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文慶
摘要:“雙減”新形勢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需要大力提升,確保學生在學校課堂上學夠學好,而老師作為學校教育的排頭兵,需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式,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做到應教盡教,讓基礎學科教育回歸校園。通過“嚴抓備課”、“狠抓課堂”、“巧抓作業”三個關鍵環節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雙減;課堂教學質量;策略
“雙減”聚焦了中小學生作業負擔重、校外培訓亂和“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等突出問題,明確了未來教育工作的方向,即“回歸學校,整體減負,提升質量,加強保障”,目的在于讓學生擺脫過重的學業負擔,讓基礎學科教育回歸校園。本文著重探討“雙減”政策背景下,作為一線教師如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一些思考。
學校作為學生教育主戰場,必須堅持應教盡教,著力提升學校課堂教學質量,改善作業設計,從根本上遏制學生參加校外學科培訓的需求。作為一線教師,應堅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因材施教,進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雙減”工作放在教學工作的首要位置,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通過多措并舉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雙減”工作注重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作為教師可以通過嚴抓備課、狠抓課堂、巧抓作業三個教學關鍵環節來保障課堂教學質量。
一、打造高質量課堂,需要嚴抓“備課關”
“嚴抓備課”就是一方面深入研究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的特征,另一方面要剖析鉆研教材,選用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一是“雙減”政策下,不但要研究剖析教材、掌握學生現有知識水平,而且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利用教育教學過程不斷引導向前發展。二是科學制定教學目標,認真剖析教材、明確重難點,熟讀課程標準,對課標要求有一定的敏感性,探究學情,必須在深入了解教材、學情的基礎上,科學精準的設定教學目標。三是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最大限度地輔助課堂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借助短小精悍的微視頻來突破重難點,將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以形象直觀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同時,課前布置預習作業,將預習時遇到的難題讓學生通過在線云筆記記錄,老師課前收集整理好,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答疑解惑。
二、打造高質量課堂,需要狠抓“課堂關”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戰場,也是學生的生命場。首先,教師要精準分配課堂時間,合理規劃教學設計,精選重難點,巧設課堂情景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熱情,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以此提高課堂實踐教學效率。其次,對于課堂學習中的重難點問題由老師詳細闡述,深入分析原因,幫助學生厘清邏輯,從而讓學生吃透吃準知識點。而小問題讓學生小組合作,互相探究自行解決,做到“教是為了不教”。心理學研究表明,上課后的前5-20分鐘是學生思維最活躍的時間,因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是要把握好每節課的前二十分鐘,盡最大努力將本節課精選的重難點講清講透,遵循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的原則,讓學生在最佳時間內掌握重難點。再次,對學生的疑惑不解,要多鋪路架橋,引導學生思考探索,自己找出答案,這種經過獨立思考自我探索而得的答案比一股腦兒地灌輸知識更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意識,讓學生在自我突破中獲得成就感。最后,要簡化課堂內容,在四十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里重點完成目的明確、有意義的活動,刪除可有可無、錦上添花的是內容。簡單是一種心境,簡單也是一種智慧。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三、打造高質量課堂,需要巧抓“作業關”
作業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巧抓作業”是指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接受能力和學習成績等方面的情況,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分層布置作業,因材施教,積極構建針對不同學生實際進行多樣化層次化的作業設計,注重合作探究性作業、實踐性作業、跨學科作業和綜合性作業,以適應不同知識層面的學生需求。作為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作業觀念,設計作業要精準合理,減少重復機械的抄寫,要有針對性地設計分層作業、實踐型作業、探究型作業。作業設計要靈活,選題要分層,選擇適合不同年級學生需要的題型;以豐富的課堂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熱情,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提高自學能力。
綜上所述,“雙減”新形勢下,對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及時變革教育觀念,摒棄“題海戰術”、“以分數論英雄”的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的教育觀。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嚴抓備課、狠抓課堂、巧抓作業,來保障課堂教學質量,注重啟發式教學,鼓勵學生大膽假設和質疑,為學生創造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主動學習的條件,真正實現“教知識”轉變為“教方法”。同時,擠時間多思考、多反省、多閱讀、多研究,提升自己專業能力和師德修養。
參考文獻:
[1]黃冬元. 《談如何提高化學教學效能》. 《課堂內外:教研論壇》. 2015.3
[2]劉彥文,王穎. 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問題及策略[J]. 基礎教育研究,2010,(04):18-19.
[3]付輝. “雙減”之下,教師何為[J]. 湖北教育(政務宣傳),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