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 北京廣播電視臺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各地都掀起了黨史學習的熱潮。習近平總書記將黨史學習教育概況為16個字“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為了更好地宣傳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弘揚紅色精神,各媒體都集中力量全方位的對黨史教育進行宣傳報道。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傳統媒體在做好本系統的宣傳工作之外,都下大力氣制作了新媒體產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黨史。
北京廣播電視臺發揮自身的優勢,在音頻內容上以講故事的形式制作了“見證初心——百集京華黨史故事”系列音頻專題,同時,為了彌補廣播稍縱即逝的缺點,在北京廣播電視臺官方微信號制作了新媒體H5頁面《黨史隨身聽》,頁面在界面設計和展現形式上都更好地將音頻內容集中展示,在一個融媒體產品中,將100集音頻分類明晰,邏輯清晰的羅列出來,讓用戶在一個界面中能將一百集音頻全部收聽,并且頁面樣式不繁復和拖沓。讓黨史學習變得更為簡單便捷,增加黨史學習的趣味性。
《黨史隨身聽》H5產品考慮到主要在手機終端進行展示,所以,在取名時也突出便攜性的特點,“隨身”兩字讓黨史學習變得更隨性一些。H5開始界面的動畫展示頁面的設計樣式沒有采用黨政宣傳常用的紅色背景,而是用白底紅字讓整體風格更為清新淡雅。設計元素采用了疊摞的書籍,意在突出黨史的厚重感,不同歷史節點的事件用動畫形式并循環播放,再配有渾厚的背景音樂讓整個頁面的代入感增強。音頻內容展示頁的設計樣式采用了書架的方式,既承接了首頁的設計樣式,又將每集音頻用書籍封面的形式展現,讓受眾可以快速直觀的獲取音頻的內容信息,避免了標題列表的枯燥形式。左右滑動切換書架的形式讓每一頁的內容不至于太多,也讓受眾和產品之間有了互動。點擊每一本書籍封面,都會在頁面底部的播放器上隨即播放,避免了鏈接到新的頁面,減少了用戶來回切換頁面的繁瑣步驟。(見圖1)

圖1 《黨史隨身聽》設計樣式
H5頁面的創新是近幾年融媒體發展的主戰場,H5的出現為下一代互聯網提供了全新的構架和平臺,包括提供免插件的音視頻,圖像動畫,本體存儲以及更多酷炫和重要的功能。各媒體根據自身業務發展的需求,對H5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就促進了H5在技術方面的更新,各種功能在不斷的完善。最近推出的IVX制作平臺,相比之前的IH5平臺就增加了很多新功能,例如:增加了外部網頁嵌入功能,提供了小程序和小游戲的制作界面等。最大的變化就是將外部網頁的嵌入功能全面放開,這樣就可以將各媒體自產內容的網頁和新媒體H5產品更好的融合在一起。《黨史隨身聽》的技術結構就是將H5與傳統HTML頁面結合,這樣既利用了H5頁面方便轉發的特性,又利用HTML頁面可以隨時更新的特點。實現了將傳統音頻內容以最高效的方式在融媒體平臺中得以傳播的構想。
頁面在設計制作過程當中,由于客觀情況的出現讓原有的設計構架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最初的設計是三個層級的,點擊每一本書籍封面會打開新的鏈接頁面收聽音頻,但由于客觀原因,不能直接鏈接第三方APP頁面。所以就將音頻資源下載壓縮后重新上傳,頁面結構也由原來的三層變為了兩層,雖然頁面的層級縮減了,但是對技術要求的難度卻增加了。點擊書本封面后,頁面下方的音頻播放器不僅直接播放,還要做到音頻切換非常流暢,必須采用流媒體的形式,提升了用戶體驗的同時也避免了外鏈后不容易返回產品頁面的窘境。
H5的內容展示頁面為了能更好的服務各個用戶群,在各種終端設備的適應性上都做到了最好,例如PC機終端,平板電腦終端,手機終端(見圖2.3.4)。將頁面的自適應性能調整到最佳,既能讓頁面有一個好的展示效果,同時又能讓不同終端設備的屏幕顯示飽滿。多種終端設備的兼容能讓更多的受眾體驗到產品,豐富產品,展現平臺的同時也擴大了用戶群。讓黨史學習能在更多的人群中得到宣傳,使黨史教育更深入人心。
黨史學習教育是今年各媒體宣傳任務的重中之重,如何利用好新媒體平臺也是各媒體的創新原動力,傳統媒體根據各自輸出內容的特點,結合新媒體技術,用更好的方式將傳統新聞內容傳播給大眾,實現媒體融合的最大化。《黨史隨身聽》H5產品的設計制作過程,也是對廣播音頻內容如何與新媒體結合的探索嘗試,將廣播的線性特點加以模塊化和層級化,實現傳統媒體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傳播。

圖2 PC機終端顯示效果

圖3 手機終端顯示效果

圖4 平板電腦終端顯示效果
如今,新媒體產品的形式日益增多,千變萬化,各媒體都在尋求新穎特別的設計樣式來吸引受眾的關注,但根本宗旨還是通過設計樣式來精準傳達要宣傳的內容。不同媒體平臺生產的新聞內容的形式是有其特點的,例如廣電媒體主要是以音視頻為主。這就要求新媒體產品在設計開發初期針對音視頻固有的特性來設計產品結構和風格樣式。對音視頻內容展現樣式的設計一定要通過圖片設計來突出,圖片的選取一定要精準突出音視頻內容,并且要是廣受大眾熟知的形象。這樣才能讓受眾在瀏覽海量信息時,快速準確地獲取到自己感興趣的資源,從而也最大程度的達到了宣傳的目的。
一個成功的H5產品,其整體的構架層級也是需要強化設計的一部分,如何設計互動響應方式,頁面的層級關系,元素之間的關聯方式。這些都要根據主題內容和媒體資源的形式來決定,好的設計樣式要將龐大的數據信息用清晰簡單的邏輯層次展現出來,展現樣式要根據不同的內容介質來設計,宗旨就是要提高用戶體驗的友好度。
設計師對于技術的考量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款H5產品最后成品的功能實現,完全是靠技術支撐的。所以在設計之初,就要考慮到技術參數的運用。前面的圖形設計和結構設計最終要依靠技術來實現,無論是各種互動形式的展現,還是對內容的呈現方式,技術參數的運用會直接影響到受眾對產品的使用感受,甚至關乎產品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傳統媒體內容資源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要想得到充分的利用,必須對新媒體產品的設計樣式有充分的考量,最大程度的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利用自身媒體傳統新聞內容的特性,通過對視覺,結構,技術三方面的綜合設計,生產出適合傳統廣電媒體宣傳的新媒體產品。讓廣電行業在媒體融合的大環境中更具有競爭力,實現廣電行業的二次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