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曼
(一)公司財務報告的作用。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會由公司財務會計報告向社會公布和展示,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和經營成果的綜合反映,能夠讓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可以準確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而且可以讓公司股東、債權人和社會公眾正確的了解和評價公司的財務和經營狀況[1]。能夠為公司的經營管理者通過對財務報告進行分析,發現公司運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改善公司的經營管理。而投資者和債權人可以通過對公司財務報告的了解,及時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和行為,提升自己的投資效益。
(二)公司財務報告質量的意義。公司企業財務報告質量會影響企業社會形象和經營管理活動,因此公司對此十分的重視。而公司財務報告體系主要目的有以下三點:首先,是為現在和潛在的投資人、債權人和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資、信貸和類似決策提供有用分析數據信息,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其次,是有利于現在和潛在的投資人、債權人和其他使用者對企業預期的現金凈流量的金額、時間安排和不確定性做出一個評估[2],并能以此為基礎,判斷自己最終能夠獲得的現金流入;最后,財務報告可以充分的展示一個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提供一個企業有關經濟資源、對資源的主權以及交易、事項和情況對資源和資源主權變動影響的信息。
(一)財務人員對風險認識具有滯后性,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一項經濟活動的開展,需要供應鏈上面有的企業充當協調作用,有一些企業是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能夠來開發供應鏈管理計劃,其他的上下游合作企業通常只能被動加入計劃,由它來聚集更多的上下游企業加入到以它為核心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并扮演管理和協調的角色[3]。但是在實際的企業經營活動中,由于財務人員對于財務風險的敏感度不高,風險意識比較淡薄,而且對于風險的認識會有滯后性,所以會導致財務風險的產生。另一方面由于我國企業在財務決策過程中經常會用自己的經驗或者主觀意識去做財務決策,沒有科學的分析,缺乏數據支持,因此經常會導致決策失誤的發生,從而產生財務風險。
(二)企業內部財務監控機制不健全,容易產生財務漏洞。在供應鏈主體關系下的企業經營活動,企業的財務活動會變得更多,對于企業的運營管理也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我國企業內部財務監控機制不健全,容易產生財務漏洞。這是因為我國許多的企業的財務活動還不夠規范,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容易導致企業產生財務風險。而且在很多企業的內部沒有建立財務監控機制,企業的各部門之間的財務活動和資金管理活動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的問題,導致企業的資金利用效率低下,以及企業內部管理存在漏洞[4],有一些人可能會利用這些漏洞,竊取企業的資金,從而使企業資金流失現象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障[5]。
(三)企業的資金結構不合理,不利于公司良性發展。公司的負債資金的比例過高會導致企業的資金結構不合理,很容易使企業發生資金鏈中斷問題的產生,因為企業經營活動是由許多的供應鏈企業共同參與的,當其中一個環節的企業出現資金短缺,有可能導致整條鏈上面的企業都受到影響。其余的資金結構主要是由企業全部資金來源中權益資金與負債資金的比例關系。但是目前,我國的許多企業的資金結構十分的不合理,很多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達到30%以上[6],負債資金占企業全部資金的比例十分的高,這樣不合理的資金結構,使企業的財務負擔十分的沉重,企業盲目預估自己的償債能力,不斷向社會借債,然而企業的實際償債能力嚴重不足,使企業產生嚴重的財務風險,不利于企業的良性發展。
(一)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性。為了改善供應鏈主體關系對公司財務報告的影響,需要提升公司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在復雜的供應鏈主體關系中,需要財務人員始終有很好的風險敏銳性,提高財務人員對潛在的財務風險的敏感性,及時對企業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做出反應,能夠在較早的時間內,做出風險預判,并提出相關的數據分析證明,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性,能夠及時的為企業規避財務風險,保障企業財務安全。舉個例子,由于2020 年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許多的外貿企業都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有很多的國外企業資金鏈中斷,導致貨款拖欠事件或者企業破產,生產企業無法將貨款拿回的情況產生。因此許多的企業為了很好的規避這些風險,都會向中國人保進行投保,為自己的經營活動進行投保,這樣如果出現了被投保企業破產、貨款支付逾期等行為出現,中國人保也會根據保單進行賠付,減小了企業經濟損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二)建立健全企業內部財務監控機制,減少漏洞產生。公司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財務活動,而企業的財務報告能夠提供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的數據信息,對于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司財務報告的質量會影響公司經營管理質量的高低,真實可靠的財務報告信息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所以需要建立健全企業內部財務監控機制,使企業內部的財務活動都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來約束,使企業內部的利益分配權責分明、管理有序,提高企業的資金運用效率,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這樣做的好處是當發生財務問題的時候,可以快速有效的查出,出現問題的環節,并對出現的財務問題,能夠迅速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提高企業處理財務危機的能力,而且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有效監管,可以減少企業內部漏洞的產生,保障企業的財務活動能夠快速有效的進行,推動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三)合理設置企業的資金結構,促進企業良性發展。企業的資金結構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良好的資金結構可以促進企業發展,而資金結構不合理會導致企業發展緩慢,甚至拖垮企業,導致企業破產的發生。因此企業的財務活動要重視企業資金結構的合理設置,要把控好企業的負債比率,不能盲目的追求短暫的收益,而進行大量的資產負債行為,這樣的行為很容易導致一個企業的消亡。所以為了使企業能夠良性的發展,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平穩有序的發展,需要企業對自己的償債能力做出正確的預估,嚴格控制企業的資產負債,調整企業的資金結構,利用好財務報告的預測和預警作用,對企業發展的前景進行預測,在實際的企業的經營活動中,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對財務決策進行科學的修正,促使企業經營管理能夠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財務報告企業向社會展現自身經營狀況的一項信息證明,財務報告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社會形象,因此企業都十分的重視分析和研究企業財務報告,以便發現企業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可以改進的地方,促使企業積極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斷改善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提高企業的運營成果。在實際經營中,供應鏈主體的不同,對于企業的發展有不同的影響,會影響企業的最終經營成果,因此分析供應鏈主體關系,對于分析企業發展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意義。
財務報告供應鏈主體關系會對公司財務報告產生影響因素,首先是財務人員對風險認識具有滯后性,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在不同的供應鏈主體下,產生的風險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財務人員具備很強的敏銳性,能夠及時發現企業運行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提前做出科學的財務決策和相應的應對措施,減小企業的損失。其次是企業內部財務監控機制不健全,容易產生財務漏洞;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財務活動,因此需要對財務活動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保障企業財務活動的順利進行,減少財務漏洞的產生,促進企業的發展。最后是供應鏈主體關系會影響企業的資金結構,不合理的資金結構,不利于公司良性發展。因此為了改善供應鏈主體關系對公司財務報告影響,需要采取的措施有,第一要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性;第二要建立健全企業內部財務監控機制,減少漏洞產生;第三要合理設置企業的資金結構,促進企業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