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琴慶 湖南應用技術學院
旅游業作為一種在快速發展的行業,在許多方面,引起了專家的研究和重視。大學生喜歡旅游、愛好旅游,大學生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空閑的時間,成為了國內旅游消費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杜江[1]認為,國內大學生旅游正以服務于課堂的認知旅游、服務于企業的商務旅游、自主擇業旅游、專題修學游、自助休閑游等方式展開。在古代,喜歡遠游的讀書人還被稱為“游士”,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便是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古代游學標志性人物是先秦時的孔子,周游各諸侯國長達14年之久,一生遍及衛、陳、魯、宋、鄭、蔡、楚諸國;甚至佛教倡導的“行僧”,說明中國教育旅游、認知旅游的思想源遠流長。任曼麗[2]指出,大學生在旅游過程中花費項目排名依次是:參觀游覽、購物、住宿、餐飲、交通、娛樂、其他。由于 參觀游覽的費用相對比較固定,大學生選擇余地較少,因此參觀游覽費用在旅游消費中所占比重最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大學生的旅游消費水平不高。但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學生的勤奮賺錢、各種助學金的獲得等原因,大學生出游的經濟條件得到極大提高。
旅游動機是一個人外出旅游的主要因素,包括學生自身的體能、文化程度、與其他的交往、名譽等方面的因素。但除了這些主要的因素以外,另外還有某些其他因素。我們要研究學生旅游者的旅游想法就要旅游行業全面了解學生旅游者的需求,正確的分析市場,及時發現一些符合當前市場需要的項目,這是關鍵的一步。
在對“旅游目的”的調查中表明,超過一半的同學選擇了欣賞風景,增長見識和沒有實質性的目的,只是出門走走。
為緩解壓力、找朋友和熟人玩的同學也占了很大的比例。這一調查說明,大學生出行的主要目的有很多,最主要的是豐富自己的見識,到不同的地方去感受不同的人文景觀(見圖1)。
通過調查顯示,外出旅游選擇汽車(70%)的大學生還是比較多的,而且影響大學生選擇交通方式主要是費用(74%)和時間(63%),這就說明限制大學生出游方式的主要還是金錢與時間。住宿:從問卷可以看得出來,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是選擇比較經濟的住宿,例如經濟型賓館(45%)、同學宿舍(20%)、廉價招待所(14%);僅有少部分大學生選擇星級酒店(5%)。這就說明大學生出游還是從實際出發。
調查顯示,百分之72.5的同學最喜歡和朋友一起外出旅行,百分之17.6的同學喜歡和家人一起旅行。在本次調查中,沒有同學選擇旅行社跟團旅行,說明大家更喜歡比較自由的旅行方式,也說明大學生的獨立能力得到了提高(見圖2)。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喜歡走向大自然風景區,占了總人數的63%,這充分的顯示出大學生的喜歡的原因。其次,選擇帶有民族特色的風景區有23%左右;有很多的人喜歡去那些繁華的區域,約占總人數的9%。反而紅色旅游革命區和高校校園是大學生群體最少考慮的。

圖1

圖2
為什么喜歡去自然風景區?調查顯示因為大學生經常要面對學校、家庭、社會的更多壓力,而大自然能帶給我們相對真實的安全感,讓我們放松心情。作為自然界原有物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觀,它很少受到人類影響,如自然形成的河流、山川、樹木等。
大學生旅游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已成為業內外商家關注的焦點,但在經歷了很多年的開發和完善以后,我們發現大學生旅游市場所發生的變化不是那么大。
通過調查研究我們可以得到目前旅行團面對大學生這個日漸龐大的消費市場,旅游企業卻仍未開發出一條系統的既能使大學生滿意而又能讓旅游企業長期有效運營的模式。
旅行社和大學生雙方溝通不足,旅行社不能從大學生這個龐大的消費群體中為汲取客觀的經濟利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旅游企業重視程度不夠,市場供給不足。業內外旅游商家認為高校旅游市場獲利很少,所以一般不會把其作為自己主要的經營項目。其二,過時的服務觀念和項目遠不能滿足在校大學生的需求;所以市場供給與學生想要的相差甚遠,以至于無法使高校學生的潛在需求轉變成現實需求。
(2)旅游產品針對性、創造性及差異化存在不足。目前,高校學生的旅游市場和復雜多變的旅游線路,因為缺少了很多專門為大學生設計的路線,所以大多數旅游產品或線路是為把旅游業其他的產品進行了“復制”再推送給我們的高校學生,目前在對高校學生戶外旅游的心理和生理情況分析不夠,所以旅游服務根本不能滿足其需求,以至于當前的高校學生的旅游項目很少,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因此,高校學生旅游消費市場一片消極。
(3)目前的旅行社所宣傳的方式不被在校學生接受,缺少主觀能動性。現在很多的旅行社沒有充分的服務人員和對應的運行模式。很多的旅行社都是一個服務工作人員負責很多項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就沒有足夠的人員去為大學生設計線路。其次旅行社向在校的大學生推出的旅游路線沒有展現出當代大學生的特色。所以,這些導致了大學生旅游服務一直停滯不前。
這些旅行社大都認為組織大學生旅游既難以設計出有吸引力的線路,利潤又太薄,所以不想設計導致沒有熱情來開發。
(4)最后大學生不想跟旅行團。大學生不想跟旅行團的原因有兩個,資金的不足和路線設計得不合理,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更喜愛去有著冒險的刺激的景點。同時,在校大學生的旅游經濟情況普遍較低也成了制約的因素。因此在他們的想法里,相比于旅行團來說,更喜愛自己組織出去旅游。
我們的目標旅游市場是大學生,那么首先我們來了解大學生的具體組成,總的來說,大學生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是指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培養的高級專門人才。大學時期的他們很想出去到處游歷,增長見識,結交更多的朋友.再加上大學課程比中小學時期不同,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由的支配和管理.而且在大學里人際交往范圍更廣。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大學生在未來的旅游市場是有地位的。我國是個人口大國,大學生人數也是世界之首,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只要開發出大學生樂意接受的旅游產品,就不怕沒有市場.因為他們喜愛探險、挑戰這樣他們會覺得更具有挑戰性和刺激性,以及探險旅游產品,因為大學生對挑戰極限懷有強烈的興趣,喜歡冒險,喜歡新鮮事物,并且探險旅游產品它的優點是驚險、刺激,能充分滿足旅游者的好奇心,并且令他們時刻處于高度緊張和興奮的狀態,給他們留下深刻的記憶。
大學生旅游是隨著當今社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普遍社會現象,它對大學生自身、社會、家庭、學校等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影響。當今的旅游方式多變,大學生可選擇的旅游方式也在不斷的變化著。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大學生旅游也帶動了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