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正青春的《小康》,將沿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之路堅定前行。
這是一個極不平凡的新時代,歷史的坐標早就為2021年刻下了偉大的注腳。這一年,“十四五”規劃開局;這一年,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將迎來100周年華誕;這一年,是辛亥革命爆發110周年;這一年,偉大的祖國已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詩經》有云:“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禮記》中則對小康有具體的描繪。可見,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孜孜追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則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體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歷史進程中的偉大夢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全國人民意愿和黨的事業發展需要,提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性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的重大判斷,并指出,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幾代人一以貫之、接續奮斗。到建黨100周年時,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是我們黨進入新世紀后,在基本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提出的奮斗目標,是對人民的莊嚴承諾。而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勝利在望。接下來的路應該如何走?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社會發展中矛盾錯綜復雜,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黨的十九大在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的基礎上,將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成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逐步明確和設立的一個階段性目標。在改革開放不斷探索的行程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努力奮斗中,我們黨拓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和實踐。以“解讀中國·關注民生”為己任的《小康》雜志,從2005年第一期開始就策劃推出“中國小康指數”,并從創刊之年便著力打造“中國全面小康論壇”這一品牌。今年,從這一期雜志開始,我們將對“中國小康指數”指標體系進行更新、完善,推出“中國現代發展指數”。
正青春的《小康》,將沿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之路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