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九江市婦幼保健院藥劑科,江西 九江 332000)
近年來,我國生育政策得到越來越多高齡產婦的響應,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高齡產婦傾向于選擇剖宮產分娩方式。盡管目前剖宮產麻醉以腰硬聯合麻醉為主,但對于部分伴有凝血功能障礙、感染、胎兒窘迫嚴重等不適合進行腰硬聯合麻醉的產婦,需要選擇全身麻醉(全麻)方式[1]。全麻方式下,產婦存在一定麻醉藥物應用風險,可能會對產婦自身和新生兒造成不利影響,麻醉醫師需要謹慎選擇麻醉藥物類型和給藥量。丙泊酚也稱異丙酚,為靜脈麻醉藥物的一種,具有起效快、持續時間短、誘導平穩、術后并發癥率低等優點[2]。因其不溶于水,多使用乳狀注射液作為溶劑。目前,對于丙泊酚乳狀注射液用于剖宮產全麻中的相關研究較少[3]。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丙泊酚乳狀注射液用于剖宮產全麻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本院產科收治的接受剖宮產手術產婦80 名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達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0 名。對照組年齡21~38 歲,平均(30.16 ± 2.73)歲;體質量57~72 kg,平均(62.34±5.16)kg;,孕周38~41周,平均(39.02±1.15)周。研究組年齡24~40 歲,平均(34.85±4.52)歲;體質量59~80 kg,平均(70.23±5.46)kg;孕周37~41周,平均(38.76±2.51)周。兩組產婦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納入標準:①經B 超檢查及生命指征常規檢查,產婦不適合自然分娩,需采取剖宮產分娩;②術前行胎心檢查,胎兒在母體內生長發育正常,未見明顯宮內窘迫情況;③產婦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及心血管疾病;②合并內分泌疾病;③合并神經肌肉系統功能障礙;④合并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進入手術室后,給予所有產婦常規面罩吸氧,下鋪消毒巾,腹部進行消毒液擦拭消毒。對照組指導產婦向右側臥,經L1~L2 腹部肋間間隙行硬膜外穿刺,穿刺完成后,檢查硬膜外導管,保證血液及腦脊液不回流。肌內注射濃度為2.0% 的利多卡因(山東魯圣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309,規格:5 mL∶0.1 g)15~18 mL,當阻滯平面至T6、T7 時,開展剖宮產手術。研究組產婦術前30 min 肌注阿托品(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382,規格:0.5 mg×1 mL×10 支)0.5 mg,并給予滴注西咪替丁(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8427,規格:0.2 g×2 mL×10支)50 mg。產婦進入手術室后,誘導麻醉前以氧流量>5.0 L/min的速度給予面罩吸氧。靜脈注射丙泊酚乳狀注射液(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163,規格:20 mL∶0.2 g)2.0 mg/kg,同時給予氯化琥珀膽堿(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599,規格:2 mL∶0.1 g×5支)1.0 mg/kg,松弛骨骼肌肉,按壓環狀軟骨,1 min后切皮。娩出胎兒前不再使用其他麻醉類藥物。兩組患者手術期間均予以心率、呼吸頻率、動靜脈血氧分壓、動靜脈血二氧化碳分壓等生命指征監測。
1.3 觀察指標 ①分別于產婦入室(T0)、麻醉誘導(T1)、手術切皮(T2)及胎兒娩出(T3)時間段記錄產婦的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評估產婦的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情況。②比較兩組產婦分娩后新生兒的臍動靜脈酸堿值(pH)、血氧分壓(PO2)、血二氧化碳分壓(PCO2)等血氣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T2時,兩組產婦MAP、HR 均表現為上升趨勢,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T0、T1、T3時,兩組產婦MAP、HR 及SpO2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新生兒臍動脈和臍靜脈血氣比較 兩組新生兒pH、PO2、PCO2臍動脈與臍靜脈血氣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1 兩組產婦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值P值例數40 40 T0 MAP(mmHg)70.21±6.54 72.43±8.15 1.343>0.05 HR(bpm)85.26±13.05 84.89±12.42 0.130>0.05 SpO2(%)98.27±10.74 99.09±10.41 0.347>0.05 T1 MAP(mmHg)66.31±4.05 67.84±7.68 1.136>0.05 HR(bpm)83.09±13.55 82.37±12.21 0.250>0.05 SpO2(%)99.42±10.38 99.15±10.23 0.117>0.05 T2 MAP(mmHg)67.66±5.44 77.59±6.12 7.670<0.05 HR(bpm)82.41±10.33 90.38±11.69 3.231<0.05 SpO2(%)98.56±10.89 99.29±10.28 0.308>0.05 T3 MAP(mmHg)72.69±5.74 72.23±6.48 0.336>0.05 HR(bpm)87.19±11.64 85.06±10.23 0.869>0.05 SpO2(%)99.49±10.39 99.24±10.57 0.107>0.05
表2 兩組新生兒臍動脈和臍靜脈血氣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between umbilical artery and umbilical vei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2 兩組新生兒臍動脈和臍靜脈血氣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between umbilical artery and umbilical vei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值P值例數40 40臍動脈pH 7.34±0.00 7.33±0.10 0.632>0.05 PO2(mmHg)19.52±6.12 20.03±5.38 0.396>0.05 PCO2(mmHg)52.21±7.46 53.16±7.18 0.580>0.05臍靜脈pH 7.33±0.11 7.32±0.09 0.445>0.05 PO2(mmHg)31.25±6.37 32.34±5.78 0.801>0.05 PCO2(mmHg)48.46±4.59 48.23±5.17 0.210>0.05
剖宮產作為分娩方式之一,能幫助巨大兒、高危兒和伴有嚴重妊娠期并發癥的高齡產婦順利完成分娩,減少各種不良母嬰事件的發生。剖宮產麻醉前提條件應滿足鎮靜、鎮痛和肌松3個要求,若其中一個條件不能滿足均會危及產婦和新生兒的生命安全[4]。全麻不僅可消除產婦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由于其麻醉誘導速度較快,還可穩定產婦心血管功能,保障手術順利實施。但全麻實施過程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插管困難、誤吸、麻醉藥物對新生兒的影響等[5]。因此,廣大麻醉醫師需要思考如何選擇安全可靠的麻醉藥物以在保證產婦順利分娩的前提下,減少對胎兒的影響。
丙泊酚作為一種脂溶性類麻醉藥物,具有起效快、蘇醒迅速和無體內蓄積的特點[6]。在剖宮產全麻中使用丙泊酚乳狀注射液能通過胎盤直接被嬰兒吸收,然后通過肝臟代謝出來,使麻醉藥物進入體循環,達到降解藥物濃度作用,不會對新生兒的呼吸產生抑制,不良反應小,安全性高,在剖宮產手術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7]。同時,丙泊酚不會對子宮平滑肌的收縮產生抑制作用,有利于子宮恢復。此外,丙泊酚還有一定的遺忘效應,能有效減輕產婦的心理負擔,提高術后舒適感[8]。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手術切皮期(T2),兩組產婦的MAP、HR均表現出上升趨勢,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其他時間段,兩組產婦MAP、HR及SpO2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手術過程中,產婦的動脈壓及心率雖然出現波動,但波動幅度在正常范圍內,不影響手術進程,考慮其波動產生是由于腹部切皮致使機體產生應激反應導致的[9]。兩組新生兒pH、PO2、PCO2等臍動靜脈血氣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丙泊酚不會影響胎兒腦組織,對胎兒產生的負面作用較低,安全性性高。
綜上所述,丙泊酚乳狀注射液用于剖宮產全麻的應用價值較高,且不會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