,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對中華文化的尊重之心和敬畏之情。對學生而言,拓展語文教學的載體功能可以樹立學生學習中華文化的自主意識,能夠提高學生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自覺意識,可以促使學生朝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向發展。因此,教師應在文化自信導向下,以課堂內外相聯系的教學模式為途徑,大力加強高中語文教學平臺的打造,使之在原有基礎上兼具宣傳、推介中華文化的功能,以此推動學生文化自信的確立,為學生的語文水平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和保障。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對關聯中華文化的課文進行重點開發,比如《北大是我美麗羞澀的夢》、《布衣總統孫中山》、《留取丹心照汗青》、《荷塘月色》、《揀麥穗》等,然后以此為載體,為學生構建各式各樣的文化平臺,讓學生在教育文化平臺、政治文化平臺、愛國文化平臺、景色文化平臺、鄉村文化平臺等多個平臺上豐富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加強對祖國文化、民族文化的認知水平,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以文化自信為核心,利用植入功能
文化自信不僅是一種品質,也是一種理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在教學內容中發掘文化自信,也可以在教學活動中植入文化自信,對教師而言,這也是一種拓展高中語文教學功能的有效途徑。為了保證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有效性,教師有必要以文化自信為核心,將文化植入貫穿到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以此適應新時代下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趨勢,凸顯其適應性與實效性,達到高中語文教學功能的全面拓展。為此,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將文化自信納入到高中語文教學發展的重要指導;其次,教師應認真遵循文化自信的引導,建構創新性的教學體系,在教學目標、方法、模式等多個教學方面體現文化自信的核心作用,實現文化自信的多方位植入,促進高中語文教學功能的開發與運用。
以高三新高考全國一卷中的現代文閱讀第二道題為例,卞之琳的《石門陣》就在無形中植入了中華文化,其中的文化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呼應了學生的文化涵養,調動學生的文化儲備,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三國”、“八陣圖”、“老百姓”等等,王木匠在講故事,也是在講中國的文化啊,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植入中華文化也是一種教學功能的體現,它可以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質量和教師語文教學效率的保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教師應深諳語文教學功能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立足文化自信視角,主動探索功能拓展的路徑,圍繞文化發掘功能、開發功能、利用功能,從而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使其育人作用發揮到更大,增強師生的文化自信,保障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小玲. 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探析[J]. 新課程,2021(41):95.
[2]袁景寶. 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拓展教學的功能定位與實踐[J]. 語文天地,2020(16):13-14.
[3]連樣紅. 淺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策略的轉變[J]. 讀寫算,2020(23):132-133.
(作者單位:佛山市三水區三水華僑中學,廣東 ?佛山 ?5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