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改存 劉朝朝 李紹彥
(南京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呼吸內科 江蘇 南京 210031)
肺纖維化是以成纖維細胞增殖及大量細胞外基質聚集并伴炎癥損傷、組織結構破壞的一大類肺疾病終末期改變,簡言之,正常肺泡組織被損壞后經異常修復形成疤痕。絕大多數肺纖維化患者病因不明,其會對患者的肺功能產生影響,使之進行性喪失。該病在40 ~50 歲男性群體中多發,患病后,患者的呼吸功能逐漸衰退,出現干咳、進行性呼吸困難等癥狀[1]。當前,低分子肝素、乙酰半胱氨酸等藥物逐漸被應用到肺纖維化患者治療中,臨床療效顯著。本研究選取病例簡要探究在肺纖維化治療中低分子肝素和乙酰半胱氨酸應用效果。陳述如下。
選取2018 年3 月—2020 年2 月97 例肺纖維化患者。通過隨機化分組方式,將實驗對象劃分對照組48 例和觀察組49例。對照組男性28 例,女性20 例;年齡42 ~74 歲,平均年齡(58.43±3.17)歲。觀察組男27 例,女22 例;年齡40 ~73 歲,平均年齡(56.54±2.95)歲。兩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比較,差異不顯著(P >0.05),可比。(1)納入標準:①與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制定的肺纖維化診斷標準符合;②患者自愿參與配合本次實驗。③肝腎功能正常、血小板計數正常。(2)排除標準:①存在用藥禁忌;②有出血傾向或者近期曾服用抗凝藥物;③伴有骨質疏松、消化性潰瘍等。
全部患者給予吸氧、解痙、抗感染、平喘、營養支持等對癥治療。對照組采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療,口服,單次0.6g,每天1 ~2 次。一共治療4 個月。觀察組實施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療,乙酰半胱氨酸用法用量同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4250IU/0.4mL,每天1 ~2 次,每月治療10d。總療程4 個月。
①臨床療效:參照肺纖維化診斷標準,劃分顯效、有效、無效。顯效:單天咳嗽不超過10 次,活動后可見氣喘現象,無velcro 啰音,肺功能改善超過10%,體溫恢復正常,生活可自理;有效:每天咳嗽10 ~20 次,輕微勞動有氣喘現象,深吸氣會有velcro 啰音,肺功能略微改善,但不足10%,體溫正常,生活基本可自理;無效:單天咳嗽20 次以上,在靜息狀態下有氣喘、velcro 啰音情況,肺功能未見任何改善,甚至加劇,生活不能夠自理。②呼吸困難和生活質量: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Brog 呼吸困難評分表測定呼吸困難程度,總分10 分,分值與呼吸困難呈反相關;選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生活質量(CAT)問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測定,共8 項,共計40 分,分值越低,提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③肺功能指標:在治療前后,對患者的肺活量占預計值百分比(VC%)和用力肺活量占預計值百分比(FVC%)進行測定,比值與肺功能呈正相關。
選擇所需實驗數據填寫至Excel 表格內用SPSS23.0 版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 檢驗,P <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比對照組高,兩組之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 <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Brog 評分、CAT 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Brog 評分、CAT 評分均比對照組低,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 <0.05),見表2。
表2 兩組Brog、CAT 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Brog、CAT 評分比較(±s,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差異不顯著(P >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VC%、FVC%均比對照組高,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 <0.05),見表3。
表3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 VC% FV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9 60.53±4.75 76.28±5.52 61.72±4.83 78.63±6.15對照組 48 60.47±4.69 71.49±5.83 61.69±4.79 72.54±5.74 t- 0.063 4.156 0.031 5.039 P- 0.475 0.000 0.488 0.000
肺纖維化發病周期長,進展慢,需經實驗室、影像學、肺功能檢查及臨床診斷方可確診,因而,大部分患者被發現時已經處于急診加重期,預后差,存活率低,預計生存期3 ~5 年[2]。實驗證實,肺纖維化主要病理改變表現為炎癥細胞浸潤、成纖維細胞聚合,僅局限于肺部。臨床上,主要對肺纖維化患者實施抗感染治療。乙酰半胱氨酸本質是一種抗氧化劑,用藥之后,經轉化,在患者體內以谷胱甘肽前體形式存在,使谷胱甘肽水平顯著提高,能夠對間質纖維化程度進行有效抑制和逆轉,并能夠將羥自由基、過氧化氫清除,通過這種方式,對未纖維化肺組織形成保護,使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得到改善[3]。然而,單一用藥尚存在局限性,無法使患者的肺纖維化得到有效根治。研究證實,低分子肝素、乙酰半胱氨酸在肺纖維化治療中效果顯著[4]。低分子肝素不僅具備抗凝血、抗血栓效果,還具有抗感染、免疫調節作用,能夠對細胞過度增殖問題進行有效預防,抑制炎癥因子釋放,使氧化應激失衡得到明顯改善。同時應用上述兩種藥物,能夠提升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內還原谷胱甘肽水平,對炎性細胞活性進行有效抑制,使肺纖維化改善,增強肺功能[5]。本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92%,顯著比對照組患者的79.17%高;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Brog 評分、CAT 評分比對照組低,觀察組患者的VC%、FVC%均比對照組高(P <0.05),提示在肺纖維化治療中應用低分子肝素聯合乙酰半胱氨酸,臨床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綜上,低分子肝素和乙酰半胱氨酸在肺纖維化臨床治療中適用,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明顯,臨床療效增強,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