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美玲
【摘要】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課件應用于課堂教學,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教學手段。現代教育技術與物理教學有效整合,能顯著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所提供的自主探索、交互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提高,這正是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倡導的教學理念。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學為分析對象,了解現代教育技術在該學科教學中的輔助應用,以此為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和效率提供新的借鑒。
【關鍵詞】極簡教育技術;高中物理教學;應用
一、引言
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高中物理老師需要將課堂的主動權和選擇權交給學生,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和影響,積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肯定學生、理解學生,保障學生能夠掌握物理學習的技巧和精髓。需要注意的是,物理學習的難度偏高,因此老師的恰當引導就顯得尤為關鍵,老師需要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關注現代教育技術的合理應用和分析,在體現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之上構建高效課堂,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下實現自身的良性成長。
二、將抽象的知識去消化,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結合上文中的相關分析不難發現,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難度偏高,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大部分的物理知識非常的抽象,高中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是非判斷能力較差,知識邏輯框架還處于架構之中,因此難以抓住抽象知識學習的重點和要求。對此,老師必須要注重抽象知識的具象化,著眼于概念教學這一重要的教學內容,分析物理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的負面影響,了解物理概念的具體內容和要求,積極對不同的物理規律進行深入的解讀。
傳統的教學模式直接用老師的口頭講解為主題,學生對不同物理概念的理解比較模糊,同時出現了許多概念混淆的現象,在此基礎之上物理老師需要注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將多媒體教學手段融入主題教學環節,比如在講解彈力的過程之中,書中所提出的概念比較復雜,為了讓學生對與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這一概念有一個客觀的認知,老師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播放相關的動畫,讓學生能夠在這種生動形象的情景感知中對這一概念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知。另外,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不同概念的對比和分析,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主動的判斷,彌補個人在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判斷力上的不足,提高個人的創新能力。
三、創新實驗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高中物理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比較強,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老師必須要保障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合理比重,積極的創新實驗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新的借鑒。高中物理屬于一門實驗課程,在學習不同的定理與概念時必須要以實踐為重要的基礎,但是大部分的實驗操作內容比較復雜,學生只能在簡單觀看和想象的過程之中了解具體的實驗操作要求,這種簡單的教學形式無法保障教學質量,同時還會對學生產生許多的誤導。對此,老師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不斷的放大實驗過程,通過實驗演示的形式來讓學生進行簡單的理解,另外大多數物理教學中所涉及的實驗演示環節非常的多樣,實際的實驗過程可見度比較低,學生對不同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認知相對比較模糊,難以更好的體現實驗教學的效果和作用。對此,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屏幕的形式對整個實驗操作步驟進行簡單的投影和放大,細化整個實驗操作環節,讓學生能夠對實驗步驟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和理解,老師只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分析學生在物理實驗過程之中的真實狀態,給予學生相應的幫助和輔導,鼓勵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和思考,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對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技術有一個客觀的認知,從而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調整。
四、采取微課堂復習,提高復習效率
在完成主題教學環節之后,老師需要注重后期的復習和鞏固,明確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真實狀況,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調動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實踐的機會緊密的聯系,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基礎的微課堂教學備受關注,物理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提煉出物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整合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其中微課堂展現的形式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能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穩定提升。在實踐教學之前,老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利用學校目前的教育資源,通過網絡信息技術來制作微課的課件,讓學生能夠在課外學習的過程之中不斷的發揮個人的主體作用,積極的完成后期的復習和預習環節。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更好的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還能夠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優勢有一個客觀的認知,從而主動地調整個人的學習方向。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有所區別,老師應該堅持因材施教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盡量避免一刀切的教學模式,著眼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實踐活動。通過這種形式來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的與他人進行互動,大膽的說出個人的真實意見和看法,并尋求老師的幫助,真正的實現個人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水平的穩定提升。
五、結語
總之,通過實踐表明,采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現代教學設計理念,對物理教學進行系統化設計,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作為物理教學工作者,在物理教學中充分利用它來優化物理課程的教與學,促進物理教學方式的轉變,提高物理課程的教學效果;積極參與現代教育技術與物理課程有效整合的研究,牢牢把握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和教學目標,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張力新,苑文彪.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與實踐[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8).
本文系莆田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極簡教育技術在高中教學實踐的應用研究》(課題號:PTGFKT2013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