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汪洋
大學體育教學中,特別是在當前國家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足球已經成為我國推進現代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體育項目之一。尤其是在現代體育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足球還并不是我國體育領域的一個強項,而且在大學階段開設足球訓練活動的歷程較短,仍然處于不斷探索的過程中,不僅從訓練效果來說還不夠特別科學,而且在現代化大學足球訓練中也難以快速找到最有效的針對性足球訓練,也為大學足球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力。為了有效提高足球教學的有效性,在足球訓練中引入彈力帶組合訓練,相較于傳統的啞鈴或杠鈴,彈力帶顯得異常渺小,但仍是一個強大的力量訓練工具。因此,將彈力帶訓練應用于大學足球訓練當中,并為其提供了新思路,并由于其所具高效性特點而逐漸成為一種切實有效的訓練方式。
1 彈力帶的應用研究
彈力帶是形似一根像彈性管一樣的設備,作為現代化一種體育訓練中極為常見的設備,其最初是作為一種獨特的鍛煉工具而引入的,并最終作為康復設備而流行。但是,隨著彈力帶的有效訓練作用被人們逐漸發現,其適用范圍也隨之逐漸擴大,漸漸地成為了體育訓練中常見的一項外部設備,甚至已經成為了多領域的訓練外部設施,如舉重運動員、足球運動員、田徑運動員、健美運動員等,都在使用彈力帶來增強力量、速度,甚至在進行專業化技術訓練中,彈力帶也都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器材。特別是,在使用彈力帶進行訓練過程中,其具有彈性阻力和自由重量阻力等多特點,能夠幫助訓練人員同時獲得力量、耐力、肌肉群等的同時提升。而且有大量研究證實,在使用彈力帶進行訓練時,可增加肌肉力量并減少體內脂肪,有效提升訓練人員的機體多項能力,其肌肉活動和峰值負荷與自由重量訓練時極為相似,且相比較于啞鈴,還能夠提供一些重要的身體性能增強作用。因此,可以說彈力帶訓練儀器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早已經成為了當下體育訓練的有效外部設備,并在不斷被使用過程中形成新的訓練方法。具體而言,彈力帶的具體價值,可以分為如下三點:
2 彈力帶組合訓練在足球提高教學中的特點
大學足球訓練是一項長期的訓練過程,不僅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速度和耐力,更重要的是學生具備一定的力量和身體反應靈敏性,掌握一定的足球技巧,所以在體育訓練上需要同時進行多種組合訓練,才能同時保證學生具備上述相應的身體素質,才能進一步在訓練和比賽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因此,為了突出訓練對于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的有效性,應當盡可能地改善訓練方法,保障一定的時間內可以盡可能地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又不會導致學生身體出現疲憊狀態。彈力帶是一種現代化體育訓練常用的器材之一,外觀可能具有迷惑性,尤其是在使用阻力帶進行訓練時,但是這種看上去“不起眼”的帶子,只要一根就可以幫助學生增強身體所有主要的肌肉群,并減少因為大量訓練導致的肌肉軟組織和骨骼損傷。具體而言,彈力帶組合訓練在足球提高教學中的特點,可以分為如下三點。
首先,增強學生的身體柔韌性。彈力帶與其他的體育訓練器材不同,在進行彈力帶訓練中,學生只需要根據相應的訓練方法,將彈力帶置于手中,然后根據相應的訓練方式,就可以有效改進其原本的訓練方法,如訓練技術,尤其是像足球這樣需要以技術為基礎的球類運動。通過使用彈力帶進行訓練,可以保障學生在訓練過程中不斷增強自身的身體柔韌性,從而避免因為肢體僵硬出現的肌肉和骨骼損傷。比如借助阻力帶,學生可以進行鍛煉,例如左右搖擺身體,進而在增加自身身體力量的同時獲得肢體韌性提升,也可以模擬帶球躲閃,在增加阻力的同時不斷提升身體的協調力,通過改變彈性管道或阻力帶上的拉力線來將重點放在一組中間的工作肌肉上,從而可以保障學生在訓練中提高自身的身體韌性。
其次,提高學生的身體強度。在使用彈力帶進行訓練過程中,因為彈力帶不僅具有提升人體機體柔韌性的作用,而且更在于可以同時提升訓練者的身體強度和力量。具體而言,相比較傳統的啞鈴和其他外部力量訓練設備而言,彈力帶具有線性可變阻力作用,也就是說阻力帶訓練最明確的特征是線性可變阻力,例如用阻力帶進行肱二頭肌彎舉時,將手向肩膀彎舉時阻力會逐漸增大,不僅能夠增強肱二頭肌的力量,而且能夠協同刺激到相關區域的肌肉組織群,并且在隨著運動范圍的擴大和阻力增加的同時,由于肌肉呈現出漸近線的曲線運動,阻力會隨著運動范圍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并不會出現像啞鈴訓練那樣的組織挫傷。
最后,提高學生的身體韌性。對于足球訓練員而言,因為足球是一項需要高度韌性的球類運動,所以靈敏度是極為關鍵的。因此,通過使用彈力帶進行訓練,能夠保障學生通過訓練獲得力量的同時刺激到相關肌肉群組織。比如在進行訓練過程中,因為彈力帶具有韌性,其伸展得越多,其提供的阻力就越大,隨著動作幅度變大,能夠刺激到的肌肉群就越多,而且隨著學生的動作呈現出多組數、小重量傾向,不會因為訓練而導致學生出現過快疲勞現象。相反,因為由于肌肉具有一定的記憶力,所以通過使用彈力帶進行訓練,使用的肌肉纖維次數越多,學生相應肌肉群力量和適應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在提升力量的同時獲得身體耐力增強,這也是一般力量訓練所不具備的優勢。
3 彈力帶組合訓練在足球提高教學中的應用
3.1 科學使用彈力帶進行個性化訓練
大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已經經過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的體育訓練,所以往往其身體素質和體育素養都已經相對完善。但是,這一階段出現的問題,尤其是在進行足球訓練中仍舊出現一些懈怠、疲憊等現象,究其原因是因為開展足球訓練中學生的動力和興趣不強。因此,在進行足球訓練中使用彈力帶,可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訓練,并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自主訓練,符合學生的訓練習慣和興趣。尤其是在進行身體協調能力訓練時,往往教師所開展的訓練就是讓學生進行跑、跳訓練,這樣單一化、枯燥的訓練難免會降低學生的訓練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彈力帶多樣化訓練,如直臂斜上拉、站立蝴蝶夾胸、水平外展、頸部抗阻等動作,都是通過彈力帶才能實現的個性化訓練方式之一。通過上述多樣化彈力帶訓練組合,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訓練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在提高學生身體耐力的同時獲得相應的肢體協調能力,更能夠保障彈力帶對提升足球訓練的有效性。由此,學生通過彈力帶訓練獲得了相應的身體機能提升,如頸部、肩部、胸部等肌肉組織獲得相應的力量提升,進一步可以使學生在足球訓練中保持更好的狀態,從而大大提升足球訓練的質量。
3.2 通過彈力帶提升學生的綜合體能
彈力帶是一項能夠提升人的體身體綜合素質的外部設置,具體來說,很多學生都喜歡把上肢與下肢分開來進行,但是相比下肢訓練,上肢訓練要復雜得多,因為在上肢訓練過程中,要涉及多個不同的肌群,而足球訓練需要使全身肌肉組織都得到有效刺激,所以通過彈力帶訓練就需要讓這些不同的肌群得到全面均勻的發展。具體而言,在進行彈力帶訓練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比較常規的訓練,如彈力帶俯臥撐,首先將彈力帶從背部繞過,雙手分別握住彈力帶兩端,并調整好長度,然后俯身下位,此時雙臂位于肩部下方,雙手寬距撐地,手肘微屈,背部挺直,核心收緊,雙腿微微分開向后伸直,使身體從頭到腳呈一條直線,其間保持身體穩定,保持背部挺直后慢慢屈肘,使大臂與軀干夾角略小于45度角度并向下俯身,至胸部幾乎接觸到地面,然后撐起手臂還原。在進行這一運動過程中,由于在進行訓練中通過使用彈力帶能夠降低使用其他器械造成的身體負荷,并且通過手曲肘的動作帶動全身獲得,僅憑這一動作就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訓練的有效性。
3.3 通過彈力帶訓練加強學生的足球技巧和技能訓練
體能訓練在大學足球訓練中是一個基礎環節,想達到掌握足球技術,提高運動能力的目標,球員應該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這樣才能保證球員在比賽中能支撐自己完成比賽。眾所周知,足球運動是一項非常依靠技巧的球類運動,并不是在綠茵草地上,所以跑跑跳跳就能夠完成的運動項目,不僅對于運動員的足球技巧有極高的要求,而且對其身體素質有著同樣高的要求。因此,可以說想要在足球場上打滿全場并始終立于不敗之地,首先就要有個強健的身體,才能為進一步掌握足球技巧和比賽經驗而做好充足準備。所以通過彈力帶訓練加強學生的身體全面素質,并且將其與足球訓練充分結合起來,并做到能夠通過彈力帶動足球訓練同步提升。具體而言,向外環繞地球、小跳環繞地球、反向十字交叉、膝蓋彈球環繞地球等足球動作,都是需要一定的身體協調能力和全身力量才能完成的,也是足球場上十分實用的動作。而彈力帶恰恰是能夠促進人體全身運動的外設訓練設備,如“站姿彈力帶直臂下拉”“跪姿彈力帶推舉”“站姿彈力帶側平舉”這三個動作,通過長期訓練不僅能夠改善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而且能夠在不斷地訓練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全身力量,同時提升整體的肢體協調能力,通過加強上肢力量來保證學生在進行足球比賽中有充足的力量進行對抗,為進行全面訓練打好基礎。當學生有了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之后,然后再將足球技巧與體能訓練結合在一起,進而能夠合理運用足球訓練手段提高學生的整體足球技能。
由此,無論是持續跑、傳球、接球、射門等動作,還是五段加速跑、投實心球、跑動中傳球、兩人三項跑動傳球等,都能夠通過使用彈力帶訓練來進行有效加強,通過彈力帶多種組合訓練來使學生的整體足球實力得到有效提升。最后,從足球比賽強度來看,一場足球賽所需時間往往較長,更需要具備一定的體力和身體耐力,而通過彈力帶進行訓練,應該運用持續訓練的方式鍛煉球員的耐力,通過彈力帶進行反復鍛煉,正可以重復性訓練來使足球訓練效果最大化。
4 結語
通過彈力帶提升足球訓練效果,目的是提升大學生的體能與足球技巧,在訓練中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使用彈力帶打造多種組合訓練,使體能訓練和足球技術相結合,更能夠突出彈力帶對于身體素質全面提升的價值,而且從技術角度為進一步提升足球技巧做好準備,逐漸通過彈力帶訓練來幫助學生更加扎實地掌握足球技巧,從而真正滿足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要。
(作者單位:湖北省十堰市漢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