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婷 山東省寧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是對一個節目進行修整,所以編輯需要具備優秀的分析洞察力,從多個角度去思考新聞的方向;電視新聞作為傳統的新聞傳播媒體,應該保持原有基本的先導意識,再深入基層,讓新聞更加新穎,把握新聞的脈絡,編輯需要策劃出對新聞報道有價值的節目過程。編排內容過程應該努力創新,得到更多層次人群的響應關注,增加新聞編排深度,更加形象生動地感染群眾。電視編輯也需換位思考,考慮編輯以外的問題,如從經營者的角度來思考編輯過程,多方面配合,增加學習一些營銷概念和營銷方式,讓節目朝著多方面發展以拓寬市場,使得電視新聞節目脫穎而出;也需要從網絡節目策劃人的角度出發,編輯多元化的節目流程,找到網絡節目的發展趨勢并將優點發揚起來,感受網絡新時代的特點,合理融入電視新聞節目中。另外媒介融合也作為電視編輯朝著多樣化發展的選擇,在新背景下與新興媒介配合,打破傳統工作形態,順應科技的步伐,讓電視新聞節目朝著行業的前列發展。
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重點內容就是探索與規劃新聞熱點,在目前信息飛速傳遞的情況下,人們收集信息的渠道與速度也在不斷增加,這就需要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牢牢抓住社會關注焦點,持續地跟隨信息動態。同時在當今社會,大部分的新聞編輯工作人員都通過網絡進行新聞的收集,在描述新聞時的方法和內容也相差較小,這就使得群眾對于同樣的新聞內容不感興趣甚至無視。因此,創新對于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來說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新聞編輯也需要透過事物的現象了解其中的本質,通過創新型描述的形式帶領正確的社會輿論,以吸引大眾的眼球,滿足人們的需求,進而讓電視新聞在當今新媒體迅速發展的時代下站穩腳跟,找到屬于自己的新天地。
很多電視新聞內容模式比較統一,內容也比較枯燥乏味,雖然有很多新鮮有趣的新聞,但是由于沒有對新聞進行深度剖析,所描述的內容也是索然無味,從而導致一大批觀眾的流失,這也是電視新聞收視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隨著網絡新聞的廣泛流行,這些新媒體也越來越需要創新型人才,所以他們通過先進的技術和較高的薪資來吸引人才,最終會導致電視新聞編輯人才的流失。
多媒體互聯網的出現,使網絡新聞又吸引了一大批粉絲,人們可以做到“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而且,網絡新聞還能夠使人們在評論區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而傳統的電視新聞并不能夠做到這一點,人們只能通過電視來獲知新聞,而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這就使得人們逐漸忽視了傳統媒體,而去崇拜新媒體。傳統媒體的這種缺乏互動性的缺點導致電視新聞的受眾性較弱,人們越來越傾向于選擇網絡新聞,傳統的媒體如果再不做出創新與改變就會逐漸被人們拋之腦后了。
新媒體高速發展,包括網絡媒體、手機短信等,傳播方式愈來愈多,傳播速度也不可想象的增加。電視媒體在具備權威性的基礎上,需增加新聞的多樣化,在多樣化中得到創新,吸引更多觀眾,在新媒體環境下增加競爭力。所以需要新聞編輯有所更新、進步。抓住新的發展機遇,所以需對電視節目進行創新。
除了培養新聞編輯工作者的編輯排版創新能力,最重要的還要提高技術方面的創新以及思想方面的創新。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它仿佛已經離不開我們的工作了,所以在新聞編輯工作中也要注重運用先進的科技,比如在節目制作方式上,可以通過創造一些虛擬演播室,以及在新聞中運用三維立體技術,不但凸顯了現代科技,還能夠吸引眾多人的眼球。除此之外,還要不斷汲取創新的思想,只有思路開拓才能夠有更好的行動方式,所以在電視新聞工作中最要重視的就是創新思想了,通過一些創新型的節目來吸引人們的眼球,比如前一段時間非?;鸬摹爸袊竭^馬路”,這樣的節目不但可以揭露當今社會存在的現象,還能夠引人深思。這種富有創造性的電視節目,甚至有時候會超過網絡新聞的影響力,所以不斷汲取創新的思想對于電視新聞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標題是一篇新聞的眼睛,可以吸引到觀眾的就是標題,可以讓觀眾決定是否停下腳步駐足觀看的也是標題,所以也要在標題上下功夫。以前的標題精準無誤,簡要明確;現在在新媒體時代,無所不在的網絡擁有巨大數量的網民,每天都有無數個新詞出現在網絡上,所以為了可以吸引到網民及更多觀眾,在標題中運用一些新詞是需要的,不僅可以更符合時事新聞的性質,還可以增加時代性,更具特色。但也不能成為網絡上那種標題新聞,要保證電視新聞的準確性和權威性,這樣才能全面地發展下去。
每天有無數條新聞需要被篩選進節目中,被選進不同電視新聞節目的新聞是有所不同的,當然是合適放在某個時間段才會有不同的分配,所以編輯工作需要配合新聞篩選工作把篩選的目的完整地表現出來。不僅有短報道,也有跟進事件的連續報道,這兩種報道需要兩種截然不同的編輯方式,這就需要編輯做出合理的判斷和創新。新聞的報道途徑在科技的發展下不斷增加,我國早就步入了信息化時代,網絡幾乎已經覆蓋了我國絕大多數地區。手機等電子化設備也慢慢地普及,通過電子設備發布新聞內容,能夠使更多人快速地收到最新的新聞。網絡傳播漸漸替代傳統的傳播形式主要是由于網絡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以至于各種新聞客戶端憑借多個平臺、全方位的報道,直接在人們面前呈現便捷的新聞信息。
電視新聞的傳播性較強,所以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電視新聞編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新媒體時代,對于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有良好的政治素養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眾所周知,新聞向我們傳播的是正確的輿論以及看法,這就要求新聞編輯人員有著強烈的選擇與判斷能力,可以正確的發表自己的言論,能夠清晰的辨別是非善惡美丑。其次是工作能力比較強,在當前新媒體時代下,要想博人眼球,就必須增加吸引力,而這種吸引力就體現在對于內容的編寫與排版上,一個吸人眼球的新聞事件的完美報道要靠很多部門協同來完成,這就要求新聞編輯人員要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水平,吸收一些創新型的思想,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
新聞編輯工作人員需要適應三網融合里對信息采取統一和共同編輯的方式,并且還要重點管理編輯相關的職能單位,從而更好地轉變新聞編輯工作形式。在該種大環境下,新聞編輯人員還需要創新所生成的內容、采寫和編輯形式,讓自身能夠接受各種各樣的新聞形成方式,達到有電腦就能夠獲取到新聞的狀態。在獲取新聞時,統一信息互換與交互的行為方式,新聞信息能夠利用共享的形式得到傳播,先處理所收集到新聞中的細枝末節,再編輯好之后向外界發布。在處理歸納信息時,還應該重新整合信息,而不是簡單地復述新聞事實,要經過二次的加工處理,盡可能的提高新聞傳達的生動性。要是依舊利用傳統的采集方式,即使將新聞事實傳達出來,卻不能提高傳播效果,就會降低大眾的閱讀興趣。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主要對信息采集進行二次組織協作,有著較高的靈活性,因此能夠讓所有的新聞編輯工作達到動態訊息發布狀態,進而合理有效管理采訪到的信息,讓新聞編輯在內容描述上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在信息時代高速發展,電視新聞節目要想持續不斷的發展,就需要面對更多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隨之應該多方面的配合解決,也需要電視編輯做到自身發展、完善、創新,讓節目在新媒體中脫穎而出。以觀眾需求和時代需求為首,及時提高電視新聞編輯的創造力,從編輯排版內容的創新,到技術的創新,再到思想的創新,希望電視新聞逐漸深入人們的視野,這不僅對于新媒體,而且對于當代社會也是一個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