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云,曹新平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南區手術室,江蘇南通 226001
白內障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眼科疾病, 多發于老年群體,其主要是由于眼部內的晶狀體出現變性與老化,并且逐漸變得混濁不透明,會導致視力減退,嚴重者出現失明情況, 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了不小的危害[1-2]。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齡化發展, 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病率呈現出不斷升高的趨勢,對人們的眼睛健康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脅,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質量。 目前,臨床在治療白內障患者時, 主要采用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的手術方法, 可有效抑制病情的惡化, 減輕患者眼部受到的損害,改善患者的視力[3-4]。 考慮到老年白內障患者通常合并慢性病,對手術的耐受性較差,為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提高手術效果,就應積極做好護理配合工作[5-6]。 基于此, 該文以90 例于2019 年6—12 月期間來該院接受手術治療的白內障患者為樣本, 就其應用手術室護理路徑的實際價值展開探討,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90 例來該院接受手術治療的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兩組,每組45 例。對照組中,男性16 例、女29 例;年齡最大者為91 歲,最小者47 歲,中位年齡71 歲;病程為10 d~10 年,中位病程1.76 年;24 例左眼發病,21 例右眼發病。 觀察組中,男性19 例,女26 例;年齡最大者為92 歲,最小者40 歲,中位年齡73 歲;病程為15 d~10 年,中位病程1.88 年;22 例左眼發病,23 例右眼發病。 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均被確診為白內障,接受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患者及家屬均知曉實驗,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同時排除存在嚴重心腦腎等臟器疾病、合并其他嚴重眼科疾病以及手術禁忌證等患者。 此外,該研究所選病例均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 包括病房環境護理,術前檢查,術后用藥及用藥衛生指導等內容。 觀察組則應用手術室護理路徑進行干預,操作如下。
1.2.1 成立手術室護理路徑小組 護理路徑小組由眼科專業醫師及護士組成,組長由護士長擔任,組內成員則采取淘汰制,先對其進行培訓,然后考核,只有考核合格才能上崗。 每個季度開會總結小組的工作情況,明確分工及各項護理職責,組長需加強監督與管理,以促進手術室護理質量的不斷提升。
1.2.2 建立護理路徑表 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詳細了解,同時做好醫患溝通工作, 嚴格按白內障手術的時間與治療原則制定護理路徑表,將時間作為橫軸,手術前后需完成的護理內容作為縱軸,要求護士保質、保量完成護理任務,并簽字確認。 在護理之前,與患者展開良好的交流與溝通,充分了解其訴求,并對其心理狀況進行準確評估,給予理解與尊重,告知患者手術室護理路徑的方法與效果,獲取他們的配合。 此外,還需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對護理方案進行適當調整, 確保護理的有效性。
1.2.3 手術室護理路徑的實施 (1)術前護理。①術前訪視。 巡回護士在手術前1 d,應深入病房去看望患者,對其具體病情與心理狀況進行充分了解, 核對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診斷結果、晶體度數及手術部位等)。 同時,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向其介紹手術室的環境,麻醉及手術方法,手術的效果等,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消除其焦慮、不安、恐懼等負面心理,增強其手術信心,提高其配合度。②健康教育。將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的優點,術中配合要點以及相關注意事項詳細講解給患者聽, 強調術中頭部保持穩定的重要性,雙手放在身體的兩側,術中一旦有任何不適,可口頭提示醫師及護士,切不可自主擺動頭部,以免影響到手術操作,從而引起危險。 ③準備好手術所需物品。 在手術前,需將超乳儀、超乳手柄、I/A 手柄、顯微鏡、 眼科器械、 撕囊鑷以及人工晶體植入鑷等手術器械,一次性眼科用手術刀、眼科護皮巾、注射器(1 mL 與5 mL 各一具)、人工晶體等物品,以及平衡鹽液、醫用透明質酸鈉、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地塞米松與慶大霉素注射液、蒸餾水等藥液,準備妥當。 在手術前的1 h,需仔細檢查各儀器設備,確保其性能完好,敷料及器械接受高壓滅菌處理;此外,調節手術室的溫度在20~25℃范圍內, 濕度在50%~60%范圍內。
(2)術中護理。 ①以熱情的態度來接待患者,再次核對他們的基本信息,注意患者的情緒反應,充分了解其心理狀況, 耐心告訴患者手術采用的是表面麻醉的方式,術中反應輕,不會感到疼痛,且手術的時間段,術后恢復快,從而消除患者的焦慮、恐懼心理。 ②指導患者將手術帽戴好,平臥在手術床上,將其頭位擺好,并協助醫師將儀器管道正確連接起來,調節好顯微鏡,將手術臺上的器械物品準備妥當,并配置好眼內灌注液:也即將0.4 mL 的腎上腺素與20 mL 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與普通平衡液混合。 手術過程中,需對灌注液的情況進行嚴密觀察,并以患者前房情況為依據,對灌注的高度進行及時調節,并將灌注液及時更換掉(更換時應當及時提醒手術醫師),注意不能進入空氣。 在手術醫師用注吸手柄將殘余皮質吸取出來時, 護士應根據醫師的要求遞上人工晶體,并對屈光度進行再次核對,確保無誤。 ③手術過程中,對患者的肢體活動及全身情況進行嚴密監測,保持警惕,隨時根據醫師需求調整超乳儀的能量及注吸壓力。 在手術全程,應嚴格堅持無菌操作原則,嚴防眼內感染的發生。
(3)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后,協助醫師為患者涂上抗生素眼膏,并用無菌紗布將術眼包扎好,將患者妥善送回病房休息。 同時,做好器械處理工作,用蒸餾水將超乳手柄以及I/A 手柄等物品徹底清洗干凈,并用空的注射器(容量為20 mL)將管腔內的空氣沖凈;超乳手柄需輕拿輕放,不可碰撞;顯微器械等需嚴格查對,以免丟失。 此外,告知患者嚴格按醫囑用藥,加強個人衛生護理,在洗臉的時候避免臟水進入術眼中,并且一旦出現異常情況,需及時與醫護人員聯系,確保及時得到有效處理。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術后并發癥(包括角膜水腫、眼內炎、切口滲漏、前房積血等)發生情況,以及術后康復效果(包括住院天數、術后1 周眼壓、術后1 周視力情況)。 其中,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眼科自制問卷表進行調查,共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3 個標準。
應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統計,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到97.7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22%,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44,P=0.027)。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44%,相比于對照組的20.00%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75,P=0.024 <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天數及術后1 周眼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術后1 周視力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效果比較()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效果比較()
組別住院天數(d)術后1 周眼壓(mmHg) 術后1 周視力觀察組(n=45)對照組(n=45)t 值P 值7.03±1.62 11.58±2.73 6.258 0.010 14.26±1.30 23.57±2.01 7.546 0.007 0.78±0.19 0.51±0.13 4.806 0.024
白內障是引起視力障礙及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指的是晶狀體發生代謝紊亂,進而變性或渾濁,導致患者視力下降,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晶狀體就會逐漸變厚,房角則會不斷變小,甚至還會出現閉塞的情況。 近年來,發生白內障的老年患者人數不斷增多,對其日常生活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7]。 當前,臨床主要采取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對白內障患者進行治療,由于此種術式切口小,術后恢復快,被廣泛應用在臨床中。 而為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還需給予患者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8-9]。
作為一種有預見性的、有目的的針對性護理模式,手術室護理路徑主要是由時間作為橫軸, 在手術期間給予患者全面的護理指導, 根據護理路徑表來執行護理工作,能夠促使手術及各項護理工作有序開展,提高護理質量[10]。對于接受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的患者,通過對其實施手術室護理路徑,可以在護理過程中及時發現不足與缺陷,并對其進行有效的調整,從而確保護理工作更加具有時效性與計劃性, 促進手術的順利、安全進行。 該研究結果顯示,應用手術室護理路徑的觀察組白內障患者,其護理滿意度達到97.7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22%(P<0.05);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44%,相比于對照組的20.00%明顯降低(P<0.05)。林艷麗等人[11]的研究結果也顯示,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觀察組白內障手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8.0%)要明顯高于對照組(78.0%),術后并發癥發生率(4.0%)要顯著低于對照組(16.0%)(P<0.05)。 這一結果進一步證實手術室護理路徑可有效改善白內障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態,為其提供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進而提高其滿意度。 此外,該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住院天數,以及術后1 周眼壓及視力改善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這一結果與孔一帆[12]的研究結果相吻合。
具體分析, 在對白內障手術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路徑中,術前訪視、健康教育等護理操作,可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了解手術方法及效果,進而緩解其負面心理,提高其手術信心與配合度。 術中護理人員通過積極配合手術醫師, 精準傳遞手術器械及物品,可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減少患者受到的痛苦; 并且在術中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嚴格堅持無菌操作原則,一旦發生異常,及時向醫師報告,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可有效避免感染的發生,減少患者受到的損傷。 術后為患者涂上抗生素眼膏,做好器械處理工作,叮囑其加強個人衛生護理,可鞏固手術效果,減少感染的發生。
綜上所述, 通過對白內障手術患者應用手術室護理路徑,可有效改善其眼部情況,提高視力,減少并發癥,加快患者術后康復,有效提高其護理滿意度,有重要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