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數據的快速發展,為推動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但個別高職院校和教師在應用大數據方面仍然存在諸多制約因素。本文對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在簡要分析大數據對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影響基礎上,重點分析了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取得的成效特別是存在的制約因素,最后就如何科學、系統、高效應用大數據推動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
在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的時代背景下,如何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大力推動“人才建設”可持續發展,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方向。目前,我國很多高職院校都十分重視教學改革,而且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也更加重視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推廣以及創新,特別是隨著大數據不斷融入高職教育當中,對教學改革具有很強的支撐作用,但一些高職院校以及教師在應用大數據方面仍然面臨諸多困境和制約因素,需要引起重視并認真加以改進。從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整體運行情況來看,盡管在多媒體教育以及教育信息化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按照“互聯網+教育”的較高標準和要求進行分析,個別教師在應用大數據推動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方面仍然缺乏深入的研究、實踐和探索,直接導致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對此,無論是高職院校還是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師,都應當深刻認識到大數據的應用價值,在此基礎上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推動大數據在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的科學、系統、有效應用,努力使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實現更大突破。
一、大數據對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影響
(一)大數據的定義和特點
大數據是指數據的大小已超出了典型的數據庫軟件工具捕捉、存儲、管理和分析能力,具有很強的融合性、滲透性、支撐性、互動性等諸多功能和特點。例如: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各類教學資源進行收集和分析,同時也可以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收集和分析,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和完善教育資源體系,使教學的針對性更強。
(二)大數據對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積極作用
1.有利于促進教學理念創新。傳統的教學理念更加重視對學生知識的灌輸,因而灌輸式、填鴨式教學相對較多,而且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也不注重強化教學的針對性和特色化。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當中,對于促進教學理念創新具有很強的支撐作用。如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平臺,使“對分課堂”“混合式教學”等得到廣泛應用,并且也可以不斷豐富和完善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資源體系,強化資源共建、共用和共享。
2.有利于促進教學方法創新。科學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由于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相對較低,需要采取更加科學和有效的方法組織實施。將大數據應用于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當中,對于推動教學方法創新具有很強的支撐作用。除了能夠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平臺之外,大數據還具有很強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功能,如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資源數據庫,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利用“數據庫”內的各類資源,使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學生也可以通過“數據庫”進行自主學習,“兩個主體”的作用都可以得到有效發揮。
3.有利于促進教學模式創新。由于大數據具有很強的融合性,將其應用于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當中可以使教學模式發生深刻變革。更為重要的是,在財務會計領域,大數據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應用大數據開展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使教學體系更加完善,而且也能夠構建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大數據的理解和認識更加深刻,這對于促進大數據技術與財務會計工作的融合具有很強的支撐作用。此外,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當中,也可以為教學活動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和數據支撐,提升教學的針對性。
二、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取得的成效
(一)教學資源體系日益完善
隨著“互聯網+教育”的快速發展,大數據在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得到了加強,很多高職院校都利用大數據技術不斷優化和完善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資源體系,使各類教學資源具有很強的匯集能力,教師可以將各類教學資源融入到教學當中,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和互動探索。例如:有的教師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翻轉課堂”當中,促進了課前、課上、課后的有效融合,而且還在應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學生學習情況方面進行了科學設計,進而制定了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案,提升了教學質量。
(二)教學管理系統不斷優化
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教學管理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可以為學校教學、實訓、課程資源等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從當前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應用大數據的整體運行情況來看,將其與教學管理進行有效結合是很多高職院校應用大數據最多的環節和內容。例如:有的高職院校在開展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在功能設計方面進行了優化和完善,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如通過設置用戶管理、考試管理、成績管理、課程代碼、課程數據、課程PPT、課程視頻、課程大綱等模塊,進一步強化學生、教師、管理員在使用過程中的針對性和特色化,能夠形成“閉環”系統,使教學管理的實效性更強。
(三)教學平臺建設得到加強
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構建多元化的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平臺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也使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系統性更強,“兩個主體”的作用得到了更有效的發揮,特別是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顯著提升。例如:有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對一些重點、難點知識理解不深、不透的現象,將一些重點、難點知識的講解和應用上傳到“微信群”,并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和探索。有的教師則更加重視混合式教學平臺建設,特別是在“線上”教學方面,不斷豐富和完善運行體系,構建了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資源的數據篩選、數據對比、數據挖掘、數據分析等綜合平臺。
三、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制約因素
(一)大數據應用思路缺乏科學性
通過對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制約因素進行研究與分析,比較突出的就是大數據在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思路缺乏創新。盡管很多教師對大數據有一定的理解和認識,而且也將其與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進行了一定的結合,但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缺乏以人為本,特別是在落實“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思想方面還比較薄弱。例如: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在網絡上收集與之相關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多媒體PPT課件在制作和應用方面還缺乏強有力的數據支撐。此外,有的教師也不注重運用大數據技術構建“智能化”處理方案。
(二)大數據應用方式缺乏融合性
對于運用大數據推動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來說,需要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融合各種教學方法,使大數據技術應用方式的融合性更強,但有的教師在這方面還沒有進行科學設計和系統安排。有的教師不注重將大數據技術與各類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結合,“幕課”、“微課”、多媒體PPT課件等的應用缺乏有效性。例如:不注重構建“翻轉課堂+慕課”的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載體,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無法滿足,配置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資源的精準性、針對性、特色化方面不夠到位,學生通過網絡平臺、移動終端等學習“慕課”課程相對較少,而且在交流、互動、討論、評價等方面也缺乏有效的載體。
(三)大數據應用領域缺乏拓展性
深入分析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制約因素,除了思路缺乏創新和方式缺乏融合之外,也包括有的教師不注重拓展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領域,直接導致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例如:一些教師不注重從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特點入手,缺乏對網絡教學資源的收集、分析和整理,也沒有建立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資源庫”,教師教學資源數據庫內容缺乏持續豐富和完善,學生學習資源數據庫的針對性和特色化不強。有的教師則不注重運用大數據打造多元化、系統性的網絡化、信息化、移動化教學環境,“微信”教學平臺建設還比較薄弱,如“微信公眾號”的應用相對不足,在傳播企業財務會計課程知識以及組建“論壇室”、“交流室”等相對較少。
(四)大數據應用能力缺乏全面性
運用大數據技術推動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教師也需要在全面、綜合應用大數據技術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但一些教師存在大數據應用能力缺乏全面性的問題,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改革性、創新性、實效性不強。例如:有的教師缺乏良好的數據思維,不注重將“二維碼”應用于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當中,如不注重將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學習資源生成“二維碼”,在方便學生移動學習方面不夠到位。大數據應用能力缺乏全面性,也表現為有的教師不注重將大數據技術與企業財務會計課程進行有效結合,在培養學生數據思維、信息意識、網絡應用能力方面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案等等,同樣會制約大數據技術在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四、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優化策略
(一)突出大數據應用思路科學性
思路決定出路。要想運用大數據技術推動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首先要在突出大數據應用思路科學性方面加大力度,努力使大數據能夠發揮多元化功能。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大數據進行深入的研究,特別是要著眼于促進大數據與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全面、深入、系統、有效融合,將大數據技術納入到“互聯網+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育體系當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最大限度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例如:為了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會計實務能力,教師要更加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實踐、應用等諸多方面得到有效的鍛煉,既要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學情分析,也要對實踐方面的課程設計進行融合。此外,還要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校企共建”體系當中,如將企業財務會計人才的實踐內容錄制成視頻并上傳到相應的平臺,供學生自主學習,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動探究。
(二)促進大數據應用方式融合性
運用大數據技術推動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還要在促進大數據應用方式融合性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最主要的就是要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將各類平臺、各種教學方法進行融合,努力提升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質量和水平。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把打造“混合式”教學模式作為重中之重,將各種教學平臺以及教學方法進行有效融合,努力提升有效性,如為了能夠更有效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互動探究意識,可以打造企業財務會計課程“翻轉課堂+慕課”的網絡化、移動化、數字化教學載體,學生可以通過“慕課網”上的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導學”的方式組織教學,同時還要進行有效的教學反饋。促進大數據應用方式融合性,還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運行機制,特別是要大力加強各類教學資源的有效融合,傾力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資源平臺,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學習、隨時隨地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師則可以依托相應的平臺為學生解答問題。
(三)強化大數據應用領域拓展性
大數據的融合性很強,而且大數據也具有很強的聚集功能。因而,要想使大數據更好的發揮促進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積極作用,還要在拓展大數據技術應有領域方面加大力度,努力使大數據的各項功能能夠在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得到有效發揮。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高度重視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資源開發與應用,如利用“微信”這一平臺組織教學,教師也可以創建屬于自己的“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微信公眾號”,對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進行上傳,在此基礎上也可以建立相應的“論壇社區”,學生可以針對自身不理解的企業財務會計知識進行交流與互動。要大力加強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資源的共享性,同時為了能夠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更加便捷,可以將反饋評價、模擬檢測、課程教學、管理控制等融入于一個系統,同時也可以將相關的教學資源生成“二維碼”,便于學生根據自身的需要進行學習,這對于促進大數據的有效應用并取得良好成果具有很強的支撐作用,教師應當在這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四)提升大數據應用能力全面性
大數據技術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且在應用的過程中也需要其他技術和平臺的支撐。因而,要想運用大數據技術推動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教師應當持續提升大數據應用能力的全面性。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了解和掌握各類教學軟件,多媒體PPT技術、希沃白板以及“釘釘”等遠程教育平臺,并對如何更科學、更有效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大數據技術、云技術、AI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創造了更為廣泛的天地,教師需要對這些新技術進行學習和研究,既要在應用相關軟件方面達到熟悉的程度,也要在綜合應用信息技術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如運用大數據技術收集和分析學生學習情況的信息,找出薄弱環節,并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在應用多媒體PPT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在多媒體PPT課件融合性、創新性應用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如采取“問題導向”的方式,對相關教學內容通過“問題設計”使“問題教學法”的應用得到落實。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教育”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要想大力推動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至關重要的就是要將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乃至智能技術等廣泛應用于教學方面,特別是要發揮大數據的融合性、滲透性、支撐性、互動性功能,努力探索出一條將大數據應用于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有效路徑。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在深刻認識到大數據對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積極作用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思維,著眼于解決大數據應用的各方面制約因素,采取更加科學的方法和措施,重點在突出大數據應用思路科學性、促進大數據應用方式融合性、強化大數據應用領域拓展性、提升大數據應用能力全面性等諸多方面加大力度,推動高職院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實現更大突破。
參考文獻
[1]黃浩.大數據時代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1+X課證融合的實踐路徑初探[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04):60-63.
[2]鐘炎君.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思考[J].財會學習, 2021(17):168-170.
[3]江月.大數據背景下會計課程改革的探索[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 (06):177-178.
[4]王紅琴.會計轉型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探索[J].理財,2021(06): 58-59.
[5]付佳星.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線上教學初探[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05):182-183.
[6]劉琴.基于大數據高職會計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思路構架實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1(03):223-224.
作者簡介
王麗平,女,1971.05,湖南雙峰,副教授,大學本科,財務會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