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加雨 五蓮縣融媒體中心編播中心
基于現代人們的經濟收入水平、審美水平以及新聞媒體行業飛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為更好滿足群眾對廣播電視節目提出的多樣化審美要求,那么相關新聞媒體部門應該加強對廣播電視節目畫面編輯制作的研究力度,就畫面編輯制作技巧、方法等展開探究,為群眾提供更多高質量的節目信息,從而才能得到大眾的廣泛認可,為實現可持續穩定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由于廣播電視節目的受眾是人民群眾,所以畫面編輯制作標準應該充分結合人類的視覺和思維習慣,避免給公眾帶來太大的理解難度,例如公眾接收節目信息的主要來源就是眼睛,假如大腦對節目信息的理解有誤,那么廣播電視節目內容就無法順利傳遞到公眾眼中,接著給后續思維判斷帶來不利影響,這樣很難激發公眾的觀看興趣,也難以加深記憶,從而公眾對電視節目的認可程度就會不斷下降,影響廣播電視平臺后續發展。再者,廣播電視節目畫面編輯制作需要經過多個流程,觀眾所看到的畫面并不是制作人簡單的將幾組圖片、視頻串聯起來,而是要逐一經過精心規劃和制作,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質量,比如在為畫面編輯制作做準備時,工作人員首先結合人類思維習慣對現有素材庫進行篩選、整理,或者是重新搜集一些符合要求的素材,其次在選擇畫面階段,應當參照人類視覺規律,比如推鏡頭可以更好的吸引觀眾眼球,拉遠鏡頭便于觀眾看到整體畫面,還有平拍手法也經常運用,此外為增強節目效果,也會應用一些特殊的拍攝手法,像俯拍、仰拍等,但是依照人類視覺習慣,還是要盡可能多的運用常見拍攝方式,不過對于拍攝者而言,應該積累豐富的拍攝經驗,在拍攝畫面時做到靈活運用。
為了向廣大受眾正確傳達節目信息,那么節目畫面和內容應該保持一致,這樣才能更好調動受眾的觀看興趣。例如現在綜藝節目數量不斷增多,受眾群體越來越龐大,綜藝節目和其他節目的不同之處在于更加重視趣味性和娛樂效果,所以對于綜藝節目畫面編輯制作人員來說,應該盡可能增加一些搞笑鏡頭來渲染娛樂氛圍,為觀眾帶來輕松愉悅的感官體驗,以提高收視率。顯然綜藝節目內容是很難與電視新聞節目結合到一起的,兩種節目在屬性方面有很多不同之處。不過對娛樂新聞來說,有一些特殊要求,首先可以運用固定鏡頭給觀眾展示節目畫面,將基本信息傳達給觀眾,此外在選擇和制作其他畫面時必須做到圍繞節目主題進行,選擇的素材也要與畫面內容相吻合,這樣才能讓觀眾接收到完整的節目主題信息。所以說,畫面和內容相契合是提高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質量的基礎,今后媒體從業人員還需要加強對該方面的研究力度[1]。
眾所周知,廣播電視節目畫面并非靜態的,而是一種動態藝術,那么為增強廣播電視節目的視覺效果,動態與動態畫面的鏈接以及靜態與靜態畫面的鏈接都應該保持連貫,如果需要動態和靜態之間進行轉換,做好協調與過度十分重要,這樣能夠整體提高節目畫面的流暢性。比如要將靜態畫面轉向動態畫面時,靜態畫面的剪接點是需要放在動態畫面前面的,使之和靜態畫面聯系起來,不會讓觀眾感覺到突兀,觀看體驗感也會更好。
在實際的廣播電視節目畫面剪輯制作工作中,還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給廣播電視節目呈現效果帶來了不利影響,使之難以實現長久發展目標,其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選擇合適的素材對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畫面編輯制作質量有著積極意義,但是當前素材選擇不合理的問題普遍存在,從而給后續畫面剪輯造成不便。例如有很多工作人員對節目制作宗旨沒有充分理解,所以在搜集素材時就會十分盲目,比如重復取景等,造成素材同質化現象嚴重,也會讓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缺乏新意,難以調動觀眾的觀看興趣。
藝術技巧水平高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廣播電視節目畫面剪輯制作效果,所以占據重要地位,但是藝術技巧運用成效不理想也是急需解決的一個難題。隨著媒體行業不斷發展,節目畫面編輯制作的同質化現象卻越來越嚴重,比如剪輯方法缺乏新意,很多廣播電視節目畫面都選擇相同的剪輯形式,缺乏創新、優化意識,沒有根據節目的實際特點來選擇合適的剪輯方式,那么很難提高觀眾的觀看興趣,也不利于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經過上述分析,在廣播電視節目的畫面編輯制作中還存在一些障礙,影響節目制作水平提升,節目制作人員應該加強對現狀問題的關注,并采取有所措施來改善不足。
觀眾是廣播電視節目主要的受眾群體,所以要想提高收視率,在制作廣播電視節目內容時應該充分考慮受眾需求,符合受眾的視覺習慣,這樣有助于調動受眾的觀看興趣,使廣播電視節目實現長久發展目標。首先,媒體部門應當圍繞受眾喜愛的話題類型積極開展調查工作,為電視節目畫面編輯制作提供參考,比如近些年旅游產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關于旅游的話題逐漸在群眾中間引起熱議,那么廣播電視節目創作就可以適當增加旅游方面的畫面信息,這樣能夠對受眾形成有效吸引,而節目畫面編輯制作也應該盡可能展現旅游活動的魅力,讓受眾從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長此以往,對提高收視率有一定幫助[2]。其次,現代人們的審美水平不斷提高,也給廣播電視節目畫面編輯制作帶來很大挑戰,因此廣播電視節目內容不僅要在內容、形式等方面積極創新,還需要使用多元化的拍攝手法,比如新聞節目應該盡可能向受眾展示新聞現場全貌等。
隨著媒體行業飛速發展,公眾獲取社會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泛,其中廣播電視節目仍然受到很多公眾喜愛。新時代環境下,傳統廣播電視節目畫面剪輯方法已經很難滿足現代民眾觀看要求,因為過去的剪輯技術、審美水平等有待提高,所以為提高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率,那么剪輯人員應該主動學習新的方法,以增強受眾的觀看興趣。例如對電視節目來說,選擇合適的畫面剪輯形式有助于將節目信息準確傳達給受眾,在轉換鏡頭時要保持流暢性,這樣觀眾才不會感覺到突兀或者拖沓,從而觀看興趣也更加濃厚,能夠對觀眾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3]。此外,畫面剪輯也需要具備應藝術美感,如果一直用直白的方式向觀眾呈現節目畫面,容易讓觀眾感覺到缺乏新意,所以在轉場時可以使用特寫鏡頭、推鏡頭、拉鏡頭等,這樣畫面轉場充滿新意,也能有效增強畫面的精彩度,對消費者來說更有觀看趣味。
對于一檔節目來說,畫面編輯制作長度也是影響觀眾觀看興趣的元素之一,需要熟練掌握節目長度確定技巧,才能將節目內容完美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實踐表明,以景別長度、內容表達和布局長度這三個方面為衡量,來確定節目長度比如容易被觀眾認可,比如拍攝移動的物體時,應該增加短鏡頭使用數量,然后在實際剪輯過程中要結合速度、位置等信息,確保觀眾能夠看清節目內容,這樣選定的節目長度更為合理。所以說,節目長度在電視節目畫面編輯制作過程中,一定要特別注意如何確定長度,這對提高畫面編輯制作水平有著積極意義。
對于各行各業來說,要想實現可持續穩定發展目標,需要有充足的高素養人才作為支撐,那么在媒體行業中,只有不斷提高畫面編輯制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才能在很大程度促進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水平提高。首先,應該提高畫面編輯制作人員的招聘門檻,對應聘者的編輯能力、創新能力、剪輯技能等進行綜合考察,有助于從源頭上篩選出更多提高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質量的綜合型人才。其次,應當定期組織畫面編輯制作人員參與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培訓,引導他們及時接觸和學習新的編輯制作技巧,使其知識體系得到更新,這樣畫面編輯制作人員在具體工作中就能夠懂得該如何確定節目長度、如何確保剪輯畫面連續性等。最后,要注重提高畫面編輯制作人員的藝術素養,俗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基于觀眾審美素養有所提高的視角下,作為畫面編輯制作人員應該具備良好的藝術素養,這樣在制作節目時才能更好的貼合觀眾審美,為觀眾提供豐富的視覺盛宴。
控制信噪比在廣播電視節目畫面編輯制作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過去受到技術條件和設備條件等方面的影響,導致只能選擇最基礎的方法來處理配音,那樣配音素材缺失現象時有發生,不利于提高節目質量[4]。不過,基于科技水平和媒體技術不斷提高的時代背景下,傳輸技術、數字化技術相較于過去有了很大改善,給廣播電視行業帶來了便利,畫面編輯制作人員可以在處理畫面配音時應用先進的數字技術和傳輸技術,從而畫面配音就不會過于單調,有一些配音能夠隨意的穿插到畫面中去,讓節目畫面精彩度提高,對激發觀眾的觀看興致有一定幫助。
綜上所述,廣播電視節目的畫面編輯制作需要同時滿足很多要求,比如結合人類思維習慣、畫面與內容相契合、畫面動靜結合要保持協調等。不過廣播電視節目編輯制作水準提高過程中遇到了素材過多、藝術技巧同質化等現實問題。實踐表明,可以通過實施合理選擇話題素材、創新畫面剪輯方法、合理確定節目長度、提高畫面編輯制作人員綜合素養、加強對信噪比的控制等舉措,使電視節目收視率能夠有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