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菊
摘 ?要:素質教育理念下對于教育教學提出了更為科學先進的要求標準,在綜合素質發展的基礎前提下,將“德育先行”的理念作為教育的根本。各科教師需將其充分滲透并融入至學科教學中,并結合學科知識做到教學與德育的充分融合,使得學生得以在知識的學習體驗中更好的認知德育,形成德育。高中英語的教材中納入了諸多的德育元素,為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可將其充分利用,以將學生的學科知識及德育品質更好的發展,促進其綜合發展。
關鍵詞:德育;高中;英語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英語盡管是一門語言類特性的學科,但其所涉及的范圍卻寬泛有加,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培養中,更是拓展了學生英語技能掌握的標準,以綜合深刻的發展角度,既要求英語基本的語言能力的基本建立,亦需要學生能夠提升其素養品質,尤其在“百育德為先”的新教育理念下,高中英語的教育更是需要發展其價值作用,將品行與知識共同培育,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實現全面發展,塑造新時期高質量的優秀人才隊伍。
一、創設德育氛圍的教學情境
氛圍的影響不僅是潛在的,更是深刻的。因而教師在展開英語教學時,則可從氛圍角度作為切入點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在更具真實的環境下,通過生活實踐,切實體驗和感悟德育,以促進其德育意識的良好形成,實現德育發展的有效落實[1]。例如,在人教版高二必修五“Unit1 Great scientists”中,是以講述西方國家優秀科學家為世界及國家做出的科學性貢獻,課文以兩篇文章分別闡述并介紹了具有精湛藝醫術的John Snow,以及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理論。在圍繞著這一主題的課程教授時,教師則可將冗長的語言文字轉換為影視短篇,將科學家精神以及對于世界的貢獻突顯出來,讓學生在更為直觀且具有情感素材的情境資源下進行課程的學習,以更為深刻的感知和感受科學家優秀的精神品質,進而將德育內容滲透于其中,培養學生不畏困難、勇于挑戰、科學奉獻等的精神品質,使其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提高對于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2]。
二、積極開展英語課堂內外活動
德育的教育發展需要教師科學精心的進行教學設計,通過多樣教學活動的組織開展,以激活學生的英語興趣,使其能夠在語言情境下,更為主動積極的展開話語練習,并將德育貫穿于教學活動期間的各部分環節,以知識與技能的培養為主線,發展學生的德育素養,促使學生能夠在語境活動下,實現語言的鍛煉提升,在實踐中培養并發展德育素養。在此過程當中,教師則組織小組合作、模擬交際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發展德育及語言技能[3]。例如,在“Unit2 The United Kingdom”的“PUZZLES IN GEOGRAPHY”的教學中,教師則可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幫助,共同學習,以通過合作努力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使其能夠逐漸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從而促使學生從中提升其團隊協作、集體精神以及互幫互助等的優秀品質。在此過程當中,教師則可依據文章內容設計探究性問題,讓學生展開目標性探究,如“What do you know about any other cities or towns in the UK? What geographical factors make it difficult to invade England successfully?”等,通過問題的引導,學生則能夠在相互合作中更為深入的了解課文內容,在問題探討中學習其中蘊含的德育元素,并能夠提高對于文化意識的重視。如此一來,不論在教材內容的牽引上,還是教學形式的組織上,全方位的實現了德育的有效滲透,使得學生的思想價值更為正向積極,同時,教學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英語興趣及熱情的提升亦是有所推助,從而整體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綜合發展學生素養能力。
三、科學評價,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提升
德育的滲透培養不僅僅是平時的引導,亦是需要體現在教學評價當中,通過教學評價體系的優化調整和改革完善,為學生建構更為全面系統的多元評價體系,使得在關注于學生基礎學業的同時,亦能夠關注學生的發展,包括道德品質、情感態度、創新意識等多個方面[4]。課堂評價的導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課堂的價值生成,通過全面綜合的評價,以促使學生能夠更為全面的了解自己,明確自身的優勢及不足,使其能夠更好的改進與發展自我,從而實現德育與學業的共同發展與提升,讓德育貫穿于其中,浸潤其內。例如,在學習“Unit5 First aid”中,在進行學生學習收獲的評價時,則可以以下幾點為中心展開——“①Words、expressions and sentence patterns;②Learn about the first aid for burns;③Retell the story of the text in your own words;④Your evaluation of yourself in learning this unit?”等,通過這些問題進行學生單元學習的檢測與評價,以綜合推進學生的英語能力,讓學生在學習反思中進一步發展和提升自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為正確的評價自己。
四、結束語
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德育的教育滲透過程當中,需要以教材為基本立足點,通過情境的創設、活動的組織等多種形式,將德育有意識的進行引導培養,幫助學生更為全面透徹的發展其德育品質及素養,使其能夠在知識的獲取中亦能夠學習良好的道德品質,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得學生能夠在德育視野下,更好的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任峰松. 基于德育的中學英語教學策略探究[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000(008):104.
[2] 龍姝淼. 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策略探究[J]. 東西南北:教育,2018(20):106-106.
[3] 徐萍.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J]. 基礎教育研究,2016(10期):42-42.
[4] 羅良學.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教育科學:00200-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