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簪
(漣源市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湖南 婁底 417100)
隨著生活水平及飲食結構的改變,孕期女性的營養攝入合理性受到重點關注。但因孕婦及家屬對營養知識的缺乏,以及盲目補充營養,造成飲食結構的不合理和營養過剩等問題,嚴重影響母嬰健康[1]。妊娠糖尿病是女性妊娠期常見并發癥,發生率為1%~5%,增加孕產婦及胎嬰兒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且容易引起多種產科并發癥[2]。營養干預是治療妊娠糖尿病的基本方法,合理營養干預,能夠積極調控血糖水平,減少并發癥發生。因此,本研究對妊娠糖尿病孕婦采用系統營養干預,探討對其妊娠結局及血糖水平的影響,旨為孕期營養干預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婦產科接受孕期指導的妊娠糖尿病孕婦160例,按隨機雙盲法分為兩組,每組80 例。對照組年齡22~36 歲,平均(27.49±3.15)歲;體質量50~76 kg,平均(62.48±3.12)kg;身高150~172 cm,平均(164.75±2.13)cm;初產婦37 例,經產婦43 例。觀察組年齡21~37 歲,平均(28.05±3.22)歲;體質量50~76 kg,平均(63.15±3.24)kg;身高150~172 cm,平均(165.02±2.15)cm;初產婦38例,經產婦42例。兩組孕婦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孕婦具有完整的檢查、隨訪資料;②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診療指南中的相關標準;③孕婦認知正常、精神狀態良好;④自愿參加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系統性疾病、臟器功能障礙者;②合并其他內分泌病變者;③有嚴重貧血或急性感染者;④合并惡性腫瘤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孕期指導及檢查,鼓勵產婦參加孕婦學校,發放健康手冊,向產婦及家屬講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及規避措施,說明日常飲食知識,指導日?;顒?,定期到院檢查。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系統營養干預。①建立營養檔案。由課題人員為每位孕婦建立孕期營養檔案,詳細記錄孕早期、中期及晚期時的營養攝入量,計算其理想體質量、體力活動度等。其每日營養攝入原則為:蛋白質15%~20%、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0%~60%。②營養干預。孕12周時,每天攝入熱量為2 100~2 700 kcal,蛋白質70~85 g,脂肪58~75 g,鐵20 mg,鋅11.5 mg。孕13~28周,每天攝入熱量為2 300~2 900 kcal,蛋白質80~95 g,脂肪64~81 g;鈣1 000 mg,鐵25 mg,鋅16.5 g。孕29 周后,每天攝入熱量2 300~2 900 kcal,蛋白質85~100 g,脂肪64~81 g,鈣1 200 mg,鐵35 mg,鋅16.5 g。孕婦于孕周13 周開始,每周增加體質量控制在0.5 kg 內,妊娠全過程體質量增加5~12 kg。每位孕婦按照飲食習慣,制定合理飲食運動方案,每日記錄飲食運動日記,監測餐前、餐后血糖。每周到院復查1次,調整飲食計劃。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分娩前血糖水平,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統計血糖達標時間;②比較兩組妊娠結局,包括剖宮產、胎兒宮內窘迫、羊水異常、早產、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 兩組干預前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顯降低,觀察組降低明顯,且觀察組血糖達標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水平及血糖達標時間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time to reach blood glucose standard between two groups (±s)

表1 兩組血糖水平及血糖達標時間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time to reach blood glucose standard between two groups (±s)
組別觀察組(n=80)對照組(n=80)t值P值空腹血糖(mmol/L)干預前6.81±0.41 6.79±0.42 0.305 0.380分娩前4.18±0.23 5.40±0.31 28.269 0.001餐后2 h血糖(mmol/L)干預前11.03±1.32 10.98±1.35 0.237 0.407分娩前6.70±1.18 8.04±1.10 7.430 0.010血糖達標時間(d)3.40±1.14 6.19±1.36 14.062 0.002
2.2 兩組孕婦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剖宮產、巨大兒、羊水異常、早產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新生兒糖尿病、宮內窘迫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孕婦妊娠結局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pregnancy outcom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regnant women [n(%)]
妊娠期糖尿病是圍產期常見并發癥,25%患者產后進展為持久糖耐量異常,多數患者發展為2 型糖尿病,危及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3-4]。同時妊娠期糖尿病女性出現體質量管理失衡、營養代謝合并癥以及母嬰并發癥發生率遠遠增加。隨著產前保健工作的日益開展,使營養干預成為治療妊娠糖尿病女性的主要手段[5]。但諸多孕婦及家屬對優生優育的概念模糊,盲目補充營養,認為積極補充營養,營養攝入越多對胎兒發育越好。可盲目攝入營養,使其孕期體質量過量增長,使妊娠期并發癥及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顯著提高[6-7]。因此,加強妊娠糖尿病女性的營養指導,合理控制營養攝入量,避免能量、脂肪及膽固醇等營養素的攝入過剩情況,以此優化合理飲食,調整膳食結構,有利于血糖控制,改善母嬰結局。
對妊娠糖尿病女性采用系統營養干預,根據每位孕婦的飲食習慣、愛好及體質量、血糖等控制目標,合理分配營養攝入量,以期達到理想的營養干預效果[8]。在系統營養干預中,確定每位患者孕早期、中期及晚期每日能量、蛋白質、鈣、鐵、鋅等營養素的攝入值,結合孕期體質量增長、孕周等指標,制定理想的飲食方案及個體化治療方案;同時調整其24 h 膳食結構,合理調整孕婦的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進行運動調查、了解孕婦運動情況,隨時調整運動計劃,以此提高營養干預的科學性[9-10]。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對照組,血糖達標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提示,系統營養干預能夠提高妊娠糖尿病孕婦的血糖水平,促使血糖盡快達標。推測原因可能是系統營養干預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應用過程中,監測每位患者的營養攝入值,依據病情及孕期,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制定個體化運動方案,能夠減少過度的營養攝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在產婦妊娠結局評價方面,觀察組剖宮產率為30.0%、巨大兒為5.25%、羊水異常為2.50%、早產兒為1.25%,均低于對照組的45.0%、20.0%、13.75%、16.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系統營養干預能夠改善母嬰結局,可能是因合理、科學的營養干預,能有效控制營養的過度攝入,可避免體質量過度增加,在短時間內控制血糖變化,降低高血糖水平,進而能控制嬰兒體質量,優化身體機能,減少剖宮產的發生,改善母嬰結局。
綜上所述,妊娠糖尿病女性在營養指導中采用系統營養干預,可控制血糖水平,縮短血糖達標時間,改善妊娠結局,降低剖宮產、巨大兒等不良轉歸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