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對于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也發生很大的變化。雙減政策的提出,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活動,全面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最大程度的落實素質教育要求。以多元化的教學形式,豐富學生課堂體驗,減輕學生課業壓力,提高學生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在一個更高質量、高效的課堂上收獲更多。
關鍵詞:雙減背景;高中化學;科學素養
引言
高中階段化學教學任務重,學生學習的內容多,需要有很強的邏輯推理能力,考驗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不但要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化學知識,而且要做到學以致用,讓知識更好的指導生活,提升動手實踐能力。在雙減背景下,高強度的課堂教學與大量的課后作業不再符合當前教育教學的理念。要創新教學方式,改變布置作業的思路,以此實現“減負提質”的目的。教師可以采取一些具有綜合性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創建一個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
一、創設教學情境,體現科學精神
教學時從學生的個性特征入手,情境創設圍繞教學重點展開,確保對學生的有效影響,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主動性被激發。在情境中融入一些化學方面的成果,一些現實生活的案例,或是化學史實的介紹,引入這些內容的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科學要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榜樣性更加突出。在潛移默化當中提升學習成效,同時也利于學生更好去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化學學科素養。如學習“豐富多彩的化學物質”時,教師可以播放多媒體視頻開拓學生視野。講授乙醇性質,適時引入“你知道汽車也喝酒嗎?”介紹乙醇汽油并講述它的燃燒原理。模擬交警查酒駕,借助多媒體動畫講述酒精進入人體后的變化。原電池的學習可以借助電池的發展史,自伽伐尼發現生物電再到伏打電池產生,引出原電池是化學能變成電能的裝置,使學生求知欲更為強烈,主動想要探究科學知識,感受化學改變生活。教師要讓學生深入到情境中,對問題展開思考。觀察生活,理解高中化學知識,選擇適當的素材,將現實生活和化學情境結合,從而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巧設教學情境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提高學習興趣,從而在課堂上集中精力,防止后來再浪費時間。抓好課堂主陣地,全方位打造高效課堂,減輕學生課后負擔。
二、開展實驗教學,落實核心素養
高中化學的知識有很多需要演示和分組實驗的輔助,開展化學實驗學生可以直觀感受到化學物質的變化。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中重要和有效的手段。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開展,并為學生設計出具有探索性的實驗,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繼而獲得更好的學習認知。在實驗教學中,學生會更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在課堂上就能把知識進行理解和消化。教師應該在學習學科素養內容與內涵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實驗積極進行課堂教學的重構,挖掘化學實驗的深層次教學功能,逐步從“知識本位”走向“素養為重”,真正實現讓核心素養在化學教學中落地生根。例如,原電池教學中通過小組實驗合作探究,既可以很好的掌握實驗過程與現象,又可以使學生體驗化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和方法、發展化學探究能力。設計學生實驗用自己組裝的鹽橋電池為圣誕賀卡提供穩定電壓,當賀卡音樂響起,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布置家庭實驗:制作水果電池,利用家中可用的材料來進行實驗,該實驗為開放性創造實驗,對學生的個人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并將課程延伸至課外,積極的促進了學生的求知欲,讓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合理開發實驗課程資源,建設高效教學課堂。
三、結合生活,強化知識應用能力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讓知識更好地指導生活,如果只是將知識灌輸到學生腦海中不應用,那這樣的教育是無效的。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很多知識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要利用好這一點,鼓勵學生將知識與生活相結合,積極的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從而讓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對于創建高效課堂有著明顯的積極作用。例如,在教授“人工合成化學有機物”這部分內容時,人工合成的有機物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比如PVC管、有機玻璃、衣服等等,這些都是合成的有機物。通過生活化教學,可以極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化學的距離感,讓學生喜歡化學這門學科。開展生活化教學,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會越來越強。教師注重對學生的引導,逐步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取得較好的學習成果。
四、改善教學評價,促進全面發展
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多元化評價,不要將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而是要注重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學生在知識學習以及化學實驗中的一些自主探索,教師要保持鼓勵的態度,點評要能夠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肯定學生的大膽質疑,同時還要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教師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學生表現出的創新思維、探究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是重要的評價點,同時要注重師生互評以及學生自評,讓學生學會反思。利用好手頭各類學習軟件,進行隨堂測驗,復習鞏固。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從而改進教學內容。
總結:總而言之,基于雙減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化學教師首先需要明確雙減政策內涵,積極構建輕松、和諧的化學課堂氛圍,不管是課堂教學方法還是實踐活動形式,都是為了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高效解決問題,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和效果,提升化學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王希健.高中化學科學素養的落實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07):121-122.
[2]張躍暉.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科學素養的培養途徑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3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