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蕓 張麗寧 湖北廣播電視臺電視綜合頻道
在輿論監督類深度調查記者的工作過程中,因為當前我國的新聞立法工作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滯后性,在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上往往存在一定的漏洞,進而導致該類記者在工作的過程中或者在輿論監督環節往往面臨比較大的壓力。作為深度調查記者來說,既不是法官,又不是行政執法機構,因此在實際的新聞報道和挖掘事實真相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一定程度的風險或者安全隱患,由此導致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輿論監督的作用受到嚴重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輿論監督類深度調查記者,要充分具備應有的基本素質和專業能力,掌握相對應的工作策略,這樣才能使自身的價值和作用得到充分的體現。具體來說,應具備的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針對輿論監督類深度調查記者來說,具備應有的法律常識,法律意識和素養是必要前提,在實踐的過程中要著重針對我國憲法和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進行充分的分析、學習和認知,以相應的法律法規為依據,進行相對應的輿論監督和深度調查,這樣才能呈現出應有的價值和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當前我國新聞輿論監督方面的法律法規往往不夠健全,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和漏洞。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深度調查記者,要充分認識到相關方面的問題,進一步有效確立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要呈現出律師的基本法律素養,針對法律法規進行深入的學習和切實有效的應用,以相應的民法刑法等作為武器,進一步開展相對應的新聞輿論監督工作,這樣才能體現出良好的實效性和針對性,為各項工作的推進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在法律條文中針對媒體新聞輿論監督權而言,有著相對來說比較明確的限制性內容或者禁止的內容。例如,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容侵犯,在民法和刑法中對于公民的民意權都進行了相對應的保護性規定,在某些新聞官司的案例中,因為公民的名譽權有比較顯著的法律保護條例,所以新聞輿論監督缺乏法律依據,如果出現了新聞官司,新聞記者往往會面臨著缺乏自我防衛和自我保護條款和內容等問題。因此,在相應的法律條文和細則方面,深度調查記者要充分明確,嚴格按照對應的法律法規辦事。在這方面,新聞記者需要把自身打造成法律專家,在實踐的過程中要真正意義上把握好事實關法律關系,進而確保自身在輿論監督和新聞深度調查方面維護自身的利益,這樣才能確保自身的新聞輿論報道和監督管理可以依法依規推進,更加客觀公正且健康有序的開展。
從根本上來講,針對深度調查類記者來說,并不是全才和通才,針對相應的新聞事件或者法律知識等相關內容,往往很難進行全面深入的掌握。在這樣的情況下,記者需要借助外力的作用,具備借助外部力量整合各類資源的能力,進一步有效吸收相對應的外部知識和環境條件,進而體現出應有的作用和價值。例如,在針對某些新聞事件進行報道之前,可以有效通過法律顧問咨詢的形式,為新聞監督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如果出現某方面的糾紛或者問題,可以有效通過法律顧問的作用,出面為新聞媒體說話,為新聞記者提供必要的支持,以此體現出深度報道的針對性、可行性和客觀性。在報道未發表之前,可以提前讓法律顧問或者律師參考,征求律師的意見,這樣才能體現出報道的合法性、合規性和實效性。另外,對于新聞報道相關的專業性和精準性等內容,也可以邀請相關專業的專家或學者等進行審核和校對,對于相應的用詞或者評價用語等進行嚴格細致的斟酌和分析,這樣能夠進一步有效明確相關觀點或者事實的科學性、合理性,在法律用語方面更加嚴謹,符合輿論監督的法律要求和規范細則。這樣能夠有效通過外部力量的幫助和支持,在相關專家學者的促進之下,使其更富有精準性和可行性,進而充分體現出輿論監督調查記者的效能和綜合價值。
要想確保輿論監督類深度報道呈現出更為顯著的價值,具備科學性和合理性,在細節方面要著重做好把關工作,相關記者要錘煉細節,具備應有的風險識別和細節掌控能力。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進一步把握好新聞輿論監督的職責和效用,進一步明確新聞報道的具體內容,把握各類資料,在反復的求證和審核的過程中精益求精,更有效的分析和處理細節,對于新聞作品中的細小事實和情節要嚴格做好校對和審核,要求真求實,對于事件的具體時間、地點、人物、數字、詞語、標點符號等相關因素都要進行充分的分析,做到精益求精,臻于完美,這樣才能在輿論監督報道中體現出報道的真實性和科學性,有細節的真實性特點,充分體現出輿論監督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在細節方面,深度調查記者要錘煉自身的素質和技能,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和細節管控意識能力都要充分把握好。輿論監督的細節內容和詳細的情節,對于輿論監督效果和深度報道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把握細節的過程中,深度報道記者要更加關注新聞的真實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真實性也是新聞報道和深度調查的命根子,因此要從真實性著手,以此作為切入點,在各個細節方面要讓人挑不出任何破綻。如果細節方面特別是在數據或者涉及法律法規等內容上存在一定的破綻或者漏洞,往往可能導致法律糾紛或者新聞官司。因此,新聞記者要確保主體的絕對真實和細節情節方面的絕對可靠,特別是針對信息數據等要進行嚴格的把關,這樣才能體現出新聞事實和調查報告的真實性、可靠性。針對比較大的題材進行輿論監督和批評性報道的過程中,除了具備應有的意見和材料之外,還要進行多個方面的審核論證,要盡可能和當事人進行見面,落實當事人見面原則,盡可能取得相對應的人證物證、視聽資料和書證等,對于當事人的證言要有效取得,這樣才能充分確保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深度調查的可靠性。
通常所稱之為的公平主要指的是,在針對相關事件進行輿論監督和深度調查的論證,要確保新聞中所有的當事人都具備同等的權利和利益,這類心理素質要求深度報道類記者要針對新聞事件不能偏激,要秉持公正客觀的基本原則,對待負面當事人或者事件,也要具備應有的公平正義性,充分落實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針對被監督調查的新聞事件,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調查和分析,衡量各方面的影響因素,新聞記者要進一步有效加強自身的修養,在心理素質專業技能方面進一步有效增強,在客觀報道方面要體現出自身的公平公正性。同時,要秉持歷史唯物主義和客觀主義的原則,進而確保當事人能夠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并且加以改正,積極有效地進行輿論引導,通過深度調查挖掘事實的真相,充分貫徹落實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體現出事情的真相,不能為了一己之私制造假象或者編造事件,更不能偏聽偏信,要充分體現出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和深度調查的有效性,這樣才能體現出新聞的輿論監督價值,進而公平客觀地體現出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在整個過程中使深度調查記者的效應得到充分的體現。
針對輿論監督類深度調查記者來說,具備正義感是至關重要的能力和素質,正義是在道德規范方面的行為約束標準,確保深度調查類記者具備正義感,主要指的是記者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感,有效追求正義,伸張正義,具備應有的道德意識和行為,在調查報道和輿論監督過程中要體現出個體的正義感,這樣才能形成更為強大的社會正義感氛圍,以此確保個人能夠實現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從而獲得相對應的道德自由,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社會公平正義,維護正義原則,進而為社會和諧穩定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針對深度調查記者來說,往往被稱為青天,也就是因為相關記者往往是為百姓利益服務的,在公平正義方面體現出自身的價值和作用,因此記者本身要不畏權勢,不為利益所誘惑,要保持記者的本性和初心,具備應有的良知和責任感,在工作的實踐中要保持正派的作風和正直的性格,在社會現象紛繁復雜的環境中體現出自我的效能和價值,進一步有效維護黨和政府及百姓的利益。
通過上面的分析和探討我們能夠充分看出,在新形勢下,針對輿論監督類深度調查記者來說,要充分做到與時俱進,在自我的能力核算方面要充分體現出新時代特點和本職工作的相關要求,這樣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高自我的專業技能和業務修養,在職業道德、思想品質、法律意識、綜合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體現,進而為自我價值和新聞記者的綜合能力的體現提供必要條件。同時,使能力和素質在實踐中不斷增強進一步優化和完善,進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自我的崗位勝任能力和綜合素養,在實踐過程中針對不同的事件或者新聞進行深入分析,精準客觀的報道,保持新聞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進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有效引導社會輿論,為百姓提供應有的服務,進而體現出新聞報道的價值和作用,從而在不斷的實踐和改進過程中成為合格的輿論監督類深度調查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