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健
【摘要】本文以《學習提高閱讀速度》教學為例,論述單元統整教學策略:厘清單元目標和單篇教學目標的關系,利用助學支架突出重點;挖掘教材資源學以致用,發揮統編教材的功能;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閱讀需要,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開展閱讀活動。
【關鍵詞】策略 單元統整 《學習提高閱讀速度》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37-0082-0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學生閱讀是講方法、有策略的,大體上有粗略瀏覽的休閑式閱讀、質疑碰撞的深度思考式閱讀、有目的的搜索信息式閱讀等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以“策略”為突破口,立足教材,聚焦單元整合研讀和統整教學,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引導學生學方法、用策略,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樂趣與情趣、收獲與自信,為培養學生成為由心而發愛閱讀的“終身閱讀者”奠定基礎。下面,以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為例,談談單元統整教學策略。
一、研讀教材,厘清單元目標和單篇教學目標的關系
統編語文教材中的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語文要素,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材語文要素中的一項就是“閱讀要有一定速度。”因此,單元導讀、課文導語、課文中的導學支架、課后問題、課后練習、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等,都聚焦“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策略”,這也是本單元最重要的一個教學目標。為了達成這一單元目標,教材設置了四篇精讀課文,每篇教給學生一種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指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提高閱讀速度。如《搭石》是本單元的開篇課文,其目標是:引導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能集中注意力不回讀,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是學生提高閱讀速度的基礎和起點;《將相和》讓學生在集中注意力、不回讀的基礎上,盡量連詞成句讀課文,提高閱讀速度;《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則在前面兩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課文的構段和表達特點,能借助關鍵詞句提高閱讀速度,了解課文內容;《冀中的地道戰》則是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即能夠綜合運用學過的方法提高閱讀速度,做一個積極的閱讀者。這四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層層遞進,每一篇課文教一種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前一篇課文是后一課的鋪墊,后一課是前一課的延伸和提升。最后,《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提示引導學生對本單元的學習方法進行梳理和總結;“詞句段運用”提示學生在閱讀時計時概括語句的意思,也可以提高閱讀速度等,每一課教學目標的設定,最終指向單元目標——能夠綜合運用提高閱讀速度的策略,具有目標導向的一致性。因此,在研讀教材時,教師要有單元統整教學的意識,緊緊圍繞單元教學目標,由點成線、由線成面實施教學,既厘清單元目標與單篇教學目標的關系,明確每一課的教學目標——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是什么,和其他幾篇課文要教的方法有什么聯系,又有效構建教材之間的聯結點,做好鋪墊、延伸,讓學生在階梯式方法指導和實踐運用的學習平臺上,初步樹立運用“策略”提高閱讀速度的意識,在今后的課內外閱讀中逐步養成運用策略進行閱讀的習慣。
二、利用助學支架,突出重點教方法
統編語文教材的每篇課文都設有助學支架,如課文導語和課后練習、批注、提示小泡泡等,用好助學支架,突出教學重點,使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以《什么比獵豹速度更快》一課為例,導語中明確了本課的重點是“抓關鍵詞句,提高閱讀速度”。課后練習1,明確了在提高閱讀速度的同時,要兼顧教學課文的內容、表達的方式和構段的特點;對為什么要抓關鍵句和抓關鍵句的方法進行總結和梳理:抓關鍵句就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其方法是發現課文的表達特點,梳理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信息。課后練習2,以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抓關鍵詞“事物、運動速度”,從而讀懂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或者引導學生明確課文中的“關鍵詞”,即幫助理解課文內容的詞語,解決課題提出的問題,旨在讓學生掌握找關鍵詞的方法,從而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對課文的助學支架進行詳細解讀后,如何突出重點教方法,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學支架實施教學:(1)利用課文導讀,讓學生聚焦重點,嘗試運用策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2)利用課后練習,通過幾個追問,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掌握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①抓關鍵詞進行比較;②發現課文表達特點,抓關鍵句獲取主要信息。
教學設計如下: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你讀懂了什么?請你根據所掌握的內容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任務驅動,了解學情。)
2.你用了什么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排序的?(引導學生提煉方法——抓關鍵詞進行比較。)
3.為什么抓住了這些詞語就能讀懂課文,完成排序?(引導學生明確課文中的哪些詞語是“關鍵詞”。)
4.你是怎樣很快地找到這些關鍵信息的?請結合課后練習第一題,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引導學生思考、交流、歸納梳理閱讀體會:發現表達特點,抓住關鍵詞句,快速了解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把握主要內容,提高閱讀速度。)
5.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反饋,總結提煉“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此外,教師在“提高閱讀速度”教學時,還要注意記錄閱讀時間、檢測閱讀效果貫穿教學始終;引導學生交流閱讀體會,了解借助關鍵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真實的閱讀體驗來談,不要空泛地說方法。
三、挖掘教材資源,學以致用
閱讀策略是閱讀方法的綜合運用,閱讀策略的運用具有整合性、選擇性和靈活性。而閱讀策略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能夠根據閱讀目的和文本材料的不同,靈活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并能夠根據閱讀需要隨時調整閱讀方法,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的意識和習慣。因此,在閱讀策略教學中,教師更要善于挖掘教材資源搭建平臺,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在閱讀實踐中不斷運用、鞏固、提升,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挖掘教材資源,引導學生綜合運用閱讀策略進行閱讀實踐訓練,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充分利用課內教材資源、拓展課外文本資源。
(一)充分利用課內教材資源
《冀中的地道戰》是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四課,其教學目標是“帶著問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即引導學生學習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帶著問題快速默讀課文的方法。作為本單元最后一篇精讀課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利用教材資源搭建實踐運用的平臺,讓學生綜合運用前面三課所學的閱讀方法,快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主旨?南寧市秀安小學賀昕老師在執教《冀中的地道戰》一課時,通過“游戲鞏固、檢測反饋、運用實踐”的方式挖掘教材內在的資源,按照“回顧方法—學習方法—運用方法”三個步驟,搭建實踐運用的平臺,巧妙地把新閱讀方法的學習和已學閱讀方法的運用,融入課堂閱讀實踐活動中。
1.掃讀游戲(回顧方法)
(1)“掃讀游戲”。教師在屏幕上出示一組詞語或者一段話,學生快速看完,反饋。
(2)屏幕閃現課文詞語或文段,根據具體情況停留不同的時長。教師相機提問:你是怎么快速閱讀的?
(3)請學生交流方法和感受,回顧快速閱讀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停頓、不回讀;連詞成句地讀;借助關鍵詞句快速讀。
這樣教學的目的是通過游戲回顧、運用學過的快速閱讀的方法,為學習新課做好鋪墊。
2.據題質疑(學習方法)
(1)讀閱讀提示,引出“帶著問題讀”需要學習新的閱讀方法。
(2)引導據題質疑:看到課題,你會想問什么問題呢?
(3)引導學生學習新方法“帶著問題,快速默讀課文”,完成閱讀要求:
①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快速默讀課文,記下所用時間;②完成檢測題。(做檢測題時不可回讀課文。)
(4)檢測、交流,強化學生運用策略閱讀的體驗:
①反饋檢測:利用填空題,檢查學生帶著問題快速閱讀提取信息,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完成情況;②交流閱讀體驗:讀之前你提出了什么問題?讀之后你知道了什么?讀完全文,你花了多少時間?你運用了哪些學過的快速閱讀的方法,讀課文解決你的問題?(連詞成句地讀,抓關鍵詞句、不回讀,根據問題閱讀提取信息。)
(5)教會學生根據閱讀需要提取關鍵詞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文章主要對冀中地道戰的背景和作用、地道的式樣結構及戰斗防御、聯絡方式等方面進行介紹和說明。
這樣教學,學生通過初讀實踐“帶著問題,快速默讀課文”,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抓住關鍵詞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閱讀方法。
3.運用策略,細讀探究(運用方法)
(1)交流閱讀中最感興趣的部分:你對冀中地道戰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呢?通過閱讀,你知道了什么?
(2)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運用學過的閱讀策略快速閱讀相應的文段。
(3)交流匯報:閱讀中,我對冀中地道戰最感興趣的地方是? ? ? ,通過快速閱讀我了解到? ? ? ?;我明白了地道戰取得成功的關鍵是? ? ? ?。
這樣教學,以生為本,圍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質疑,讓學生能靈活選擇已學過的快速閱讀方法,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從而體會地道戰成功的關鍵。利用課內教材資源搭建細讀探究閱讀活動平臺,既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根據閱讀需要,綜合運用閱讀策略提高閱讀速度,又兼顧閱讀教學,理解課文內容“地道戰取得成功是什么?”這一教學要求。
(二)拓展課外文本資源
《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是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南寧市桂雅路小學宗菲菲老師執教這一課時,在課堂教學設計環節緊緊圍繞“學習帶著問題抓關鍵詞句以及發現表達特點抓關鍵詞句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速度,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這一教學目標,通過“回顧方法,揭示課題—速讀課文,學習方法—課外拓展,運用方法—推薦書籍《妙想科學》,延伸閱讀”實施教學,突出了教學重難點。其中,“課外拓展,運用方法”這一環節,通過拓展延伸兩篇結構和課文相似的說明文,引導學生將“帶問題抓關鍵詞”的閱讀方法,遷移運用到課外文本閱讀中,在增加課外閱讀量的同時,為學生有針對性地運用閱讀策略,培養其“課內學習策略、課外運用策略”的閱讀意識和閱讀習慣,搭建起實踐體驗平臺。
1.拓展課外篇目《還有什么比象龜更老?》《藍鯨是最大的嗎?》:想要找到題目中問題的答案,你覺得可以抓什么關鍵詞?
2.交流閱讀收獲,強化提高閱讀速度的好處。
3.思考:閱讀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呢?
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小結,針對不同的文章應該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有些文章學生需要大致把握內容,可以快速瀏覽;有些文章需要體會語句的精妙,可以精讀品味。
語文閱讀教學聚焦“策略”,以單元統整的方式深入研讀教材,系統地把握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支架挖掘教材資源,開展閱讀策略教學,能夠最大化地發揮統編語文教材的功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閱讀需要,綜合、靈活地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開展閱讀活動,培養學生學策略、用策略的閱讀習慣。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