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阿壩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聲樂演唱者不僅要用歌聲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還要具備良好的聲樂演唱及舞臺表演能力。但是很多學生只能適應在老師琴房上課,一旦到舞臺上就驚慌失措,節(jié)奏不穩(wěn)、不會表達歌曲情感、歌曲完整性不夠等問題。此次項目特色:在于將聲樂學習局限性的小場所—教室,更多的拓展到舞臺實踐當中,將聲樂教學中常用的教室與舞臺相結合。此次項目創(chuàng)新點:①掌握“舞臺實踐”的技巧和舞臺上的表演,經過長期與外界活動企業(yè)的合作,讓學生在舞臺上的長期實踐,解決學生在舞臺上聲樂演唱時氣息不穩(wěn)定、肢體不協(xié)調、情感表達不完整的問題。②聲樂學習與舞臺實踐兩者缺一不可,我們是把舞臺實踐更加重視起來,豐富聲樂教學形式,提升學生在舞臺上的演唱表演能力。
中國的音樂教學主要包括實踐教學和課堂教學兩部分。當前,一些藝術學院比較重視課堂教學,卻忽略了實踐教學。他們認為實踐教學將對課堂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實際上,實踐教學是強化階段實踐。它可以幫助教師在實踐中解決課堂問題,并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了發(fā)揮強大的專業(yè)技能,學生必須練習多次。通過反復的練習,學生可以發(fā)現他們經常及時忽略的問題,并努力解決戲劇心理質量,戲劇經驗和技能的問題。專業(yè)技能。并通過多次表演逐步培養(yǎng)其心理素質和戲劇經驗。通過不斷的改進和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提高成績水平。作為學習和發(fā)展聲樂必不可少的課程,這是表演戲劇的實踐。
當前,我國的聲樂教學中,重心都放在了課堂中,對于聲樂理論教學和聲樂基礎教學很多,但是對于學生在舞臺表演的實踐機會卻非常少。由于聲樂教學中,老師與學生都是一對一的教學方式,因此學生的表演全部是基于學生日常學習的教學內容,對于舞臺表演的經驗是什么,如何面對觀眾,假如在舞臺上碰到設備等意外問題該如何應對,這些學生全完都不知道,因此學生即使是基礎理論知識再豐富,沒有一點舞臺表演經驗,對舞臺一點也不熟悉,那么在舞臺表演中就會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即使能夠克服心理壓力開始聲樂表演,也可能由于對舞臺不熟悉,導致舞臺、燈光、設備等無法配合從而導致舞臺表演出現問題,或者聲音無法控制自如,導致演出效果受到影響。
當前,在對聲樂學生的聲樂理論教學中,主要是針對聲樂的理論和表演的理論進行教學,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也缺乏培養(yǎng)。在實際的舞臺表演過程中,聲樂表演者的心理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方面,聲樂表演者可能會由于基礎理論學習較多而舞臺表演實踐少而引起極大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學校對于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欠缺也會導致在表演過程中缺乏對于舞臺表演的應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聲樂學生通常都是在一個刻意營造的安靜的環(huán)境下學習聲樂,包括教師也是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教學,避免外界嘈雜的聲音影響到聲樂學生的聯(lián)系。但是長此以往,學生們在聲樂表演的過程中會對于安靜的環(huán)境更加適應,而當實際登臺表演的時候,嘈雜的環(huán)境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設備使用的正確與否,都會對聲樂表演者的表演效果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而如果再加上學生的心理素質比較差,就會更加影響正常水平的發(fā)揮,使聲樂表演的效果降低。

表演實踐為師生展示才華奠定了基礎,通過對社會生活的深刻體驗,學習聲樂的學生能夠從比在課堂中受到的教育更加深刻的體驗受到更深遠的教育影響。聲樂是一種實踐的藝術,不是局限于教室內就能夠傳達的藝術,只有在舞臺上表演,才能夠把聲樂的藝術帶給觀眾,換句話說,只有舞臺表演才能夠檢驗聲樂表演是否成功。因此,聲樂學生要通過課堂中學習的知識積累自己的聲樂理論,把基礎打好,然后通過舞臺的表演實踐,將聲樂理論結合舞臺表演實踐,才能夠真正掌握教學知識,達到教學所要求的表演效果。隨著聲樂學生舞臺表演次數的增多,他們的舞臺表演經驗也會越來越豐富,這樣一來,他們的藝術水平才能逐步提高。第一次是首次上臺的學生,由于第一次,這些學生的心理素質會受到極大的考驗,一方面,缺乏舞臺表演經驗會給他們帶來心理上的極大壓力,另一方面,專業(yè)知識掌握不牢固也會使心理壓力在表演過程中被放大,從而在聲樂表演過程中容易犯錯,甚至是大腦空洞的現象,經過許多練習階段后,學生逐漸積累了一定的舞臺經驗,他們可以在學習過程中認真地做上流。通過實踐和舞臺上的交流,學生逐漸擁有更高水平的專業(yè)素質,不僅測試他們的資格,還學習一些他們在課堂上無法學到的知識。教育和娛樂是最活躍和容易接受的教育形式。練習藝術是將無聊的課堂教學帶入實踐階段的有效方法。如果不進行演出實踐,只是閱讀聲樂理論書籍并在鋼琴室練習,是不會真正的舞臺感的。因此,學生應該欣賞大量練習舞臺的機會,在每場表演中找到專業(yè)研究的創(chuàng)造性要點,找出自己的不足,認真反思并在下次表演中避免發(fā)生。
舞臺表演經驗涉及的方面非常的多,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需要聲樂學生在舞臺表演前認真準備,做到各方面周全的安排,因此,需要在聲樂教學中融入舞臺實踐表演的創(chuàng)新訓練。比如設置舞臺表演的情境,在課堂中模擬舞臺表演,讓聲樂學生了解舞臺表演所要準備的。比如在舞臺表演中,最重要的是聲樂表演者要與同伴的演奏進行反復的排練,做到互相熟悉,熟練的配合。這就需要在舞臺表演前反復的和同伴進行細節(jié)的溝通和配合,一方面要多加練習,反復的練習能夠提高互相的默契程度。另一方面要在細節(jié)方面進行了解,比如聲樂表演者的一個眼神或者一個動作,伴奏者就知道想要表達什么意思,從而進行配合表演。另外,舞臺中演出服裝問題也是傳統(tǒng)聲樂教學中不會涉及到的,實際上會對聲樂表演者影響非常大的方面,在日常聲樂教學中,應當加入讓聲樂學生穿著舞臺表演服裝進行聲樂表演,模擬真正的舞臺演出,讓聲樂學生感受到穿著服裝表演時可能出現的問題,比如服裝斷裂、過緊或者過松等,讓學生熟悉服裝在演出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在真正的舞臺表演過程中碰到問題才能不會手忙腳亂。另外,在日常聲樂教學訓練中,還可以組織其他專業(yè)的學生模擬觀眾,加入舞臺實踐的訓練。讓聲樂學生掌握在表演過程中與觀眾的互動和情感交流如何進行,如何通過舞臺表演拉近與觀眾的聯(lián)系。聲樂學生從站姿、走路的姿勢,甚至包括走路的頻率和走路的步伐,都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設計,然后形成一個標準,從而使聲樂學生在舞臺表演過程中,不管上場下場都做到非常優(yōu)雅,把觀眾的感情與聲樂表演者的感情拉近,通過表演的聲樂作品表達自己的情感傳遞給觀眾。
簡而言之,舞臺表演實踐教學與課堂上的聲樂教學并不是分離開的兩部分。相反,這兩部分教學相輔相成的。課堂上的聲樂教學是聲樂舞臺表演的基礎,而舞臺表演實踐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這是實踐培訓并且能夠對學生創(chuàng)新進行鍛煉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聲樂學生們應當積極參與各種演出的活動,并且安排多進行藝術實踐。學生應當從實際表演中增強和發(fā)展自身的聲樂技能,提高自身的聲樂表演效率,通過每一次演出的機會提高自己的演唱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