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軒 陳靜 祁業敏 楊永勝 王琳琳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5--01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為新發傳染病,2020年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命名為“2019-nCoV”。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其納入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并按甲類管理,同時納入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進行管理。主要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臨床表現為乏力和呼吸道癥狀如咳嗽、氣促、發熱和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導致肺炎,甚至死亡。滄州市首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為輸入性病例,于1月24日報告。現對滄州市4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簡稱新冠肺炎病例)進行流行病學分析:
1.材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疫情數據來自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的“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人口資料來源于“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統”。
1.2定義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具備以下病原學或血清學證據之一者:1.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2.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3.血清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 IgM 抗體和 IgG 抗體均為陽性,血清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G 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或恢復期較急性期4倍以上升高。
聚集性疫情:指14天內在小范圍(如家庭、辦公室、學校班級、車間等)發現2例及以上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且存在人際傳播的可能性,或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
以上標準參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七版)》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一版—六版)》。
1.3統計學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學分析,以Excel 2007進行數據整理,應用SPSS 22.0進行數據統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或者Fisher確切概率法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一般情況
2020年1月24日滄州報告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病例。截至6月21日,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病例49例,死亡3例。其中普通型42例、輕型4例和危重型3例,分別占發病總數的85.71%、8.16%和6.12%。1月22日,滄州南皮縣出現除湖北外首例死亡病例,2月12日和19日分別報告第二例和第三例死亡病例,分別位于運河區和南皮縣。本市首例死亡病例為武漢市返滄人員,其他死亡病例為本地病例。
2.2地區分布
滄州18個縣(市、區)中8個縣(市、區)有病例報告,其中河間市報告最多,為20例(40.82%),其次南皮縣11例(22.45%),任丘市6例(12.24%),獻縣5例(10.20%),運河區3例(6.12%),肅寧縣2例(4.08%),泊頭市和黃驊市各1例(分別占2.04%)。按照地區分布將18個縣(市、區)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部分,對五部分地區發病情況進行比較,西部地區發病率為1.26/10萬,南部地區為0.72/10萬,中部地區為0.24/10萬,東部地區為0.07/10萬,北部地區為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c2=28.573,P=0.000)。
2.3年齡和職業分布
確診病例中,年齡最小為2歲,最大為85歲,中位年齡為38歲。病例主要集中在30—69歲年齡組,報告38例,占年齡組的77.55%,其中40—49歲年齡組報告12例,占年齡組的24.49%,其次30-39歲年齡組報告11例,占年齡組的22.45%;60歲以上報告11例,占年齡組的22.45%;15歲以下報告5例,占年齡組的10.20%。死亡病例中最小為61歲,最大為85歲。男性24例,女性25例,男女比例為1:1.04。職業分布中以農民最多,報告29例,占59.18%,其次為學生,報告4例,占8.16%。
對不同年齡組間的性別進行比較,除20-29歲、60-69歲、70-79歲年齡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其余年齡組均女性多余男性,且各年齡組間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c2=4.475,P=0.910)。
對不同年齡組間的臨床分型進行比較,輕型患者40-49歲年齡組人數最多,為3人,占6.12%;普通型患者30-49歲年齡組人數最多,為20人,占40.82%;危重型患者3例,1例60-69歲,占2.04%,2例分布80歲以上年齡組,占4.08%,不同年齡組間的臨床分型分布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c2=21.827,P=0.037)。
2.4時間分布
1月24日至2月17日滄州市共報告48例,6月21日報告1例。1月24日報告首例確診病例,1月27日-31日報告確診病例16例,2月5日-7日報告確診病例9例,2月10日-15日報告確診病例19例。其中8天為零報告,其它病例為散發。流行曲線呈現雙峰分布。6月21日報告病例1例,病例為北京新發地疫情的關聯病例。
3.討論
本研究發現49例確診病例中人群分布男女性別比基本一致,且各年齡組均有發病,人群普遍易感,與鄭州市、武漢市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一致,職業人群以農民為主,與四川省新冠肺炎患者流行病學特征一致[2],可能與農村居民的生活習慣、社交習慣、防控意識和就醫傾向等因素有關[3]。
49例確診病例中普通型報告42例、輕型報告4例,無死亡病例,病死率不高,與全國報告的新冠肺炎病例流行病學特征基本一致。隨年齡增長危重癥報告占比增加,與寧夏新冠肺炎流行病學特征一致[4]。此3例危重型患者均含有2種以上慢性基礎性疾病,可證實有慢性基礎疾病史的患者病程進展較快、情況嚴重,與相關報道一致[5]。中青年發病較高主要為此年齡段人群活動能力強且流動范圍廣[6]。兒童和老人發病人數較少,與相關報道一致[7][8],可能由于兒童與老人暴露機會較少且防范意識較強有關。
從地區分布上分析,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集中在滄州市西部地區河間市、任丘市、獻縣、肅寧縣這四個地區的經濟和人口相對較好,人員流動較大,外出打工人員較多[9]。流行曲線呈雙峰分布,集中在河間市和南皮縣暴發疫情時期,分別占40.82%和22.45%。經研究,南皮縣首發病例為武漢輸入性,該患者從武漢回家就出現癥狀,導致第一個高峰期;河間市疫情的傳播主要為家庭和社交聚集造成的播散,因春節期間農村有互相拜年和串親風俗,武漢返滄人員回到當地未遵守防疫政策,造成傳播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
我國疫情防控雖取得階段性成果,但目前國際抗疫局勢仍不容樂觀,各地各部門要統籌做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建議如下:一是早發現、早控制。減少聚集,降低發病人數;二是實施全員接種新冠疫苗。保障疫苗供應,積極動員群眾實施預防接種;三是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媒體科普宣教工作,提高群眾防控意識。
參考文獻:
[1] Li Q,Guan X,wu P,et a1.Early transmission dynamics in wu—han,China,of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l[J].N Engl J Med,2020,Jan 29.Epub ahead of print.
[2] 程秀偉,周麗君,黃婷,等.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本地感染病例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20,36(8):947-958.
[3] 安邦之愛,河北疫情感染者85.5%來自這里,真正危險的地方是被忽視的農村[EB/OL]. (2021-01-12)[2021-7-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8665324852131877.
[4]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響應機制流行病學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20,41(2):145-151.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20.02.003
[5] 龔瑞,李濤,孫偉,等.寧夏新冠肺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20,47(20):3688-3691.
[6] Wang DW,Hu C,et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3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in Wuhan,China [J].JAMA,2020.DOI:10.1001/jama.2020.1585 [Epub ahead of print].
[7] 李興超,李明柱,周良健,等.魯南地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20,27(1):35-38.
[8] 中華預防醫學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專家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征的最新認識[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20,41(2):139-144.
[910] 齊孝旗,歐劍鳴 ,蔡少健,等.福建省2020年1-5月輸入性新冠肺炎流行特征[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21,27(2):41-43.
[10] 陳靜,祁業敏,孫紅軒,等.2008-2017年河北省滄州市猩紅熱流行特征及預警情況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19,35(12):1216-1218.
作者簡介:孫紅軒,女,本科,主管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