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峰 李冬梅 曾付寶 李婷婷 貴陽市氣象局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公眾氣象服務工作也有了更多的要求。隨著計算機圖像技術的發展,以及觀眾需求和審美的變化,必然會帶來新的節目制作手段,發展新的節目形態。動畫運用到天氣預報中是技術成熟的必然結果。而信息承載量大,移動端傳播方便和碎片化信息匯總便捷的MG動畫符合當下傳播環境的轉變,制作的形式有二維動畫、三維動畫等。與氣象影視的有機結合,能加強節目的生動有趣程度,使呈現效果更加新穎。更能抓住廣大觀眾的眼球,提高觀眾注意力。目前在國外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國內同樣展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MG動畫英文全稱為Motion Graphics,直譯為的動態圖形或圖形動畫。1958年,在美國首次使用機械模擬計算機技術制作的電影《迷魂記》的片頭可視為MG動畫的開端。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電腦技術的進步,數碼影像技術革命性發展,很多專業技術人員利用數字電腦將MG動畫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因此,國外利用MG的應用領域和范圍相對較廣,廣泛應用于影視傳媒及各行業,在國外的氣象行業的運用也相應廣泛。如在日本某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制作中,融入MG技術,采用風格統一、畫面清晰的MG動畫內容,制作生成基于MG的虛擬主播——UeZa二郎的節目形式,形成基于時間流動而設計的視覺表現形式,讓廣大觀眾感覺耳目一新,給人不一樣的視聽體驗。因此也得以在國外氣象服務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在國內,MG動畫制作可追溯至2005年左右制作的一些商業廣告短片,到2010年才逐漸開始興起,目前多見于商業廣告、音樂MV、短視頻平臺、自媒體平臺以及少部分官方媒體等。而在氣象影視行業,成都電視臺的某一檔氣象影視節目將站點天氣預報融入了數字動畫技術——MG動畫,這些動畫技術也給人們帶來了更多全新的視覺體驗,氣象信息傳播帶動的范圍越來越廣泛。MG數字動畫在氣象上的應用同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反響。
虛擬主播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制作是基于MG動畫技術,建設涵蓋素材庫管理、節目制作、數據管理、系統管理為一體的制作平臺。通過多源數據自動化采集、多種類素材自動解析入庫、報文數據解析入庫、視頻產品的自動化加工生成、多媒體技術的融合應用等關鍵技術。只需設置視頻產品制作任務,系統可根據任務進行視頻產品自動化加工制作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實現方式。
素材庫管理是完成所有類型的素材采集和管理功能。素材采集按照用戶自定義時間和路徑、采集周期等實現素材的自動定時采集入庫;素材按照物理屬性分類存儲與管理,包括:圖片庫管理、動畫素材管理、視頻庫管理、音頻管理、文字模板管理和圖片維護等功能。
系統需實現按照節目流程制作及對生成的視頻進行管理,節目流程包括:片頭、天氣情況描述、48小時形勢預報以及24小時站點預報。支持多個多級行政區域天氣預報視頻制作,支持對每個流程中的圖片、文本、動畫、語音等進行靈活的、可視化的設置,支持根據素材庫更新的數據自動更新素材,自動生成視頻,且對生成的視頻可靈活進行再次編輯,比如增加圖片、修改文字內容等,生成的視頻可預覽、可下載、可自定義保存路徑,生成視頻自動存入歷史視頻庫管理,歷史視頻可查詢、可下載。
將所有需要自動更新的數據上傳到文件夾,在素材庫管理模塊制定定時任務時,選擇目錄下的文件,自動解析文件以標準格式存入素材庫,便于用戶在節目制作過程中使用素材時可快速調用所需素材來源。需建立數據表單對數據的執行過程進行監視,所有的任務執行情況都需要有記錄,并對執行情況進行判斷,判斷結果需反饋到頁面進行展示。
系統管理作為此系統的基礎服務模塊,主要維護系統的模塊、用戶信息的注冊、賬號的分配、角色的維護以及權限的控制等。
圍繞報文、音頻、視頻等多源數據自動化采集的建設,搭建自動化的數據采集機制,自定義數據采集任務相關信息,包括:采集數據來源、采集任務時間等信息。系統根據已設置的數據采集任務自動化采集所需的各類數據。
將天氣預報節目制作所涉及圖片、動畫、視頻、音頻、文本等多種類素材數據進行采集后,自動化解析入庫。
在視頻產品加工制作過程中,需要各級氣象臺的預報數據支撐,這些數據以固定的報文格式存儲。因此,需要快速準確地對報文數據進行解析并存入相應素材庫中,便于節目產品制作過程根據分類快速定位獲取所需報文數據。
在氣象服務產品自動化加工制作的當前,應用自動化加工工具或技術,實現基于視頻產品制作任務驅動的自動化加工生成。
在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的當前,傳統單一的氣象服務產品呈現模式(如:文本、圖片等單一模式)缺乏表現力和視覺效果,因此,采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在氣象影視中的融合應用,探索氣象服務+多媒體技術新亮點,增加氣象影視節目的表現力和視覺效果。
目前傳統的氣象影視制作方式是對未來的天氣作出明確的預報結果和預警信息的告知;對當前的氣象實況作出及時、準確的表達;對氣象科普內容進行真實性傳遞。因此,很多時候在氣象信息傳輸時會側重于專業性、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而在有限的節目制作時間內要完成以上要求,節目的制作就不可避免出現同質化、枯燥化等問題。造成氣象影視節目在播報的時候可能因觀眾不易理解而引起的效率低下、認知偏差甚至與準備傳遞的信息完全相悖等現象。而基于MG動畫技術制作的虛擬主播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因其制作時間短,表現方式更生動、形象、活潑,故可適當的解決以上問題。
MG動畫技術運用到天氣預報節目制作中,可以豐富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形式,滿足大眾需求和審美的變化。多樣的氣象傳播模式,已經從傳統的報刊、電視、廣播等傳播渠道,發展為氣象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微信視頻號、微博、頭條號、手機客戶端APP及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B站為代表在彈幕視頻平臺等,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移動端傳播和易于碎片化信息匯總的Motion Graphics(簡稱:MG)動畫符合當下傳播環境的轉變,制作的形式有二維動畫、三維動畫等,讓廣大觀眾感覺耳目一新,給人不一樣的視聽體驗。在國內外都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態。這種表達方式改變了原有的文字為主的形式使得氣象服務更加迅速和便捷,讓氣象信息傳播和內容的多樣化進一步提升。
傳統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受真人主持的影響,解釋傳播氣象科普知識難免有不直觀、不生動、不清楚等多種壁壘阻礙。但以MG動畫來制作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就可以不受傳統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制約,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它可以飛入高空,為觀眾講解一顆水滴在上升氣流的反復作用下,不斷重復吸附,最終變成冰雹降落;已可以深入大海,了解12級的臺風的形成與消解;還可以帶領大家來到秦嶺,觀看一側云霧繚繞、一側晴空萬里的氣象奇觀。給觀眾以身臨其境的體驗。
與傳統動畫制作比較。傳統動畫制作方式是由專業動畫師,以畫筆畫出一張張不同的畫稿,再以攝像機將相互有著聯系且逐漸變化的畫面一格一格拍攝下來。因此,需要團隊分工協作才能完成,制作時間較長、成本較為昂貴。而在強互動性、個性化、全方位的數字化、快節奏的新媒體時代面前,傳統動畫制作方式,已經無法跟上信息更新的步伐,滿足不了不同層面的受眾的需求。更無法整合進對時效性要求較高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制作中。而隨著電腦技術的進步,數碼影像技術革命性發展而來的MG動畫技術的特點是短、平、快。其較易實現動畫畫面、制作時間短、成本較低,素材可反復使用。因此,MG動畫技術在講究時效效、真實性、準確性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制作就有很好的發展空間。
而傳統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制作流程為: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分析天氣——撰寫主持稿——手工錄入天氣預報報文——查找上載圖片、文字等素材——錄制主持人口播部分——錄制天氣預報站點部分——錄制交通天氣、生活指數等其它氣象素材——后臺剪輯——輸出——檢查——傳輸共十一個步驟。并且至少需要主持及后期制作人員兩人共同完成。而基于MG動畫技術虛擬主播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制作平臺的應用將手工錄入天氣預報報文至輸出這七個步驟全部整合在一起,通過多源數據自動化采集、多種類素材自動解析入庫、報文數據解析入庫、視頻產品的自動化加工生成、多媒體技術的融合應用等方式將動畫天氣預報節目自動生成輸出,總共只需五個步驟即可完成天氣預報節目的制作,大大節約了節目制作時間。同時節約真人主持這一傳統電視天氣節目組成要素,將天氣預報節目的制作減少至一個人即可完成。
本文通過對MG動畫在國內外研究現狀,淺析傳統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制作和基于MG動畫的虛擬主播電視天氣預報制作方式,對虛擬主播電視天氣預報制作的節目實現方式進行了探討,并對其優越性進行了分析。我們相信,隨著新科技、新技術的不斷發展運用,對公眾氣象服務的能力與水平將不斷提升,為公眾提供更精細的氣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