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全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中國產權市場因改革而生,在服務改革中逐步發展壯大,十八大以來的2012年至2020年,產權交易市場9年來累計交易額達68.78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7%,以產權交易市場為主體的非標資本市場正在迎來跨越式發展,行業地位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2015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國企改革1號文),明確將產權交易市場與證券市場并列于我國資本市場。產權交易市場作為我國資本市場基礎性的非標市場,開始承擔資本市場體系的基礎功能。去年10月出臺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提出要“發揮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區域性股權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在培育企業上市中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明確了產權交易市場的資本市場屬性。去年4月和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印發了《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和《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明確要進一步破除阻礙市場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對區域性股權市場、公共資源、金融資產、知識產權、環境權益、農村產權等專業要素市場建設賦予巨大發展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本屆進博會開幕致辭時指出,“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開放的春風溫暖世界!”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中央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為產權交易市場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目前,我國有4400多家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證券市場進行投融資。但更大多數的將近4000萬家非上市公司的資本流轉無法通過標準化市場得到服務,亟待需要產權交易市場等非標市場為其提供平臺和渠道。上交所、深交所自成立以來,為上市公司首發融資和再融資分別達到3萬多億元和10萬多億元,應該說我國標準市場規模穩居世界第二。但是相對而言,我國非上市企業每年融資需求1萬億以上,而實際融資不到一半,這也反映了我國非標市場功能不強,規模不大但是市場需求巨大。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快發展和壯大非標市場,可以說“十四五”期間以產權市場為代表的非標市場發展機遇非常難得,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去年的并購大會我們提出要“堅持產權市場、證券市場雙輪驅動,助力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這次并購大會我們提出要“發揮非標和標準市場的協同優勢,建設高標準、高效率的多元化資體市場”,這是對過去一年來工作的深化和拓展,也將是今后資本市場特別是非標市場建設和發展的主旋律。張為副市長在致辭中指出,要加快建設高標準、高效率的多元化資本市場,特別是以上海聯交所為主體的非標市場全要素交易平臺,不斷健全服務全球資源配置和全球資產管理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海聯交所”)要把握機遇、奮發有為,對標證券市場、提升服務能級,深化實施“一體兩翼多平臺”發展戰略,在鞏固國資國企產權交易傳統優勢、打造“一網交易”品牌的同時,積極推進金融資產交易和知識產權交易,大力發展公共資源交易、環境能源交易、區域性股權交易、企業征信、非公產權交易、農村產權交易、體育和旅游資源交易等平臺,為各類企業并購重組、各類要素有序流轉、各類資源優化配置,提供安全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力爭到2025年,與標準化市場交易場所相呼應,建成具有影響力和輻射力的國際化、現代化的全要素非標市場交易所集團。“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全力提升經營水平及服務能級,推進產權市場多層次發展,形成高質量、高標準全要素市場體系,重點打造全國領先的現代化非標資本要素市場平臺、綜合性全要素市場化交易平臺、全國非標數字化交易平臺、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功能集聚平臺等功能板塊,繼續成為中國產權市場的領跑者。同時,上海聯交所要主動攜手證券市場,與上交所、深交所兩個標準化市場開展全面合作,共同打造一個開放型、國際性的并購市場,為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貢獻產權市場的力量,為全球資本市場提供“中國方案”。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上海聯交所將始終堅持“越辦越好”的要求,持續提升世界并購大會的辦會質量,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持續提升全要素非標交易市場的服務水平,決不辜負大家一直以來對上海聯交所的厚望和支持!也衷心希望我們繼續攜手并肩、一起努力,共創中國資本市場更為輝煌的明天!來年再聚,謝謝大家!
(作者為上海聯交所黨委書記、董事長)
(編輯部略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