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鶯,韋艷梅,羅玉菊
(清遠市清城區人民醫院,廣東 清遠)
目前,隨著泌尿外科腔鏡手術應用的日益增多,泌尿外科腔鏡手術設備的使用頻率和購買量也逐漸增加。然而,在泌尿外科腔鏡手術中,對器械的成本、消毒和維護有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大多數醫院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泌尿腔鏡設備管理系統。部分護士對設備操作管理不熟練,存在設備保管不當等現象[1]。過去泌尿外科腔鏡設備的管理和維護缺乏有效的管理,極大地影響了管理水平和質量。因此,泌尿外科腔鏡設備的有效管理顯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探討在泌尿外科腔鏡儀器管理中采用數字化管理模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從2018 年9 月起,醫院開始在泌尿科腔鏡儀器管理中采用了數字化管理。 選取2018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實施腔鏡手術的患者120 例,命名為實施后組。另外選取2017年8 月至2018 年8 月,實施腔鏡手術的患者120 例,命名為實施前組。實施前組男35 例,女25 例,年齡27-83 歲,平均(53.34±11.24)歲。實施前組男38 例,女22 例,年齡28-85 歲,平均(55.64±9.5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供應室護理人員10 例,女性9 例,男性1 例,兩組患者均由供應室準備腔鏡儀器,并在術后做好設備維護。
①成立泌尿科腔鏡儀器管理團隊。以供應室護士長,供應室護士和相關技術人員為團隊的核心,實施針對性的泌尿外科腔鏡的管理,定期組織成員開展泌尿外科手術器械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培訓,指導護士實踐 訓練模擬練習,提高護理人員熟悉腔鏡儀器的程度和實際操作能力,指導護士在實踐過程中掌握腔鏡儀器的基礎維護和保養技巧,減少設備故障對手術的影響。 管理團隊每周申請并補充腔鏡設備,消耗品,備件等,每兩周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和維護,及時記錄,提高腔鏡儀器的利用率。
②改進腔鏡儀器的電子歸檔制度。在包裝標簽上為每臺儀器編寫一個代碼,以提高配置的準確性,及時更新主要信息注冊設備,以及損壞原因,例如日期,維護時間和報廢原因。在接收設備時供應室主任,負責護士,設備部門的人員必須同時在場,在設備清點、交接、驗收完畢后方可領取,領取后記錄在計算機上,如有損壞,需要及時補充檔案信息,并做好購買新儀器和設備的費用的預算。
③腔鏡儀器后期管理。手術前,與手術醫生一起檢查儀器。手術后,手術室中的護理人員負責與消毒供應室中的人員進行器械交接,完成器械的清潔,消毒,維修和保養。 制定嚴格的腔鏡儀器清潔工藝及規范,使用后立即在初洗池進行拆除,徹底沖洗器械和零部件,洗凈零部件上的血液殘留,在酶制劑中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10 分鐘,然后放入水中,并用超聲波儀器重復清洗3 次以上,在清洗后加純凈水潤滑劑消毒,最后干燥。干燥后,將腔鏡儀器密封,消毒并記錄。
④將必要和非必要物品區分開。隨著泌尿外科技術的不斷發展,儀器設備不斷更新。 必須根據其類型,使用頻率和手術使用順序放置各種腔鏡物品,以確保可以在30 s內取得。對于儲藏室中的物品和一次性消耗品,根據操作需要申請購買,將數量減少到最少,保證使用的最低限度,以減少資本積壓和材料的浪費。
對實施數字化護理管理模式前后的器械準備的差錯率及零部件遺失率,醫生滿意度進行對比。
采用EPidata3.1 軟件錄入研究資料,并用SPSS 25.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統計方法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 時,則認為兩組結果具有統計學差異。
在實施數字化護理管理模式前,器械準備差錯率及零部件遺失率分別為3.33%、4.17%,而實施數字化護理管理模式后,器械準備差錯率及零部件遺失率分別為0.83%、0.83%,可見實施數字化護理管理模式可以顯著降低器械準備差錯率及零部件遺失率(P<0.05),詳細結果如表1 所示。

表1 實施數字化護理管理模式前后器械準備差錯率及零部件遺失例數對比
在實施數字化護理管理模式前,醫生滿意度為73.33%,而實施數字化護理管理模式后,醫生滿意度為85.00%,可見實施數字化護理管理模式可以顯著提高醫生滿意度(P<0.05),詳細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實施數字化護理管理模式前后醫生滿意度對比
泌尿外科腔鏡手術所使用的設備是精密的設備,它融合了多個學科。近年來,泌尿外科腔鏡手術技術發展迅速,已逐漸成為了主流手術。但是,泌尿外科的腔鏡手術完全取決于設備和儀器,手術的質量,成功與否與設備和儀器密切相關[2]。數字化護理管理系統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還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提高服務水平,使醫院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生存下來。通過數字化護理管理模式,對設備進行科學有效的記錄和差異化管理,便于日常維護和維護,明確區分不同專業的使用,并且降低了術前準備錯誤率。在術后清洗過程中,嚴格輸入統計信息,可提高清洗人員的清洗效果[3]。
作為供應室護理人員,在數字化護理管理系統中扮作為重要的角色。作為儀器管理員,在對手術室腔鏡儀器數字化管理后,術前準備的差錯率明顯降低,備件的完好率大大提高,醫生滿意度也顯著提高,達到85.00%%。通過實施詳細的管理制度,可以大大減少設備損壞的次數,降低醫療費用,大大提高設備的管理、維護和使用壽命[4]。手術器械的質量管理直接關系到手術時間、病人的疼痛程度以及醫生手術水平的提高,科學有效的對設備進行管理可以減輕病人的痛苦。因此,設備管理的科學合理性顯得尤為重要[5]。
隨著數字化護理管理的實施,供應室護士對手術中所需的各種器械非常熟悉,避免了因手術前準備不足而導致手術不順利。根據操作計劃,可以提前準備必要的儀器,以確保操作順暢。建立手術器械檔案可以確保設備和器械的正常使用和供應,并且不會出現供應短缺的情況; 同時,可以根據儀器文件添加損壞的儀器[6]。
本次研究的結果也表明了,實施數字化護理管理模式后,器械準備差錯率及零部件遺失率分別顯著低于實施數字化護理管理模式前,而醫生滿意度大大提升,顯著高于實施數字化護理管理模式前。綜上所述,數字化護理管理模式在泌尿外科腔鏡儀器管理中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