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學粉 楊新平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及觀察法等,通過對“狼牙棒”體育運動項目進行淵源的考證、風格特色的總結、現代發展現狀等,解讀“狼牙棒”的地域文化色彩,從而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使世人更加全面了解“狼牙棒”這一布依族傳統體育運動。同時,通過對“狼牙棒”的現狀進行分析,探究其未來的發展思路與方向,為“狼牙棒”在當代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與參考。使其優秀的、健康的傳統體育文化成分能夠得以繼承和發展。
1 引言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少數民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迫切需要。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工業文明、消費社會的沖擊下,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狀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事這項運動的主體也發生了更迭,布依族狼牙棒不可避免的遭受了沖擊日漸式微。
針對布依族狼牙棒體育運動項目傳承和推廣研究的不足,本研究試圖通過對布依族狼牙棒體育運動項目現狀進行調查,了解其具體推廣和開展現狀,發現存在的問題,總結推廣經驗,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與建議,從中開辟出一條更全面、有效發展普及和推廣布依族狼牙棒體育運動項目的道路,使得布依族狼牙棒體育運動項目能夠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更好的推廣開來,為民族體育事業的發展增添新生力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傳統體育項目狼牙棒的發展現狀
2.1.1 傳統體育項目狼牙棒的起源
貴州省布依族的狼牙棒起源于安龍縣招提街道的排冗村。在冷兵器時代,人們沒有成熟的武器,為了預防戰爭、土匪的掠奪及野獸的襲擊,布依族村寨的兒女們為了保家護寨,每家都從山上砍來帶有尖刺的棒子放在自己家中。這種棒子學名稱為“刺錘”,樹身上長滿堅硬長刺,因形狀酷似狼牙,又名“狼牙棒”。族人也在長時間的使用中練就了一些基本的棒法,以此來抵御外敵。后來這些棒法還有基本武術動作在明末清初逐漸形成了規范,依靠口口相傳流傳至今,三四百年間已經傳承了七代,但由于缺乏相應的文書資料,許多動作已模糊不清幾近失傳。
2.1.2 傳統體育項目狼牙棒發展現狀
布依族狼牙棒體育運動項目過去主要由布依族老一輩民間武術家進行傳授,五十四歲的韋屯書就是第七代傳承人,他的兒子韋云堯將是第八代傳承人。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迫于生存的壓力,外出求學或務工發展逐漸成為主流;同時受到外來體育文化的沖擊,新一代的年輕人對于從事這項傳統運動的意識并不是特別強烈。隨著現有傳承人的逐漸老去,僅依靠宗族的力量傳承將導致此項目面臨著失傳的境地。
2.1.3 傳統體育狼牙棒項目進校園
目前,布依狼牙棒項目已經進入安龍縣職業技術學校成為體育課的一個項目之一,并有意將此項目作為一個大課間的活動,讓全校師生都參與,在狼牙棒走進校園的發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且在賽事中取得了部分成就。
2.2 傳統體育項目狼牙棒的套路模式
2.2.1 傳統體育項目狼牙棒的步伐及攻防技術
步型有弓、馬跪、拖、跟、打、上、退、插、赴等步。攻防主要有劈、砸、蓋、沖、截、攔、挑、掄、旋等技法動作。代表動作為雪花蓋頂,從頭頂輪棒繞花一圈雙腿用力跳起在空中成弓步,雙臂持棒用力下砸,具有很強的沖擊力和殺傷力。
2.2.2 傳統體育項目狼牙棒的整體套路
整套動作由老一輩的布依族族民口口相傳保留至今,由于方便后人記憶以及學習,第七代傳承人韋屯書將整套動作以及各個部分的分解動作編寫為一本書,以供后人們觀賞學習。整套動作分為以下十六式:第一式并步提棒;第二式禮儀天下;第三式報塞問路;第四式回馬探花;第五式天棒遮陽;第六式雪花蓋頂;第七式棒打狗頭;第八式投塞舉鼎;第九式流水滴水;第十式獅子滾球;第十一式坐井觀天;第十二式敗中求勝;第十三式山神背棒;第十四式回馬刺棒;第十五式劈頭挑馬;第十六式山神護寨。
2.3 傳統體育項目狼牙棒的發展困境
2.3.1 體育用具難以推廣
(1)制作狼牙棒的原材料極其難尋
傳統的狼牙棒原材料的學名為“猛子刺”,一般生長在興隆鎮一帶近六七十公里內的懸崖峭壁上,極其難尋,有時兩三天都找不到一顆合適的原材料制作狼牙棒,傳統的狼牙棒原材料一般生長周期為三年左右。
(2)狼牙棒的刺尖毒性較強
狼牙棒棒頭的刺尖毒性較強,被輕輕的刮到都會導致紅腫化膿,出現傷口留疤。從安全性的角度考慮,明顯不適用于現代體育運動,此外,在被公樹的刺頭傷后,可挖取母樹根部洗凈熬汁,提取汁液敷于傷口,這樣傷口就會很快愈合。
(3)狼牙棒重量并非常人可以駕馭
狼牙棒還分為單棒和雙棒,單棒大致八至十五斤,雙棒大致一到五斤。這樣的體育用具,對使用人群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非經過特殊訓練的人根本不能操作。因此,狼牙棒的用具沒有統一的規格、長度、重量及有較強的危險性,也就限制其不能進行廣泛的推廣學習。
2.3.2 推廣依賴體育賽事
體育項目需要傳承活動的推廣,而賽事是體育項目傳承和保護最直接有效的途徑。這對布依族狼牙棒的保護與傳承有著較好的示范效應。但賽事覆蓋的人群有限,在當今紛繁復雜的網絡條件下,這樣的傳統賽事很難吸引大部分普通人民群眾的眼光。
2.3.3 表演可看性不足
從表演形式看,狼牙棒項目由集體套路演練、民俗活動展示、雙人套路對練組成。整個表演有十九個隊員,其中十五個隊員進行集體套路展示,四名隊員進行擊鼓助威,所有隊員配合音樂及吼聲來壯威,整場表演用雄壯激昂的音樂配合,渲染氣氛。
(1)集體套路的演練
表演者呈一字縱隊進入場地,進入場地之后圍繞場地進行圓形跑位,最終形成類似于太極圖案的陣勢。進行集體套路演練,體現了布依族武術樸實無華、基礎扎實、進退有序、攻防有效、緊密配合的特點,隊員所演示的套路融合了漢族武術的特點,根據貴州的地形地貌特征,多表現出攻擊點偏低、套路矮小、緊湊、一擊必中的特點。
(2)雙人套路展示
由“賽木葉”比賽進一步引發矛盾,表演隊員更進一步將套路具體化展示,有狼牙棒之間的攻防和棍棒與狼牙短棒之間的比拼。在套路展示的背后,可以看出在之前的布依族寨子中,狼牙棒充當的不僅是保家護寨及預防野獸寨的作用,還體現出通過武力比拼來解決族人和寨子之間的矛盾,勝利者通過展示狼牙棒套路的展示來體現勝利者的姿態。
(3)民俗活動的展示
在整體表演中,更偏向于文化展示,缺乏了一定的對抗性和競技性,目前社會的主體是80、90后,他們的心態偏向于年輕化,同時經受大量國外文化輸入,更易受有對抗性的體育活動吸引,在其強大的擠壓之下,民族傳統體育的生存空間在不斷地縮小。并且目前狼牙棒賽事表演大多都是由安龍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在參與,他們所能展現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內涵有限,由此,對狼牙棒整體表演的可看性不高。
2.4 傳統體育項目狼牙棒發展的意義
2.4.1 是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布依族人民在經歷數千年的歷史沉淀,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作為西南地區代表性的少數民族,其民族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同樣占據重要地位。狼牙棒體育運動項目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項對布依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活動,因此對狼牙棒體育運動項目進行挖掘和保護,也就是在對布依族文化活動的一種挖掘、保護和推廣,具有深遠意義。
2.4.2 是鼓舞民眾強身健體的重要手段
狼牙棒是布依族生產活動的產物,伴隨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更新迭代,通過觀看狼牙棒表演視頻與實地的走訪調查,且親身目睹狼牙棒運動項目之后,發現布依族傳統體育項目狼牙棒有著巨大的健身價值。分析狼牙棒的動作特征可以發現,它是一種全身性活動,大開大合可以鍛煉到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和關節,較大的活動量可以充分提升人體的心肺功能和代謝功能,增強肺活量,同時狼牙棒運動中會配入一些音樂,可以刺激人耳、腦、手感官協調,改善人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4.3 是完善校園體育課程的重要構成
新時代背景下,對學校培養多元化高素質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體育人才培養需要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以民族文化力量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安龍地區學校在課程中加入布依族狼牙棒項目,不僅可以促進狼牙棒項目長效持續發展,同時也為安龍地區學校體育課程的完善打開新的思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加深對民族文化的理解,開拓其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擁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實現傳統體育文化發展和學校教育的雙贏。
3 傳統體育項目狼牙棒發展的建議
3.1 由個人教育轉向學校教育
深入推進狼牙棒項目走入校園,學校可以通過完善配套教學體系,通過書本教材的形式將教學內容保存起來,從“口說無憑”轉變為“有書可依”,提高狼牙棒教學的可持續性,同時學校教育能夠最大程度上擴大承教群體,在短時間內快速培養出一批成熟可靠的傳承人選,幫助布依族狼牙棒走的更遠,影響更深。
3.2 改變狼牙棒的器材,減少危險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校園教學針對的主體是15-20歲的青少年,他們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識,在體力等方面也有匱乏,因此是否可以考慮改變狼牙棒的材質與重量,以更安全、更輕便的塑料或者橡膠代替,在統一器具規格的前提下,進行狼牙棒體育運動項目的再升級,以便今后能夠廣泛的傳播推廣。
3.3 拓寬推廣渠道,借助多種傳播手段擴大狼牙棒影響力
過去的推廣以體育賽事為主,只能覆蓋少部分特殊人群,對于普通觀眾而言,還是知之甚少。可以根據地方特色,選擇不同的推廣方式,對于小型村寨聚集地區,可以選擇進駐劇團或影院,固化一兩個表演項目,定期展開巡回演出;對于中小型城市,電視廣告戶外媒體宣傳,普遍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可以通過拍攝宣傳廣告、發布招生廣告等方式提高狼牙棒知名度。
3.4 傳統文化與競技性完美結合,提高狼牙棒體育運動項目綜合實力
可以從兩方面入手改進,一方面加強藝術創作,增加民俗展示環節的故事性,可以參考三亞《千古情》,在狼牙棒表演中融入故事設計,為觀眾展現一幅充分調動視覺和聽覺的完美畫卷,讓普通觀眾也能在一出表演的時間內深刻感受到狼牙棒項目中蘊含的歷史背景和民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加強競技性環節比重,比如雙人套路展示,除了要充分展示攻防動作,也可以設計一出真實的打斗場面,提升感官刺激,當然,在這中間可以替換狼牙棒的材質,改換殺傷力更小的塑料和橡膠等,避免人員受傷。
(作者單位:貴州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