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君
(無錫市蠡園中心小學,江蘇無錫,214000)
評價是影響學生整本書閱讀質量的關鍵。《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評價建議部分對閱讀評價提出了具體建議:“閱讀的評價,要綜合考查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要關注其閱讀興趣與價值取向、閱讀方法與習慣,也要關注其閱讀面和閱讀量,以及選擇閱讀材料的能力。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
一線教師對學生整本書閱讀的評價應建立在激勵和引導的基礎上,以鼓勵學生閱讀為方向,以促進學生閱讀為目標,重視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的情態發展。筆者以統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的推薦閱讀書目為平臺,以表現性評價為媒介,通過思維導圖、講故事、寫批注、提問、測評等方式“以評促讀”,讓整本書閱讀的表現性評價在教學中真正落地。
四年級上冊的“快樂讀書吧”推薦了《中國古代神話》《古希臘神話》《吉爾伽美什》三本閱讀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以“神話,永久的魅力,人類童年時代飛騰的幻想”為單元導語,編排了中國神話故事《盤古開天辟地》《精衛填海》《女媧補天》以及古希臘神話故事《普羅米修斯》。
教師的示范和導讀只能將學生引入整本書閱讀的大門,但不能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開展整本書閱讀時,學生需要一口氣讀下去,不能讀讀停停。因此,教師應教授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方法,并鼓勵家長參與學生的課外閱讀,家校共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中國古代神話》為例,筆者設計了一個閱讀計劃表,由教師確定閱讀內容和建議閱讀時間(每天30分鐘),學生自行填寫實際閱讀時間,家長監督完成。(表1)

表1 《中國古代神話》閱讀計劃表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至六年級都有閱讀策略單元,分別是“預測”“提問”“有一定閱讀速度”“有目的地閱讀”。值得注意的是,以“提問”單元為例,無論是單元導語,還是每篇課文前的閱讀提示,以及課后練習、《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教法和學法都集中體現“提問”策略。學生通過對這一單元的學習,知道文章可以從內容、寫法、啟示等角度提問,從內容角度提問又可以針對部分內容提問或者針對全文提問,更要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僅憑課堂教學來提升學生的提問能力是遠遠不夠的,課外整本書閱讀正好可以對課堂閱讀教學進行補充。筆者帶領學生閱讀《中國古代神話》時,將課內閱讀能力遷移,針對“提問”這一閱讀能力設計了如表2所示的閱讀評價表,以完善學生的閱讀成果。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從內容、寫法、啟示三方面提問。教師填好評價表后,及時點評,并根據問題的價值給予相應的星級。

表2 《中國古代神話》閱讀評價表
教師根據閱讀目的實施不同的閱讀策略評價,將整本書閱讀評價與課內閱讀策略單元整合起來,不僅能真正實現學生閱讀策略的習得,還能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第四單元的語文要素是要求學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還要“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象和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普羅米修斯》課內閱讀時,筆者先讓學生按照順序說出故事中的神話人物并及時板書,接著借助關鍵詞畫思維導圖,讓學生說說普羅米修斯與眾神的關系。之后,筆者讓學生根據人物關系說說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細節往往決定學生復述故事的成敗。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講好普羅米修斯受罰的細節;想象畫面,講好被鎖的細節;遷移方法,講好被啄的細節。這種“情節+細節”的思路有助于提高學生復述故事的能力。
教完《普羅米修斯》一課后,筆者及時借助課外閱讀——《希臘神話故事》讓學生快速瀏覽并找到普羅米修斯受罰的相關內容。在課內《普羅米修斯》講故事方法的指導下,學生很快就能理清線索,講清人物眾多、關系復雜的希臘神話。教材第四單元的每篇課文都有關于講故事的要求,有的要求學生借助插圖講故事,有的要求學生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講故事。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如果采用課內“這一篇”帶課外“這一類”的閱讀方法,教師在使用評價策略時就能有的放矢,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閱讀神話故事的另一個語文要素是“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象和鮮明的人物形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文學作品的閱讀評價”中指出:“第二學段側重考查在閱讀全文基礎上對重要段落和語段的細致閱讀,具體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語言。”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重點語段,反復品析關鍵詞句,借助想象與神話中的人物深入對話,從而感悟他們身上特有的美德與品質。
例如,感悟普羅米修斯勇敢的形象時,學生找到了他被鎖的段落,發現了“死死地鎖”這個短語。“鎖”是什么?從字面理解是“永遠打不開”的意思,筆者繼續追問:“在這里被鎖住的還有什么?”這個問題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學生說:“我仿佛看到他遭受風吹雨淋,不能睡覺,沒有自由的痛苦。”“我看到他被天打雷劈、風吹日曬的場景,感受到他日日受煎熬、痛不欲生。”通過一系列的想象,學生對普羅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有所感受。筆者繼續引導學生:“普羅米修斯被鎖住的是什么,鎖不住的又是什么?”學生自然說出鎖住的是他的手和腳,鎖不住的是他為人類造福的心。啟發至此,筆者請學生在普羅米修斯被鎖的語段旁寫下批注,可以是提問式批注,將閱讀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并由此產生的疑問或困惑寫在書上,可以是感悟式批注,將自己想象到的畫面聯系生活經歷,升華為對文本的感悟,也可以是賞析式批注,對文本的關鍵詞句、寫作方法等進行鑒賞,從而提高評價能力。
為了及時檢測學生的閱讀情況,筆者在班級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閱讀測評。如閱讀《吉爾伽美什》時,筆者先安排每個小組所要負責的篇目。本書一共15章,按照每3章一組來安排,由組員提供判斷題、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等進行測評。整本書的簡答題如下:(1)吉爾伽美什為什么會由一個殘暴的人最終變成了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他經歷了什么?(2)吉爾伽美什與恩奇為什么會由敵人變為朋友?(3)吉爾伽美什做過的哪件事情最令你記憶猶新?(4)你最喜歡故事中的誰?你最想對他說什么?(5)你從吉爾伽美什的身上學到了哪些優秀的品質?隨后,通過小組搶答、互答等多種形式展開測評,累計成績后宣布結果。
小組自主測評激發了學生對閱讀評價的興趣。學生在組織過程中團結協作,對提出的問題有所篩選,提高了測評的質量。為了贏得比賽,學生必須認真閱讀文本,這引發了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重視。
“快樂讀書吧”是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重要內容,整本書閱讀是學生建構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培養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從班級層面開展閱讀活動,從課內到課外、從集體到個人、從教師到家長,構建“三位一體”表現性評價為主的整本書閱讀評價體系,從而增強學生閱讀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