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偉倩
摘 要:憑借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傳統媒體實現了與新媒體的融合,為廣大新聞受眾帶來了更大的便捷與豐富的內容,而這也為電視播音主持人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與壓力。電視播音主持人要實現聲音與畫面的融合,在有聲語言表達時要有受眾思維,同時,應具備良好的知識儲備,彰顯出創新的魅力,以此實現職業更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播音主持人;有聲語言表達
為了強化融媒體時代電視與受眾之間的溝通聯系,做好節目的情感交流,電視播音主持人必須從理念、內容、語言、技術等多方面強化訓練。尤其是在語言技術上,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藝術性,在拓寬自身職業發展廣度的同時,為廣大受眾帶來更加優質豐富的播音主持內容。
一、融媒體時代電視播音主持面臨的挑戰
融媒體時代下,移動智能終端設備和移動5G技術創造出了以抖音、快手等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體形式。目前這已經成為大眾獲取信息和溝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其便捷性和高效的分享能力帶來了新媒體傳播的熱潮,有著巨大的數據量和廣泛的受眾群體。隨著互聯網相關的一系列新媒體技術不斷被研發,電視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達將不再單一化,而是需要以更加多元化的語言藝術來適應新時代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所帶來的變化。對于廣大電視播音主持人而言,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專業能力素養,運用語言藝術吸引受眾,才能夠使節目在新媒體時代下更好地應對注意力資源稀缺所帶來的挑戰[1]。
二、要實現聲音與畫面的融合
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播音主持人作為信息傳輸的重要途徑,通過使用有聲語言,將自己的分析能力、聽辨能力、新聞探索能力、新聞表達能力、社交互動能力以及語言策略等能力充分展現在受眾面前,才能夠使自己更好地適應融媒體時代,進而更好地應對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環境下多元化文化沖突所帶來的壓力[2]。比如在播報新聞時,主持人的聲音要鏗鏘有力、沉穩內斂,能夠使人迅速地體會到新聞傳播的嚴肅性。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新聞內容的不同,在特殊的情況下,需要對聲音進行弱化處理,使畫面得到更為明顯的突出,進而提高整個節目的完整性和流暢性。主持人在進行語言表達時,要注重語速、降低語調,盡可能保持與畫面的一致性。這一舉措只有通過有效的資源整合才能實現,需要加強策劃能力,統一采訪、統一發布。電視播音主持人需要與攝像機的拍攝負責人保持一致,共同完成視頻的直播,才能夠保持整個節目的風格流暢性和個性化,進而使畫面與語音的互動得到更為明顯的突出[3]。
三、有聲語言表達時要有受眾思維
電視播音主持人是電視獲得持續發展的重要工作崗位,在業務能力上,必須準確把握有聲語言藝術表達的方式,強化語言運用,提高溝通能力,將異彩紛呈的內容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加深廣大聽眾或觀眾的印象。如果采取線上互動直播的方式來播出節目,播音主持人必須有受眾思維,利用樸實親切的語言以及多種形式的互動來強化與受眾交流的效果[4]。
比如在春節期間,許多新媒體平臺都會設計出一系列與除夕相關的主題活動。各種全新的視頻觀看互動方式能夠強化觀眾與節目之間的交流,也能夠提高觀眾對節目的依賴度。如抖音設計了搶紅包環節,讓觀眾一邊觀看視頻節目,一邊獲得一定的娛樂體驗。現在這已經成為過年的新形式,人們不僅會觀看電視播放的春節聯歡晚會,也會觀看互聯網上各大平臺所播出的線上春晚節目。播音主持人依托融媒體不同的平臺,可以將更加異彩紛呈的信息傳播到更廣闊的空間。這一方面能夠有更多的途徑去吸引更廣泛的受眾,另一方面也會使自己的節目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所以播音主持人必須充分把握住羊群效應的影響,提高自己節目的競爭優勢[5]。
四、電視播音主持人應具備良好的知識儲備
當今社會顯著的特征便是憑借著融媒體技術而呈現出信息多元化趨勢。社會上的各個群體獲取信息的方式雖然各有不同,但是總體而言,渠道都是多樣化的、具有不確定性的。
這就意味著受眾在獲取信息時會有更多的選擇,對于信息的質量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作為電視播音主持人,在面對信息多元時代所造成的職業壓力時,必須強化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加強自身知識結構的建設,更新知識體系,使自己具備良好的應變能力。在不同的場合要有不同的語言表達風格,否則就會因語言表達不當而造成矛盾沖突或者陷入尷尬境地。許多主持人都會出現在特殊場合下語無倫次或詞不達意的情況,其根本原因便是自身的知識體系不夠完善,語言思維跟不上環境變化。因此,為了避免這些窘境的出現,電視播音主持人必須全面提高自身語言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這將成為新時代下電視播音主持人的立命之本[6]。
新時代下,電視播音主持人不能單純地背誦講話稿,而是要充分利用語言的邏輯性,強化自己的反應能力,具備良好的隨機應變能力,這樣才能夠使自己的播音主持時刻保持平穩自如、合理大方。比如,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主持人董卿時常會妙語連珠,成為節目中的一大亮點,而這背后凝聚著的是主持人董卿扎實的知識和豐富的人生閱歷。此外,流行語一旦出現就可以獲得快速的傳播和廣泛的熱度。電視播音主持人應該盡可能地使主持語言平易近人、便于流傳,提高節目的接受度。
播音主持人必須保持自己語言表達的與時俱進,能夠巧妙地運用通俗易懂的流行語來豐富自己的播音主持語言,以受眾思維來主持節目。這樣不僅能夠使節目更加親和、風趣,也能夠迅速拉近節目與受眾之間的距離,而這些都需要主持人擁有豐富的知識和閱歷。
五、有聲語言表達必須彰顯出創新的魅力
播音主持工作實際上是對有聲語言進行創作,在內容和形式上,根據不同的節目,創作所運用的策略會存在不同的意義和不同的定位。使用有聲語言進行創作,需要利用主持人的情感表達技巧、音色表達技巧、氣息表達技巧、語言邏輯技巧,創造出全新的節目與受眾之間的關系。在這樣的過程中,電視播音主持人必須具備克服自己生理和心理干擾的能力,利用語言創造出具有藝術美的境界。以地方新聞節目為例,其許多內容往往與當地的資訊相關,在對這一類新聞進行播報時,可以適當運用當地的語言風格來進行新聞的播報,使節目特色得到進一步的突出,也使受眾在聆聽的過程中便能夠知道該節目主要針對的是當地資訊。主持人在用詞上要樸實巧妙,具有一定的幽默感,有時可以不必過于專業和嚴謹,甚至可以融入一定的感情色彩。主持人運用具有感情色彩的詞匯或者一些特殊的神態表達都將為節目語言表達增添特色。我國地方電視臺的主持人都十分善于利用普通話與地方話融合的方式進行視頻的呈現。在制作短視頻時,這樣的方式能夠使整個節目突出地方特色,為主流媒體獲取線上播放資源帶來更大的競爭優勢[7]。
六、結語
作為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而言,有聲語言承載的是我們的文明,更將表達著我們未來的發展進程。因此,電視播音主持人必須肩負起文化傳播的責任,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獲取語言的營養,利用現代媒體技術手段來增強語言播報的創新活力。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傳統媒體可持續發展,也將使國家的方針政策得到更為有效的傳播。
參考文獻:
[1]王昆.融媒體時代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表達探究[J].西部電視,2020(9):136-137.
[2]劉曉明.淺談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播音主持發展路徑[J].數碼設計(上),2020(1):83.
[3]尚真.融媒體時代新聞播音主持的發展研究[J].環球首映,2019(9):76.
[4]許靜.融媒體轉型期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研究[J].傳媒論壇,2021(18):79-80.
[5]李佳.淺談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藝術教育的價值堅守[J].中國文藝家,2020(2):188.
[6]劉曉峰.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探究[J].新聞傳播,2019(18):98-99.
[7]師曉鑫.淺析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J].數碼設計,2019(8):10-11.
作者單位: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