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江西 南昌 330006)
顱咽管瘤是一種顱內先天性良性腫瘤病變,多見于兒童與青少年,主要和下丘腦、視神經、頸內動脈、垂體柄等結構相鄰,易引起粘連或壓迫,臨床多采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1]。在顱咽管瘤患者手術治療后,水鈉紊亂是較為常見的并發癥,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影響手術效果,降低患者預后。有關文獻報道[2]顯示,對顱咽管瘤手術患者實施循證護理,能夠有效控制水鈉紊亂癥狀,加快患者術后恢復?;诖?,本文選取2019 年2 月—2020 年2月在我院治療的40 例顱咽管瘤患者為觀察對象,進一步研究循證護理實施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在我院治療的40 例顱咽管瘤患者為觀察對象,按照不同護理方式分成兩組,對照組20 例,實驗組20 例。納入標準:確診為顱咽管瘤,行手術治療;自愿參加研究,知情同意,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伴有精神類疾病或認知障礙;復發顱咽管瘤;存在手術禁忌證。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2 例,女性8 例;年齡最小為10 歲,最大為75 歲,平均為(37.12±3.54)歲。實驗組患者中,男性13 例,女性7例;年齡最小為12 歲,最大為74 歲,平均為(37.28±3.49)歲。在一般資料上,兩組對比無顯著差異(P >0.05)。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即術前熱情接待患者,向患者普及有關疾病的知識,給予患者針對性心理疏導,讓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同時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術中密切配合手術醫師操作,保證動作快速、準確,確保手術順利完成;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給予患者用藥指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等護理。
實驗組患者予以循證護理,內容如下:(1)循證依據:查閱有關“顱咽管瘤”“水鈉紊亂”等資料,詳細分析患者病情,以此制定合理、科學的護理方案。(2)循證護理措施:①尿崩癥護理:術前密切觀察患者臨床狀況,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當患者出現多飲、多尿等情況,可考慮是否為水鈉紊亂,當患者出現乏力、心悸、嗜睡、皮膚彈性降低等癥狀,可考慮是否為脫水。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生命指標(血壓、心率等),及時發現有無不適癥狀。護理人員還要注意觀察患手術管狀況,避免出現受到擠壓、導管扭曲等突發現象,一旦有上述情況,要及時處理。在手術中,還要觀察患者的體溫狀況,使用口內溫度計、食管溫度計探頭等,再配合觀察患者的面色、皮膚狀況等,對患者的體溫狀況進行全面監測,并及時為患者改善低體溫狀況。此外,還要做好患者的隱私及保暖,避免不必要的暴露,為患者蓋好棉被,避免受寒。術后對患者尿量予以密切監測,并觀察尿液顏色,詳細記錄尿量。此外,術后多和患者溝通,了解患者訴求,叮囑患者適量飲水,以免水中毒。②鈉離子紊亂護理:術前協助患者完成血生化檢查,了解患者身體狀況,給予恰當護理。同時,術后按照醫囑協助患者進行血生化檢查,及時發現患者異常,從而給予對癥處理。對于單純性低鈉患者來說,準確鑒別腦性鹽耗綜合征、抗利尿激素異常綜合征,從而給予對癥處理,若為腦性鹽耗綜合征,應嚴格按照醫囑補充鈉鹽,同時注意補液與擴容;若為抗利尿激素異常綜合征,應在補充鈉鹽的基礎上,限制水的攝入,短期內不可快速輸入太多高滲液體,以免造成腦損傷。對于單純性高鈉患者來說,應適當補充外源性ADH,并限制鈉鹽攝入,少量多次飲用溫水。③手術完成后,記錄好患者的身體狀況信息,為患者營造良好治療環境,病房也要定期進行消毒等,避免出現術后受到感染的情況。術后的心理指導也非常重要,護理人員與其多交流溝通,耐心給其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方法和預后情況等,積極給予其心理疏導。
對兩組患者水鈉紊亂(尿崩癥、鈉離子紊亂)發生情況、糾正時間與住院時間進行比較。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針對水鈉紊亂發生情況而言,實驗組總發生率為30.00%,對照組為35.00%,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水鈉紊亂發生情況對比[n(%)]
實驗組尿崩癥、鈉離子紊亂糾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 <0.05),詳見表2 所示。
表2 兩組患者水鈉紊亂糾正時間與住院時間對比(±s,d)

表2 兩組患者水鈉紊亂糾正時間與住院時間對比(±s,d)
顱咽管瘤是一種臨床常見病與多發病,因為解剖結構十分復雜,導致術后視丘下部與垂體易受到影響,從而出現水鈉紊亂等并發癥,影響患者恢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顱咽管瘤手術有一些禁忌事項,像在經期的女性,有嚴重感冒咳嗽者,在術前服用了消炎藥物者都不可以進行手術。在手術后也要持續進行觀察傷口有無發炎、感染的情況。一旦發現在手術后身體出現了不適的情況就要及時的來進行處理。許多患者在術后還需要配合治療,幫助患者控制病情。對此,需要對換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況,提升手術治療的效果。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手術情況,為患者建立良好治療環境,幫助患者減輕恐懼緊張的心理,才能有效提升治療的效果。優質的護理干預不僅僅是對患者進行服藥、病理宣教等的指導,更重要的是在患者日常生活中和手術期間,幫助患者積極配合手術的進行,手術后為患者制定康復計劃,為患者調理生理機能,從多個方面來對患者進行綜合性的干預,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并積極配合術后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所以,在顱咽管瘤患者手術治療中,必須加強圍手術期護理的實施,以此減輕患者并發癥,加快患者恢復。
循證護理指的就是遵循證據的護理,依照科學證據,開展護理工作,充分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具有更強的針對性與規范性,值得臨床借鑒應用[4]。對顱咽管瘤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循證護理時,以顱咽管瘤、水鈉紊亂為關鍵詞,搜索相關文獻資料,以此為證據,結合患者臨床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措施,以此有效防治水鈉紊亂癥狀,加快患者術后恢復,取得理想的臨床效果。本文研究結果顯示:針對水鈉紊亂發生情況而言,兩組發生率比較差異不顯著(P >0.05);實驗組尿崩癥、鈉離子紊亂糾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 <0.05)。此結果與有關文獻[5]的研究結果一致,由此說明,顱咽管瘤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循證護理的效果十分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水鈉紊亂癥狀,加快患者術后恢復,臨床實施價值非常高。
綜上所述,通過實施循證護理,能夠顯著加快改善顱咽管瘤患者術后水鈉紊亂癥狀,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