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利英 殷小云 張艷艷 蒙海燕 蔣寶華





摘要:目的? 探討暈痛平合劑中所含的揮發油鎮痛作用,并根據實驗結果對提取工藝進行優化。方法? 暈痛平合劑采用扭體實驗給小鼠分別腹腔注射0.6%醋酸0.2ml/20g體重,觀察小鼠注射醋酸20分鐘內出現扭體反應次數;利用正交實驗L9(34)優化揮發油的提取工藝,確定最佳提取方法。結果? 結果表明含揮發油組的暈痛平合劑鎮痛效果顯著;正交實驗揮發有最佳提取工藝是A3B2C3,即加10倍量水,浸泡1小時,蒸餾提取6小時。
關鍵詞:暈痛平合劑;揮發油;鎮痛;工藝優化;正交實驗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5--01
暈痛平合劑是我院院內制劑,在臨床已經應用多年,藥品的主要成份為桃仁、紅花、枳殼、延胡索、香附、赤芍、天麻、川芎、砂仁、柴胡、半夏、芥子、石菖蒲、桔梗、甘草。桃仁、紅花具有活血祛瘀、通經脈作用,與赤芍、川芎配伍,可用于瘀血阻滯、瘀阻為器或血行不暢之證?;颊咭蛲鈧峦?,瘀血阻絡多見。延胡索活血止痛;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上藥配伍,共同發揮活血祛瘀,理氣通絡止痛之功能。枳殼破氣消痞,芥子利氣散結、通絡止痛。石菖蒲開竅醒神。桔梗祛痰排膿。生甘草緩急止痛。共同發揮化瘀、通絡止痛、祛痰功能。本方所用之外傷頭痛、頭暈、頭脹等癥,乃由于外傷所致,氣滯血瘀、瘀則不通、不通則痛。血瘀則清竅失常,則頭痛、頭暈、頭脹。腎失和降則息嘔吐。諸藥相和,諸癥好轉。
暈痛平合劑現規格為250ml/瓶,每次服用量為50ml,服用劑量較大,因此準備在合劑的基礎上開發口服液劑型,對口服液配制工藝及質量標準做進一步研究,在此研究基礎上擬對揮發油的成分予以保留,但揮發油的保留是否能夠提高暈痛平合劑的臨床療效,需要進一步研究。本次實驗目的是探討工藝中提取揮發油的必要性,對揮發油、含揮發油的藥品及不含揮發油的藥品的鎮痛作用進行比較,并對揮發油的提取工藝進行優化。
1.鎮痛實驗研究
1.1受試藥物
實驗一組:暈痛平合劑(不含揮發油) 規格0.825g/ml(825g生藥,制成1000ml液體)批號:160601,藥物組成:桃仁、紅花、枳殼、延胡索、香附、赤芍、天麻、川芎、砂仁、柴胡、半夏、芥子、石菖蒲、桔梗、甘草,桃仁、紅花,來源:河北省遷安市中醫醫院制劑室;實驗二組:揮發油組(批號:160602):按照稱取520g的飲片,破碎成粗粉,置密閉回流裝置中提取揮發油,收集揮發油,備用;實驗三組:暈痛平合劑含揮發油組(批號:160603):參照二組的方法提取揮發油,并將藥物殘渣加水按照暈痛平合劑的提取工藝繼續提取兩次,配制成1000ml的液體制劑,并加入揮發油,作為含揮發油組備用。
1.2實驗動物:昆明種小白鼠,數量40只,體重18-22g,均為雄性,購自: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環境醫學研究所動物實驗中心,合格證號:SCXK-(軍)2009-003。
1.3實驗儀器? 電子天平、500ml燒杯、棉簽、1ml注射器。
1.4試劑 冰醋酸,天津市申泰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分析純,批號:140420。
1.5劑量設計? 暈痛平合劑,規格:0.825g/ml(825g生藥,制成1000ml液體),將揮發油、含揮發油的暈痛平合劑及不含揮發油的暈痛平合劑均配成0.825g/ml生藥的樣品溶液,依次分為1、2、3組,試驗時用蒸餾水配成0.8g生藥/ml的供試液。
2.試驗方法
2.1各個試驗均將動物隨機分成四組,分別為樣品1、2、3組及對照組。每組10支小鼠,樣品1、2、3組按照22g/kg灌胃不同藥液,對照組灌服等容積的蒸餾水,每日一次,連續給藥7天。
2.2鎮痛試驗:末次給藥后30分鐘,各組小鼠分別腹腔注射0.6%醋酸0.2ml/20g體重,觀察小鼠注射醋酸15分鐘內出現扭體反應次數。用下列公式計算扭體抑制率[1]。
2.3試驗結果
結果顯示:三組樣品均能不同程度的減少15分鐘內腹腔注射0.6%醋酸引起的扭體次數,試驗表明樣品均有一定的鎮痛作用,但含揮發油的暈痛平合劑鎮痛作用更加顯著(P<0.01)
以上試驗表明,揮發油有不同程度的鎮痛作用,含揮發油的暈痛平合劑較不含揮發油的暈痛平合劑的效果明顯提升,此試驗提示了提取揮發油的必要性。
2.揮發油提取工藝的優化
2.1.揮發油提取工藝的研究? 以揮發油的收取量為參考指標,采用正交試驗對提取的加水量、浸泡時間及蒸餾時間進行試驗考察。
2.2材料與儀器:
材料:桃仁、紅花、枳殼、延胡索、香附、赤芍、天麻、川芎、砂仁、柴胡、半夏、芥子、石菖蒲、桔梗、甘草,來源:安徽滬春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經檢測均為合格產品。揮發油測定器(唐山器玻化有限公司)實驗用水為蒸餾水,無水硫代硫酸鈉,石油醚。
2.3方法與結果
2.3.1? 通過預實驗發現加水量、浸泡時間、蒸餾時間是影響揮發油提取的主要因素。因此,為了探討揮發油的提取工藝,以揮發油量為參考指標,采用正交實驗對提取的加水量、浸泡時間、蒸餾時間進行考察,選擇最佳的揮發油提取工藝參數,為大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2.3.2? 因素水平表? 以加水量(倍)A,浸泡時間(h)B,蒸餾時間(h)C為工藝考察因素,采用L9(34)進行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如表2。
2.3.3? ?提取工藝篩選 按正交實驗設計進行實驗,按處方的1/10比例分別稱取已粉碎好的藥材,放入揮發油蒸餾器中,提取收集揮發油,參照揮發油測定法乙法《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附錄2204》測定法實驗,得揮發油含量(%)。正交實驗表及揮發油考察結果見表3。
從表4的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極差最大的是C(蒸餾時間),其次是浸泡時間及提取的次數,但A、B的結果均不具有顯著性;從表3的最佳數據直觀分析可知,A3B1C3的結果較為理想。結合表3及表4數據,同時考慮生產的成本,根據正交實驗結果,確定提取揮發油的最佳工藝組合是A3B2C3,即加10倍量水,浸泡1小時,蒸餾提6小時。
2.3.4最佳工藝驗證
為了驗證上述結論的準確性,按照最佳工藝條件A3B2C3,稱取處方量的10分之一,按照最佳工藝條件A3B2C3進行了3次試驗,結果見表5。
從表中5次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揮發油的收率均處于最高,說明工藝可行,可以在大生產中應用。
3 討論
由于腹膜有廣泛的感覺神經分布,某些化學物質(如冰醋酸等)注入小鼠腹腔內可刺激臟層和壁層腹膜,引起深部、大面積且持久的疼痛,致使小鼠產生扭體反應,表現為腹部兩側內凹、軀體扭曲、后肢伸展和臀部高起等行為反應,統稱為扭體反應。該反應在注射15min內出現頻率最高,故注射后15min內發生的扭體次數作為疼痛的定量指標。如醋酸引起的疼痛刺激通過感覺神經纖維傳送到脊髓,然后到達大腦皮質產生疼痛感覺。中央和外周鎮痛劑舒緩疼痛通過感覺中樞的一體化和抑制或減少疼痛感覺的進入,因此中樞的止痛很容易通過動物實驗證實效果。
暈痛平合劑處方中的川芎含有藁本內酯,藁本內酯有很強的解痙、平喘、鎮靜作用,能改善微循環,松弛平滑肌[2];香附中含有的揮發油主要是a-香附酮及a-香附烯,其中a-香附酮被認定為較強的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抑制劑,被認為是鎮痛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3];砂仁揮發油的主要成分為乙酸龍腦酯,具有保胎、殺蟲、抗炎、抗腫瘤、止痛、止瀉、改善記憶力等作用[4];石菖蒲中含有揮發油,主要為β-細辛醚,α-細辛醚,兩者均有鎮靜作用和抗驚厥作用[5];枳殼中揮發油的主要成分是檸檬烯與芳樟醇,檸檬烯有鎮咳、祛痰、抗菌作用,芳樟醇有防腐、抗病毒、鎮靜作用[6];柴胡揮發油中含有較多的亞油酸,有一定的抗驚厥作用[5];以上飲片的揮發油的保留可提高暈痛平合劑的臨床鎮痛的治療作用,而且動物實驗也驗證了提取揮發油對鎮痛作用顯著。
因此對暈痛平合劑原有工藝進行改進,提取川芎、香附、砂仁、石菖蒲、枳殼、柴胡六味飲片的揮發油,殘渣與其他剩余的幾味飲片合并水提,可有效的提升暈痛平合劑的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海波,王章元.中藥蒲黃提取液的鎮痛作用研究[J].醫藥導報,2006,25(4):278-279.
[2]汪稱遠,杜俊蓉,等.藁本內酯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學雜志,2006,6(41):889-891.
[3]田友清,丁平,等.香附揮發油的研究進展及其前景開發[J].中國藥業,2010,19(3):1-2.
[4]李曉花,金玲鈺,岳建軍,等.砂仁活性成分乙酸龍腦酯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華西藥學雜志,2001,16(5):356-358.
[5]高學敏.中藥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
[6]施學驕,張杰紅,等.枳實、枳殼揮發油成分比較研究[J].中藥與臨床,2012,3(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