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學偉
最初的槍支是為了用于狩獵和軍事的目的,直到1907年射擊被當作是一種娛樂活動,并在1896年正式被國際奧運會組織納入奧運會比賽中,由此射擊也正式成為了一種體育競賽。而步槍射擊也是屬于射擊比賽中的一個項目,在運動員的挑選上,以各地基層體校首先選拔,初步篩選合適的運動員,并做好相應的訓練,為我國射擊競賽提供了大量的專業運動員。但是在基層體校的步槍射擊運動員選拔上,一直都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選拔模式,有的基層體校是直接通過筆試,有的則是通過實際的射擊成績去進行判定,有的又是選訓相結合。針對不同的選拔模式,本文就以選訓結合方式展開探析,希望借此能夠給基層體校步槍射擊運動員選拔提供一定的參考。
從射擊運動的類型來看,分為手槍、步槍、移動靶、飛碟四種,而不同的射擊類型對于運動員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對射擊運動員進行選拔時,要綜合考量各種因素,進而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射擊運動員。基層體校作為專門培養運動員的地方,里面有著很多不同的運動項目教學,步槍射擊就是其中的一種。而隨著步槍射擊的運動得到更多的人熟知,國家對于此類運動員的需求也在增加,所以就需要提高步槍射擊運動員的選拔力度,以此來培養出更多的步槍優秀射擊運動員。
1 問題的提出
步槍射擊運動是所有射擊運動中精度要求最高的項目,并且隨著步槍射擊的競賽增多,在比賽中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步槍射擊運動員。從比賽的整體來看,大多數的步槍射擊運動員都是以滿環的方式進行較量,這就對運動員的自身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縱觀我國步槍射擊運動員的年齡,也越來越趨于年輕化,訓練的時間也呈現出縮短的現象。要想在短時間內培養出優秀的步槍射擊運動員,首先就需要提高對運動員的選拔,在初期就要對他們的射擊能力進行全面的評估,這樣才能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他們自身的情況,便于選擇合適的運動員加入其中。其次在基層體校步槍射擊運動員的選拔上,選訓結合成為現在主流的選擇模式,通過選擇與訓練相結合的方式,挑選出適合高水平競賽的優秀運動員,為我國的步槍射擊運動儲備人才。
2 選拔步驟分析
2.1 初選
首先作為基層體校來說,需要招收到大量愿意從事步槍射擊運動的人員,然后才能統一對他們進行初選。其次,在初選中要明確選擇的目標,達到哪種要求可以進入下一步的選拔。最后,就是按照人數,將其分為小組,負責選拔的人員每個人負責一個小組,對他們進行提問,看他們愿不愿意練習步槍射擊運動。這一步的作用就是以興趣為切入點,讓他們的興趣去推動水平的提升;也可以讓他們進行小的比賽,一般以視力與反應能力為主。
2.2 初選具體方式
根據步槍射擊運動員需要具備的基礎要求,可以根據以下方式對其進行初選:(1)在所有的學生中,選擇身高中等或者偏上的人員為最佳,過于高或者矮都不是特別適合步槍射擊,但是也有例外;而這一步是根據初選所制定的方法,適用于人數較多的選擇,如果是在人數較少的時候進行選擇,就可以根據實際的射擊模擬去進行判斷。(2)初選負責人員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眼神,一般可以選擇在教室或者空間活動范圍較小的環境中,在學生的眼神與初選人員的眼神對接時,可以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出一定的信息:自信、渴望、不畏懼。然后根據步槍射擊運動員的初選要求,優先選擇有自信、主動提出、視力較好、反應能力較高的學生。
2.3 復選
將初選通過的學生納入復選的環節,在復選過程中,就可以從不同方面對他們的能力進行綜合判定;相比初選環節,復選能夠更加科學、合理的選擇出適合練習步槍射擊的運動員。而在復選環節中,可以從以下幾點步驟進行:(1)體態。步槍的射擊方式分為立姿、臥姿、跪姿三種,而在這三種射擊姿勢中,以立姿和跪姿對運動員的要求較高,因此在復選中就可以針對這兩種射擊姿勢進行考核。將每一個學生按照隊列排序,復選人員用大拇指找出學生的胯骨頂端,然后讓他們肘關節自然彎曲,通過觀察他們最終的體態,以胯骨頂端到肘尖距離不超過一拳為合格。(2)視力。視力是步槍射擊運動員的基礎,視力的測評較為簡單,可以采用視力檢測表,右眼主視眼達到1.2-1.5為合格;同時復選人員要對學生的家庭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從他們的交談中判斷出語言組織能力與溝通能力是否正常;除此之外,基層在步槍射擊運動員的選擇上都是以12-15歲年齡段的學生為主,此時他們還處于發育階段,后期時身高不易判斷;就可以通過詢問他們父母的身高情況,為他們后期發育身高提供一定的參考。(3)筆試。根據不同基層體校步槍射擊選訓方式不同,有的地方在筆試階段會對學生的語文、數學進行考試,有的體現會采用問卷的形式進行考核。而不管是哪種筆試,為了達到選擇優秀步槍射擊運動員的目標,都需要將自制問卷加入其中,便于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學生的心理狀態、思維模式、注意力的情況。(4)當通過初選與復選之后,就可以按照通過的人數,設置好下一步的初訓,更加深入的對他們的能力進行考察。
3 訓練步驟分析
3.1 初訓
初訓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接觸到步槍射擊運動,讓他們對步槍射擊運動有一個基礎性的了解,為后期的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在初訓的方式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點步驟進行:(1)選擇合適訓練的地點。在初訓的地點選擇上,如果基層體校中修建的有專門用于步槍射擊運動的場所,就可以在學校內部進行初訓;如果基層體校中沒有,就可以選擇在專門的射擊館中,在訓的時間上,一般為10-20天。(2)初訓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步槍射擊的感覺,讓他們對步槍射擊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因此在射擊特質上,進行實彈射擊。采用這一步的目的就是可以看出,在扣動扳機發射出實彈過程中,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是恐懼還是興奮,可以為后面選拔提供依據。(3)在實彈的射擊中,將學生分為不同的組別,教練先傳授步槍射擊的動作要領,然后讓他們進行模仿,可以觀察出他們的領悟能力與學習能力。與此同時,采用實彈射擊,可以讓教練看出每個學生接觸到步槍的情緒,在擊發時所表現出的反應是否平穩。
而在初訓時,就需要對學生制定出結果的判定與要求。在考核通過率的設置上,以20人一組為例,通過率設置在20%左右,更容易挑選出優秀的步槍射擊運動員。其次就是在實彈射擊的上靶率上,每個學生每次射擊獲得10發實彈,根據實際的分數選擇通過的學生。
3.2 初訓
進入初訓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屬于選擇通過的,而初訓的時間比初訓要長,這是因為初訓是全方面的對學生各種表現進行觀察,初訓主要是為了判定他們對于步槍射擊是否滿足要求。初訓在時間的設置上,以冬夏兩季為主,每次初訓為10-40天,全程以封閉的形式進行訓練;封閉式的訓練很容易在訓練與生活中發現學生的性格特征,并且對他們的自主生活能力也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初訓所采用的方式與正式訓練幾乎一樣,如對學生的射擊姿勢進行規范、射擊要領學習、步槍射擊步驟、步槍保養等。尤其是在不同射擊姿勢與射擊步驟上,要嚴格的按照步槍射擊規范進行教學,讓他們從一開始就養成一個良好的射擊習慣,便于在后期的訓練中取得更好的成績。例如在步槍射擊姿勢的學習中,首先讓他們了解到步槍射擊的“三姿”,由教練進行示范,然后他們進行模仿學習,教練再進行糾正。其次,對這“三姿”的動作要領進行針對性的練習,特別是穩定性與生理協調能力,可以通過提槍瞄準練習,每次提槍固定1min,休息30s,每次訓練時長1h,讓他們形成肌肉記憶,便于他們在提槍之后就可以馬上以標準的姿勢進行射擊。同時還有步槍射擊步驟的學習,這是射擊項目的必修課程之一,通過此課程的學習,讓他們知道射擊的步驟分為舉槍、瞄準、擊發。在初訓階段建立相對的課程學習標準,之后就可以讓他們進行實彈射擊,主要以單槍10環反復練習為主,自己體會到10環瞄準的感覺。通過初訓,基本上能夠對學生的各種信息情況有個了解,是為后期培養合格運動員提供判斷依據的主要方式。
4 步槍射擊選訓結合中的優勢
通過上文的選訓結合,可以看出相比與單一形式的步槍射擊運動員選拔方式,在結果上更加能體現出合理性、科學性、全面性。而從基層體校層面進行分析,因為對步槍射擊運動員的缺口較大,因此在運動員的選擇上很多的基層體校都比較寬松。并且在選拔的方式上,兩極分化嚴重,要不就是直接采用初訓的方式進行選擇,要么就是采用初選的方式進行;而這兩種方式在選拔的結果上不能準確的反映出所選擇的學生是否具有步槍射擊運動員的潛質,很容易在大面積的選擇之后,不斷通過訓練淘汰掉不合格的學生,這對于基層體校與運動員的培養都是非常不利的。但是通過選訓相結合的模式,就能夠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是在初選中,通過大面積對學生進行篩選,讓他們進入到復選環節;然后在復選環節中對他們的身體、心理等各項指標進行判斷,看他們是否適合從事步槍射擊運動。當學生都通過了初選與復選之后,就可以安排初訓,此步驟的目的就是讓他們親身接觸到步槍,并且以實彈射擊的方式,讓他們感受到步槍的沖擊度,觀察他們是否出現了畏懼的心理。然后在初訓結束之后,對沒有達到目標的學生進行篩選,剩下來的學生進入試訓。最后在試訓的過程中,基本上就按照正常的步槍射擊運動員的正常訓練模式展開,通過這樣的試訓,看他們能不能適應這種訓練力度,同時對他們利用步槍射擊的步驟進行教學,以反復訓練的方式,使他們形成肌肉記憶,最終成為一個合格的初期步槍射擊運動員。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基層體校的步槍射擊運動員選訓結合模式上,能夠更加全方面的對學生的各種能力進行考核,有利于挑選出適合步槍射擊運動的人員,進入到隊伍中。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基層體校對步槍射擊運動員的選拔人數不斷上升,每個學生的基本素質與能力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單一依賴一種選拔方式難以選擇出合適的運動員。所以就可以采用選訓結合的方式,綜合性的對步槍射擊運動員進行選拔,以此來提高基層體校步槍射擊運動員隊伍的專業性、高效性。
(作者單位:鹽城市射擊運動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