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東
不僅學生需要教師去喚醒、去成就,從學校管理的角度說,教師也需要管理者去喚醒、去成就。在學校管理實踐中,我們嘗試通過喚醒教師的自主發展意識,促進其專業能力的提升。
首先,要尊重教師,尊重他們的專業話語權和創造性勞動成果,喚醒教師的自主發展意識。
學校要營造尊重教師的氛圍,在制定有關管理規章制度時,要多站在教師的角度考慮問題,集思廣益,廣泛征求教師的意見;當師生、家校之間產生矛盾和糾紛時,要不偏不倚,并敢于同一切辱師行為作斗爭;要讓教師在學校有尊嚴和地位,集中精力做好教育教學工作,體會到職業的幸福與職業的尊嚴。
在“互聯網+”時代,每一名教師也都應該有自己的生命成長節奏。學校在制定教師專業化發展規劃時,充分調動教師們的學習興趣,尊重他們的專業話語權和創造性勞動成果,和教師們一起尋找教育共識,喚醒他們的讀書學習熱情,優化校本研修的內容與形式,喚醒教師的自主成長意識,搭建教師展示的舞臺,通過制定制度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
其次,要多發現教師的優點與特長,喚醒他們對教師職業的理解和認同。
要深刻了解一位教師,就要多走進他的課堂,通過課堂觀察來認識教師。我們認為,有效管理的關鍵在于發現教師的優點與特長。在管理實踐中,我們把課堂觀察、日常巡視和匯報交流等多種方式綜合使用,以能夠更全面地了解教師的工作和思想狀況,喚醒他們對教育工作的理解與對自身職業的認同,增強他們專業化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教師的日常工作細微、重復、瑣碎、單調,很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所以,要經常去發現、記錄教師日常中看似平常的感人瞬間,肯定教師的點滴進步,激發其專業成長自覺。
第三,要為教師搭建展示的舞臺,盡可能成就每一位教師,以職業幸福感促進其專業化發展。
學校里每一位教師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優勢與特長,作為管理者,我們要讓教師把自己的優勢和特長盡可能地展示出來,這有助于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和成就感。為此,學校搭建了許多平臺,除了常規的評優課、研究課、展示課外,還為他們搭建了個性化的展示平臺,讓教師們互相了解、支持、鼓勵。例如,語文教師的朗誦大賽、工會活動的才藝展示、教師社團的剪紙和陶藝制作、藝術節師生同臺表演、廢舊報紙的時裝設計秀等。不少教師還利用自己的特長開辦學生社團、創設校本課程,在自身才藝得到展示、被認可的同時,也帶動學生參與。此外,學校還堅持開展走進年級活動,每學期走進一個年級,讓年級建設成果得以全面展示,讓教師的工作得到充分認可。
編輯 _ 張曉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