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林
繪本是一種以圖畫為主,配上文字講解并有一定故事情節的讀物,它比較適合年齡較小的學生去進行閱讀。在小學階段圍繞繪本而開展閱讀教學,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們自發地投入到閱讀活動中,而且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和拓展學生的思維。
一、明確繪本閱讀教學目標
第一,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時,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繪本就應先明確教學目標。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設置如下教學目標:“幫助小學生在開展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學習生字生詞,通過閱讀繪本內容獲取一定的知識。”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時,既要幫助學生積累語文知識又要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第二,小學語文教師在設置繪本閱讀教學目標時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依照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們順利的達成學習目標。第三,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時也要深入挖掘繪本教材中所蘊含的情感內涵和態度價值,利用好繪本趣味性的優勢,吸引學生們的眼球,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二、選擇恰當閱讀繪本
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十分希望能夠了解更多的新鮮事物,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活動時要精心選擇閱讀繪本,從學生們的角度去思考哪些繪本是合適的和吸引人的。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工作時,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去挑選喜歡的繪本讀物。同時教師也要能夠讓小學生們對自己所選擇的繪本進行自由的表達和闡述。小學語文教師要想能夠選出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符合學生學習興趣的繪本讀物,那么就要深入到小學生們的世界中讓他們參與到繪本選擇中。例如近些年來受小朋友喜歡的動畫片主要有《熊出沒》《小豬佩奇》等,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選擇以動畫片為主題的繪本讀物如《小豬變形記》等,這種類型的繪本都比較適合學生們去進行閱讀。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工作時要精心挑選繪本,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們能夠激發自身閱讀興趣,提高閱讀積極性。
三、創新繪本閱讀教學方式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工作時要不斷創新教學的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最大化發揮繪本的優勢與價值,比如使用“猜想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教學法”。
第一,猜想教學法。該方法指的是教師讓學生們根據自身實際經歷,憑借想象來繼續推演故事情節。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選擇《猜猜我有多愛你》這一閱讀繪本中的部分章節“當小兔子和大兔子分別用不同的方式來比畫自己對對方的愛”。當講解的這一部分時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讓小學生們猜一猜想一想還能夠怎么去比畫,讓學生們繼續推演故事情節。第二,角色扮演教學法。該方法指的是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工作時,可以讓學生們去分別扮演繪本中出現的各個人物,讓他們融入整個故事情節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文時,就可以先帶領學生們去閱讀紅色小人書《狼牙山五壯士》,之后讓學生們分別擔任文章中出現的各個角色,重新描繪整個故事。教師要讓每一名學生在扮演的過程中體會到角色內心情感,潛移默化的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
四、增強學生閱讀情感體驗
第一,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工作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通過學生相互之間的討論和分享,加深他們對于所閱讀文本材料的理解。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秋天的雨》這一課時,就可以選擇繪本《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教師把班上的學生分成小組,各自分享自己的看法,幫助學生擁有更為豐富的閱讀體驗。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時也可以讓學生們書寫閱讀報告,鼓勵學生們把自己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想法及時記錄下來,從而對學生自身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產生一定積極影響。
綜上所述,將繪本引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既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因此未來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時要科學引進繪本材料,給學生們帶來更加新穎和獨特的課堂體驗,幫助學生們快速積累知識,不斷提高自身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