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具身學習是指基于具身認知理論的廣義學習,是人的身體、智力和情感協調互動、共同作用的對事物的認知和把握的過程,其結果能使人的心智和行為產生持久的變化。我們可以將具身學習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身心融合的具身學習環境,設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系列學習活動,在任務驅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發展學生思維,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下面,以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只有一個地球》為例,談談如何借助信息技術,設計適應線上線下融合環境的具身學習活動,以任務為驅動,在合作探究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情感。
構建身心融合的具身學習情境
1.聯結教材與學生、知識與實踐
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主題,編排了4篇課文,落實兩個語文要素,即“抓住關鍵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指向學生提煉要點、辨析推理、整體把握的閱讀能力培養;“學寫倡議書”,指向學生觀察、思考、表達觀點的寫作能力培養。《只有一個地球》是本單元唯一一篇精讀課文。傳統的說明文教學容易囿于文本教學,重在對說明方法和說明文語言的體會。《只有一個地球》重在落實單元語文要素,引導學生學會通過關鍵句把握主要觀點,了解文章如何層次清晰地說明觀點,同時呼吁人類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們將人文要素和語文要素統一起來,語言知識和語言實踐有機融合,閱讀訓練與習作訓練有效結合,通過模擬真實情境,切合環保主題,設計三個不同的角色與課文內容“美麗渺小”“資源有限”和“不可移居”相關聯,喚醒學生情感,讓學生在情境體驗和語言實踐活動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
2.創設切合主題的學習情境
基于教材分析和學生分析,我們設計了以下主題大情境:
我們班即將召開2020年第N屆“只有一個地球”環境保護大會,宇航員、環境學家、天文學家將要在大會上發言。請你任選其中一個角色,小組合作,圍繞“為什么要保護地球”設計發言提綱,進行匯報。
在大情境之下,又分別設計了三個小情境。
情境一:宇航員、環境學家、天文學家在大會上說一說“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宇航員、環境學家、天文學家分別對應課文“美麗渺小”“資源有限”“不可移居”,幫助學生在真實情境的問題解決中厘清課文每部分的內容。
情境二:如果組委會要為宇航員、環境學家、天文學家安排發言順序,你覺得應該如何安排?追設情境,在上一個任務完成的基礎上解決課后習題第二題,明確每個部分間的前后邏輯關系,發現課文是如何一步一步得出“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這一結論的。
情境三:組委會想請同學們針對自己感興趣的環保問題設計宣傳標語,呼吁大家一起保護環境。再設情境,解決課后習題第三題,學習設計宣傳標語。
設計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活動
具身認知理論下的學習活動要素一般包括學習者、學習目標和內容、學習工具、學習任務、學習共同體、活動規則和活動結果評價。本課通過任務驅動、目標先行、評價伴隨,將線上個性化學習與線下合作交流結合起來,設計了線上線下活動。
我們希望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于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過程,在任務驅動中實現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充分地激發出來。
1.課前發起線上點贊活動——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課前,創設線上討論空間,教師發起活動:請大家拍一張或者搜一張體現生活中環保問題的照片,附上簡短的文字說明,上傳到討論群。歡迎大家點贊和留言。
借助線上討論群功能發起點贊活動,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課下搜集資料,課上運用資料,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化學生搜集的資源為教學資源,實現線上線下融合。通過線上活動,培養學生準確查找資料、理解資料的能力,激發學生對課堂的期待;同時,幫助教師了解學情,關注學生的學習個性,將學生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
2.課上自主合作探究——實現學生思維可視化
在課上合作探究過程中運用網絡工具,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習得程序性知識和價值性知識。
模擬環保大會,分配不同角色,學生在小組探究中通過撰寫發言提綱明確課文寫作思路。任務開始前進行師生研討,交流完成任務需要哪些幫助,明確選用的資料、提綱及匯報要求。學生帶著目標開展合作探究,借助網絡實現課堂生成資源可視化。在討論、交流、評價中,學生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觀點和邏輯順序,同時在小組活動中有效融入自己搜集的資料,形成自己的語言實踐,在情境體驗中真正形成對地球的熱愛,激發對地球的保護之情。
3.課后拓展學習——形成學習共同體,解決實際問題
課后,學生針對自己感興趣的環保問題繼續展開探究,在討論群展示各組的宣傳標語,繼續補充資料。對同一環保問題感興趣的學生自由組合,形成學習共同體,為寫學習倡議書及舉辦環保大使宣傳活動作準備。
本堂課通過模擬真實情境,將課堂還原為特殊的事實活動,喚起和帶動學生的學習體驗。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以任務為驅動,環環相扣的系列學習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為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和個性化學習創設條件。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全情投入,在真實問題的解決中落實語文要素和人文要素,培養學科核心素養。
編輯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