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融媒體中心
中國縣級電視臺是電視媒體的重要部分。2003 年廣電局決定將四級辦臺改為三級。2005 年國務院下發關于深化體制改革的意見,要求加大文化資源向農村傾斜,增加農村節目播出時間。縣廣播電視臺要把面向基層作為主要任務。2006年國務院下發關于做好廣播電視農村工作的通知,確立廣播電視四級辦的格局,為縣級電視臺帶來新的希望。隨著政策環境的變化,縣級電視臺發展面臨巨大挑戰。隨著電視臺數量增加,縣級電視臺必須通過后期制作等方式吸引觀眾。科技水平的提高為電視節目制作提供技術支持,但在縣級電視臺基礎設施薄弱的限制下,如何提高后期制作水平,創新節目形式成為電視行業工作者關注的問題。
隨著中央政府對農業發展的高度重視,中央連續發布關于三農建設一號文件,縣級電視臺服務群體主要是基層群眾,縣級電視臺受到關注。隨著縣級電視臺發展系列政策的實施,縣級電視臺發展迎來新的機遇,促進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縣級電視臺如何依托政策優勢改革創新對基層電視媒體機構的發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隨著人們娛樂方式多樣化,傳統電視節目方式難以吸引觀眾。縣級電視臺節目形式包括新聞、新媒體、直播等,縣級電視臺要通過后期制作提升節目品味。
當前中國傳媒行業處于轉型變革期,縣級電視臺是基層群眾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要客觀分析縣級電視臺發展現狀,積極探索提升縣級電視臺節目制作的有效策略[1]。當前縣級電視臺發展具有貼近性優勢,同時存在人財物資源劣勢;迎來相關利好政策的機遇,同時面臨新媒體環境的沖擊。我國的縣級電視臺數量眾多,現有的縣級電視臺在人才技術等方面相比上級臺存在差距,呈現出實力不強、發展滯后的狀況。面對數字電視普及,縣級電視臺面臨巨大收視危機。隨著利好政策向縣級電視臺傾斜,縣級電視臺的發展迎來新的機遇。縣級電視臺必須積極調整策略,加強節目制作創新,提升電視節目質量。
縣級電視臺是我國基層重要媒體,在城鎮化建設推進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電視節目后期制作是關鍵環節、縣級電視臺節目制作效果不容樂觀,當前縣級電視臺節目制作面臨外部壓力,節目質量有待提升。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各種網絡節目層出不窮,網絡節目注重與觀眾互動,電視節目發展面臨巨大挑戰[2]。省級電視節目具有充足資金,縣級電視臺缺乏資金技術資源。縣級電視臺節目制作質量較差,導致大量觀眾流失。主要由于電視臺設備老化、缺乏創作人才等,導致節目制作粗制濫造,剪輯隨意也影響了節目的流暢性。
新形勢下縣級電視臺發展迎來新的機遇,縣級電視臺必須找出節目制作存在的問題,積極做出變革調整,擺脫邊緣化地位。縣級電視臺節目能積極把握主旋律,充分發揮黨和政府的喉舌作用,但縣級電視臺節目形式內容等方面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縣級電視臺節目創新動力不足,易引發受眾的反感,縣級媒體在傳達政府職能部門政策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節目制作中普遍存在內容缺乏可看性,形式缺乏多樣化等問題。
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內容缺乏可看性表現為新聞特色不鮮明、新聞題材局限、輿論監督缺位等[3]。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對政府工作過多報道造成題材比重失調,易造成受眾審美疲勞。縣級電視臺新聞內容主要涵蓋社會民生、經濟商業等類型,經濟商業類包括區域活動、生產消費等經濟領域活動;社會民生類包括群眾生活相關非政府活動。調查顯示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中政府會議類新聞占比最大。地域性是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的最大優勢,但目前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對特色新聞報道較少,無法滿足群眾的需求。新聞輿論監督是縣級電視臺的重要職能,新聞媒體要直面工作中的問題,發表批評性報道時要分析客觀。目前縣級電視臺新聞報道未形成良好的輿論監督效果,新聞話題選擇缺乏針對性,部門缺乏溝通,難以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縣級電視臺節目形式單一體現在報道形式老套,制作水平低。媒介贏得競爭優勢依賴于獨特加工方式,縣級電視臺新聞稿件采編形成固定模式。會議新聞按照議程采寫,新聞題材為程序化新聞結構。敘事手法是電視新聞的重要表現形式,縣級電視臺新聞敘事往往缺乏靈活性,故事化新聞能吸引觀眾的注意[4]。縣級電視臺敘事手法按照新聞要素要求墨守成規,不善于挖掘新聞事件的實質內涵,嚴重影響電視節目收視率。新聞節目質量與后期編輯有密切聯系,新聞主旨思想需要通過后期編輯呈現,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制作鏡頭語言單一,較少運用特效等元素豐富新聞畫面。
我國人口數量眾多,各省份均擁有衛星電視頻道。為在當前收視率競爭下取得優勢,電視臺必須抓住觀眾的視線。縣級電視臺節目以新聞為主,傳統新聞節目方式過于單調,通過加強后期制作可以使節目呈現不同形式。網絡電視下,人們更適應豐富多樣的節目樣式,地方電視臺必須通過制作鮮明的節目形式才能抓住觀眾眼球。縣級電視臺必須通過后期包裝制作,創新電視節目形式。
新形勢下縣級電視臺節目制作要求提升觀賞性,彰顯節目制作個性化特色。電視節目后期制作通過剪輯等方式直觀表現節目亮點,后期制作人員的專業水平等影響電視節目的觀賞性,縣級電視臺節目制作要注意提高節目的觀賞性。當前電視臺節目中將個性化作為節目重點內容,縣級電視臺節目制作要從觀眾需求出發,提升節目制作質量[5]。新媒體時代縣級電視臺要引進高素質節目制作人才,后期制作技術要不斷創新,滿足大眾娛樂化需求。電視節目制作人員要借助編輯工具對節目內容等進行有機調整,通過刪減組合等后期制作手段提升節目感染力。
電視節目制作是利用后期手段使節目呈現豐富的方式,主要形式包括聲音畫面與創意包裝。聲音包裝是在片頭片尾或新聞素材中采用特色語言,使觀眾通過聲音判斷節目形式,新聞節目聲音包裝有助于打造節目品牌,如采用簡單的音樂使觀眾聯想到新聞節目。電視新聞節目以畫面為主要構成元素,畫面是判斷節目制作水平的直接標準。新聞節目通過畫面后期制作可以向觀眾呈現具有沖擊力的畫面。當前人們接受新聞方式較多,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缺乏創意會使觀眾感到乏味,電視臺節目制作要創新形式,增強電視節目的感染力。
縣級電視臺是我國重要的基層媒體機構,在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縣級電視臺得到快速發展。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新時期縣級電視臺發展面臨巨大挑戰[6]。當前縣級電視臺節目制作缺乏技術人才資源,導致節目內容形式單一缺乏創新,無法滿足群眾的需求。新形勢下縣級電視臺要加強節目后期制作,通過加大資金投入支持、招聘專業人才等措施,提升電視臺節目制作水平。
后期編輯制作工作對電視節目制作具有重要作用,制作人員熟練掌握多種制作手法可以為節目增色。大部分電視臺意識到只有提高節目質量,吸引觀眾注意力獲得更大收視率,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得到生存。要從電視節目制作量入手,加強電視節目制作管理,提高節目的欣賞性。電視臺領導要重視節目制作,隨著電視新聞節目制作水平的發展,后期制作對節目質量起到重要作用。后期制作是電視新聞節目的重要環節,縣級電視臺要重視節目制作工作,到周邊兄弟電視臺參觀學習,邀請電視臺專業技術人員傳授軟件使用方法,及時更新專業人才知識結構等,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學習視頻教程,熟練掌握軟件使用方法。
縣級電視臺要加大后期制作硬件投入,購買高性能后期制作硬件。可以完成相關3D 內容設計,充分提高電視節目制作質量。縣級電視臺要通過購買軟件模板提高制作水平,加大后期制作人才的培養,使其全面掌握常用的后期制作軟件,并提高節目后期制作水平。電視臺后期制作人員要具備良好專業技能,通過結合節目表達內容等進行高水平后期制作,通過合理后期剪輯及其精選組合電視節目內容,提升電視節目質量。后期制作人員要掌握基礎分剪插接等提高節目素材質量,提高節目的創意性;背景音樂可以提升電視節目的趣味性,要求后期制作人員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提升電視節目的藝術性。
電視臺新聞節目報道內容包括黨政新聞、科技新聞、體育新聞等,新聞電視節目可以為群眾帶來正確價值觀,通過后期制作提高節目收視率具有重要意義。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后期制作要注重應用豐富的資料畫面,適當應用后期特效畫面。新聞節目中有很多會議內容,傳統節目制作主要播放重要領導人畫面,難以使觀眾理解會議新聞的實質性內容。電視臺可以利用后期制作插入背景資料,使會議新聞呈現出不同的效果。電視臺可以加強三維技術應用,使觀眾直觀了解相關數據,如直接播出兩會期間新聞使觀眾感到乏味,將會議相關內容畫面插入可以豐富畫面,如生態環境會議中加入自然環境照片以傳達會議精神。
縣級電視臺主要服務于當地人民,在促進地方經濟文化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當前電視節目收視競爭不斷加大,縣級電視臺存在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劣勢,縣級電視臺在表達群眾利益訴求,宣傳國家各項政策,提升社會風貌等方面起到核心引導作用,對縣域文化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縣級電視臺要加強后期制作,新聞節目制作主要對畫面聲音包裝,使新聞節目呈現新穎效果,提高電視臺收視率。電視臺管理者要重視節目后期制作的工作,不斷提高制作人員專業素養,全面適應新形勢下節目制作的需要,促進縣級電視臺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