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憲華 濟南廣播電視臺
對于以往的電視媒體制作流程來說,一般是采用先采訪錄制,根據錄制效果進行編輯制作和組織編排,最后進行播報播發的方式進行信息的傳播,這是一段比較冗長、復雜的過程,需要相應的人員花費一定的時間完成相應的流程。當前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下,受眾對于信息的需求程度較高,信息的即時性使傳統的電視媒體播報形式跟不上當今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同時信息的滯后性也較為嚴重,具體表現在有時受眾聽到看到的往往都是滯后的內容,這就造成了受眾者對傳統的電視節目缺乏一定的收聽收看興趣。
電視節目播報內容主要以相應的新聞信息為主,然而新聞信息的主要特征就是內容不夠形象生動以及播報方式單一,難以提高觀眾的收聽收看積極性與興趣。新聞信息主要是通過數字疊加或是文字疊加而進行編輯,這種枯燥無味的編輯方式相對于新媒體信息以及其他信息來說,無法體現與觀眾的互動性、情感交流及實現價值性,這就造成了受眾對于新聞信息的收聽收看率和關注度不高。除此之外傳統媒體的錄制內容也讓觀眾在選擇時缺乏相應的選擇范圍,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電視節目的創新發展。
新媒體時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給當前電視編輯業務帶來了較大的挑戰,而傳統的電視節目要想在新媒體中占據主流,就必須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創新,不斷吸引受眾的收聽收看率,增加內容的趣味性以及模式的多元化,這就要依靠相應的電視節目的編輯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的編輯能力,發展創新思維。當前傳統的電視節目編輯人員思想仍然停留在過去的傳統編輯觀念,無法跟上當今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和掌握主流文化的發展趨勢。此外電視編輯人員對于運用現代網絡科技認識程度不高,這就為電視節目編輯業務創新性的提高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在新媒體信息技術網絡不斷豐富的背景下,電視節目要想脫穎而出提高收視率就必須要打造自己的頻道品牌,找到自己電視節目的獨特風格,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地吸引受眾、提高受眾的興趣。電視節目編輯人員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頭腦,接受新時代潮流下新興技術發展的新理念,并把它融入電視節目的編輯之中。然而當前大多數的電視節目的編輯人員對于編輯的理念遲遲不更新,還停留在以往傳統的編輯理念之中,對于電視節目的編輯工作的理解缺乏一定的個性和獨特性。實現電視節目編輯業務的創新與發展就必須從電視節目編輯工作人員出發,可以對其進行相應的培訓,通過不斷傳播編輯新理念的方式使編輯工作的內容更加豐富多樣,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
從某種程度來看,電視編輯人員的能力素質水平直接決定著電視節目的制作水平。在開展日常電視編輯工作的過程當中,電視編輯人員應當在把握媒體發展特征的前提之下,選擇適當的節目制作作為切入點,通過優化自身能力,提高節目質量,擴大節目影響力。當前階段,廣大電視編輯人員應當從突破固有的電視編輯形式入手,將電視節目的策劃、編排與制作有機結合,形成一體化工作流程,明確不同類型的電視節目的特點,在確保電視節目能夠與電視臺定位契合的前提下,體現電視節目的獨特性,賦予電視節目不可替代的優勢,不斷優化電視節目制作機制,強化電視節目的影響力和威信力。即便大力支持電視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但從本質上來看,電視媒體仍然與新媒體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大部分受眾的心目中,電視媒體的地位更高,可信度也更強。這就要求電視編輯人員要加強對電視節目的質量把關,有效提升節目質量,鞏固電視媒體的現有優勢。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必然會改變媒體領域的生態環境,也正是因為新媒體具備便捷性、高效性、交互性等優勢,其才能在較短時間內贏得較多受眾的支持。但由于新媒體平臺上的信息發布者來自各行各業,因此,信息的質量無法得到充分的保障,一旦出現錯誤信息,極有可能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電視編輯人員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積累豐富編輯經驗的同時,奠定堅實的業務基礎,通過自身能力的提升促進節目內容的優化升級。
電視媒體目前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就是受眾大量流失。在快節奏的生活模式下,電視媒體單向性的信息傳播模式無法滿足受眾對信息的選擇性和交互性需求。看電視不再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其娛樂性和陪伴性反而成了部分受眾仍然選擇看電視的原因。電視媒體只有采取合理的方式鞏固自身的影響力,優化電視節目的管理模式和呈現形式,才不至于被時代浪潮沖刷掉原有的光芒。電視編輯人員應當及時與上級領導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引入現代化的技術設備,實現資源信息的優化共享,靈活運用互聯網技術將各類電視業務整合在一起,讓電視臺的各項工作能夠獲得互聯網平臺的助力和支持,擴大電視媒體的受眾面。電視編輯人員除了要做好日常的節目編輯工作,更應當注重電視節目的宣傳,讓更多人能夠有機會觀看或關注電視節目的相關信息,在不打破電視臺現有的規章制度的前提下,為電視產業的發展鋪設一條通向發展新階段的道路。電視編輯人員還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敏感度,主動挖掘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提高電視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電視臺的發展贏得更多的資金。在必要的時候,電視編輯人員可以在保障電視節目質量的前提之下,在廣告方面“做文章”,主動與相關企業合作,拓展資金獲取渠道,為電視臺設備的革新和資源的購入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意味電視編輯人員不能再固守傳統的編輯思維,而是應當逐漸轉變電視編輯工作思路,學會汲取新媒體平臺的優勢,彌補電視媒體在發展過程中逐步顯現的劣勢。電視編輯人員應當重點關注廣大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牢牢把握各個領域的發展需求,面向受眾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信息。電視媒體應當積極主動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優化電視臺內部現有的資源配置,擴大電視節目的受眾面,提高電視媒體在受眾群體心中的地位。當前階段,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傳媒業也獲得了更加充足的技術支持。在開展電視編輯工作的過程中,電視編輯人員應當積極主動地學習現代化技術,以此來促進編輯工作的優化開展,體現電視節目技術優勢和時代價值。具體來說,以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為例,電視編輯人員應當將關注的重點放置于熱點新聞、民生新聞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嚴格對新聞內容進行篩查和編輯,充分保障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避免虛假信息、夸大信息的出現,發揮電視新聞節目正面積極的輿論引導作用。電視編輯工作的開展要求編輯人員能夠明確自身定位,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優化節目形式、改進編輯方式,學會借助網絡平臺為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與優化開拓更加廣闊的思維空間,在必要時可以結合不同發展階段的社會傾向性增加或刪減節目內容,體現電視節目編輯工作的靈活性和流暢性,賦予電視節目更深層次的內涵。編輯人員還應當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立足實際,避免讓電視節目與觀眾之間產生距離感,從而有效提升電視節目的社會影響力。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編輯人員應當逐步突破傳統的工作模式,將更多有價值的內容融入電視欄目當中,實現電視臺與受眾溝通與交流渠道的多元化發展。電視媒體不能局限于電視屏幕當中,而是應當主動踏上新媒體平臺的跳板,利用不同的媒體平臺擴大電視媒體的影響力。現如今,許多電視媒體紛紛踏上了轉型之路,以最具影響力的中央電視臺為例,其開發了央視影音APP,受眾通過下載APP,即可在平臺上根據自己的需求搜索中央電視臺的相關節目,或是關注電影、經濟、新聞等不同頻道。該APP 還擁有同步直播電視節目、回放電視節目等功能,受眾手中的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如同一臺小型電視機。受眾還可以在該平臺上反復觀看喜愛的電視節目,而電視編輯人員則會根據不同階段的熱點信息和受眾需求,面向受眾推送新聞內容。
為了充分保障電視節目的質量,電視編輯人員需要嚴格對電視節目的內容進行審核,關注廣大受眾的現實需求,將有價值、高質量的信息展現在受眾面前。電視編輯人員可以通過團隊內部的緊密合作,根據受眾在新媒體平臺上的信息反饋,了解受眾獲取信息的傾向性以及對電視節目的期待感,為后續的節目制作提供有效指引。例如,某電視新聞節目長期以來一直秉持注重還原新聞真相、傳遞最真實可靠的新聞信息的原則,但電視新聞在信息傳播效率方面遠不及新媒體,電視平臺上播出的新聞實際上已經是受眾在新媒體平臺上觀看過的“舊聞”。因此,這種原本頗具優勢的電視新聞節目正逐步喪失市場競爭力。后來,該電視新聞節目牢牢把握住新舊媒體融合發展的機遇,在電視節目當中增加了新聞評論環節,主持人結合對新聞事件發生、發展情況的了解,給予廣大受眾相關意見。而在電視新聞的報道中,該電視臺也適當地滲透相關社會背景或行業背景,讓廣大受眾能從全面的角度了解信息,有效避免了虛假信息和不實信息在受眾群體中的傳遞與發酵。
當今信息技術時代的發展不斷推動著傳統行業的改革與創新,尤其是新媒體時代發展背景下,對電視編輯工作的創新與發展也提出了相應的挑戰,本文對新時代發展背景下電視編輯業務的發展問題進行探討,并通過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來實現提高電視編輯業務的創新性、打造核心競爭力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