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明芬 張家琳 裴麗杰
摘 要:本文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析了產業融合機理及融合動力,探討了黑龍江省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徑。筆者提出黑龍江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徑,開發冰雪文化旅游產品實現產品融合,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聯動發展實現企業組織與市場融合,冰雪文化旅游產業集群式發展實現充分融合,以期為黑龍江省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及黑龍江“冰雪旅游+”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冰雪旅游;文化產業;融合路徑;黑龍江
中圖分類號:G124;F592.7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青年項目資助課題“黑龍江省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路徑研究”(19JYC123);黑龍江財經學院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SK201904)。
黑龍江省的冰雪旅游資源數量眾多,類型豐富,獨具特色,在我國冬季旅游產品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自1963年第一屆冰燈游園以來,黑龍江冰雪旅游產業先后經歷了萌芽期、成長期到現在的跨越式發展階段。“兩山論”為黑龍江冰雪旅游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將冰雪運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推動了黑龍江冰雪旅游的跨越式發展。在普及大眾冰雪運動及大眾冰雪文化的同時,黑龍江冰雪旅游產業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提升冰雪旅游產業文化內涵,推動黑龍江省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至關重要。
產業關聯是產業融合的基礎和前提,兩個產業的關聯性越強,越容易形成融合發展,而產業關聯始于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有助于進行關聯性或替代性技術開發,形成新技術在冰雪產業與旅游產業之間擴散。政府管制的放松和新技術在冰雪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間的不斷擴散,自媒體、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廣泛應用于冰雪旅游產品及文化產品的開發和宣傳中,使兩大產業中的部分產品既具有冰雪旅游產品的屬性,又具有文化特色,產品在兩大產業中交叉、共享[1]。冰雪節慶、冰雪度假、冰雪賽事、冰雪民俗等一系列具有雙重屬性的產品吸引著旅游愛好者,推動這兩大產業市場的交叉、融合。旅游企業為了增加旅游產品的吸引力,提高文化宣傳的廣泛性,往往會在旅游產品開發中注入文化元素,在推廣地域文化時借助旅游載體,原本分屬于兩大產業的企業在業務層面進行重組,旅游企業與文化企業的明顯界限逐漸消失。產業融合產生的冰雪文化旅游產品既能滿足人們對于文化的需求,又兼具冰雪旅游產品的觀賞性、體驗性,互動性更強,更能夠滿足市場需求。至此,冰雪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實現了客源市場共享,產業邊界模糊直至消失,融合領域由點及面,融合程度由淺及深,實現兩大產業在市場層面的融合。兩大產業市場融合過程中,冰雪文化旅游產業鏈條也會不斷延伸,形成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高度融合,并帶動冰雪培訓教育、冰雪旅游會展、冰雪康養、冰雪藝術、冰雪制造業等相關產業集群式發展的冰雪文化旅游綜合體[2]。
(一)市場需求是黑龍江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原動力
我國已經進入冰雪旅游時代,冰雪休閑旅游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冰雪旅游人數持續增長是黑龍江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游客需求的新變化是黑龍江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原動力。冰雪游的游客群體中,年輕人偏多,對冰雪旅游產品的特色、品質要求也較高,除常規的賞冰樂雪或溫泉外,更希望體驗當地民俗、品嘗當地美食等項目。這也促使冰雪旅游企業在旅游產品開發中挖掘更多特色,融入更多文化因素,促進黑龍江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3]。
(二)企業逐利行為是黑龍江省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內部推動力
旅游企業既是冰雪旅游活動的經營者,也是黑龍江省冰雪旅游與文化融合實施的主體,其對文旅融合的推動作用表現在對冰雪文化旅游產品的設計和冰雪文化旅游線路的推廣營銷上。旅游企業結合黑龍江冰雪游客的新需求,對現有冰雪旅游產品及線路進行調整、重組甚至創新,并將更具特色的冰雪旅游精品項目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推廣和銷售。只有不斷深化文旅融合,提升冰雪旅游產品文化特色,對旅游客源地保持吸引力,旅游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旅游企業會積極打造特色冰雪文化旅游產品,推動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不斷融合發展。
(三)政策導向是黑龍江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外部助推力
2019年,中央首次提出大力發展冰雪旅游產業,促進冰雪產業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黑龍江也陸續出臺了推進冰雪旅游產業的相關文件,持續釋放冰雪旅游發展的政策性紅利,為黑龍江冰雪旅游產業發展,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政府通過降低準入門檻和打破行業壁壘,出臺支持文化與冰雪旅游產業融合的財政金融政策與知識產權政策,為文化與冰雪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4]。2019黑龍江省實施了文旅產業發展工程,全年新(續)建文化和旅游重點項目154個,完成投資77.88億元,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程度不斷加深。
(一)開發冰雪文化旅游產品,實現產品融合
冰雪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是在黑龍江特色冰雪旅游資源及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展開的;因此,首先要保護好冰雪旅游產業發展所依托的自然環境、文化環境和社會環境;其次,要通過黑龍江民俗文化、傳統技藝、美術、曲藝、舞蹈、文學、體育、游藝等特色文化資源提升冰雪旅游的層次,推出具有黑龍江特色的冰雪文化旅游產品。但這一階段的融合僅限于冰雪旅游產業包含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板塊各自與文化要素的結合,如旅游行程中的鐵鍋燉,火炕、冰雪游、俄羅斯商品、東北大秧歌表演等,冰雪旅游項目雖然會呈現出黑龍江各地一些共同的文化元素,但冰雪文化旅游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地域特色文化內涵。
(二)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聯動發展,實現企業組織與市場層面的融合
黑龍江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的不斷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相關產業的聯動發展。旅游企業與文化企業在組織層面的邊界逐步弱化,旅游產業與演藝產業、影視產業、文化節事、博物館事業、藝術產業的聯動發展[5]。
1.冰雪旅游演藝產業蓬勃發展
近年來,冰雪文化在旅游行業的滲透推動了冰雪旅游演藝產業的蓬勃發展,促使冰雪旅游企業與文化企業在組織層面進行重組。黑龍江涌現一批反映龍江文化的優秀作品,如情境冰秀《冰秀·尋夢》《遇見·哈爾濱》,大型龍江劇《梁紅玉》《農民的兒子于海河》《松江魂》《鮮兒》等具有龍江符號的演藝產品在冰雪大世界、雪鄉等地都有駐場演出。此外,黑龍江省歌舞劇院、黑龍江省曲藝團還發布了《女神湖》和《根》,兩部為黑龍江冬季旅游市場打造的文旅融合演藝作品。冰雪文化演藝產品存在于冰雪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吸引著共同的目標群體。分屬于兩大產業中的企業出于逐利目的,會不斷進行業務、組織重構,推出蘊含文化特色的冰雪旅游演藝產品。
2.冰雪旅游節事

特色旅游慶典及體育賽事,能夠借助節事契機吸引更多游客參與冰雪旅游活動,使游客在體驗節慶文化、觀看賽事的同時能夠賞冰觀雪。冰雪旅游的發展能夠促使旅游目的地文化慶典產業的發展,同時對冰雪體育賽事形成強烈的吸引力。在旅游節慶方面,目前黑龍江有黑龍江冬捕節、中國·黑龍江國際滑雪節、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等十大文化旅游節慶。在賽事方面,黑龍江省目前舉辦過中國·哈爾濱(芬蘭蒂亞)滑雪馬拉松、哈爾濱冬季鐵人三項世界杯賽、首屆中國國際速度滑冰馬拉松公開賽暨“滑向2022”全國大眾速度滑冰馬拉松系列賽等五項國際級體育賽事,節事形式活動豐富,發展勢頭良好。
3.博物館事業
黑龍江冰雪旅游的快速發展使更多游客領略了大美龍江的冰雪之美,增強了體驗特色龍江文化的意愿。為了增進游客對龍江文化的了解,許多旅游線路的行程中增加了博物館。博物館作為一個對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永久性機構,是游客了解黑龍江歷史、建筑、民俗、藝術等一個好的途徑。黑龍江現有國家級博物館29個,其中一級博物館4個,二級博物館7個,三級博物館18個,能夠較好地增進游客對龍江文化的了解。與此同時,冰雪旅游的發展也能夠促進黑龍江博物館事業的發展,推動專項博物館的建立。如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建議北極村轉型,統籌整合圣誕村、北極村和其他要素,構建現代化的互動式圣誕博物館,建立冰雪文化博物館等。
4.旅游影視產業
影視產業與冰雪旅游產業相輔相成,互動式發展。在黑龍江拍攝的影視作品有《闖關東》《懸崖》《智取威虎山》等20多部,這些影視作品播出后,引發了影視作品取景地旅游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推動了黑龍江冰雪旅游地發展,同時也為黑龍江貼上了一張影視文化名片,推動了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的聯動發展。目前黑龍江已建成7個影視基地(城)板塊,推出了《第一支特種兵》《完顏阿骨打》等十幾個影視作品。
5.冰雪藝術產業
冰雪旅游的發展推動了黑龍江音樂、戲劇、美術的發展。哈爾濱大劇院是哈爾濱的一張音樂名片,自建成以來舉辦了四屆哈爾濱大劇院音樂節。2019年11月舉辦了第四屆哈爾濱大劇院藝術節,為哈爾濱市賞冰玩雪增添了藝術氣息。此外,“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已舉辦了33屆,與冰雪旅游相映成趣,吸引了國內外數百萬游客。如今,具有龍江特色的冰雪山水畫等高端文創產品已經發展為三大類6個系列30多個品種,這些文創產品作為冰雪旅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走入冰雪大世界、雪鄉、平山等旅游景區,受到國內外游客關注。
(三)推動黑龍江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集群式發展,實現充分融合
隨著冰雪旅游關聯產業的發展,黑龍江會形成冰雪文化產業集群,產生集聚效應,推動黑龍江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環境協調發展。為了加快黑龍江冰雪文化旅游產業集群式發展的進程,結合聯合國國際旅游組織的建議,近期需要對部分旅游項目進行升級,提升其文化層次,凸顯地域文化特色,包括將亞布力打造成全年性冰雪旅游目的地;建設漠河圣誕博物館;將鏡泊湖發展成黑龍江第一大冰湖,組建冰瀑跳水團隊;建設冰晶世界、冰雪水療中心、冰雪博物館、冬季運動活動中心,設立學校冬季運動班或項目、冬季運動日或兒童營地[6]。要開發黑龍江冰雪體驗線路、網紅“冰雪”打卡推薦地。遠期需要增加有內涵、能開展夜經濟的冰雪旅游目的地數量,開發與冰雪相關的四季旗艦景點。通過以上項目的實施,使黑龍江省的冰雪旅游產業實現多產品系的“引爆”和多軌道的“穿越”發展,加速冰雪文化旅游產業集群進程。
黑龍江冰雪旅游已經帶動關聯文化產業聯動發展;其中,節事活動、藝術產業發展情況良好,博物館事業、旅游演藝、旅游影視產業也在蓬勃發展,但還存在上升空間,黑龍江的旅游與文化產業集群效應不明顯。
本文通過對黑龍江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第一,黑龍江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動因主要有消費需求、企業主體、政府政策規制三方面;第二,黑龍江冰雪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有產品融合、企業組織融合及旅游市場融合游3條路徑;第三,雖然黑龍江冰雪旅游已經帶動關聯文化產業聯動發展,但尚未形成產業集群。
[1] 劉安樂,楊承玥,明慶忠,等.中國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協調態勢及其驅動力[J].經濟地理,2020(6):203-213.
[2] 李在軍.冰雪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動力機制與實現路徑探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9(7):56-62.
[3] 張俊英.民族地區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模式研究:以青海互助為例[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9(5):20-26.
[4] 周春波.文化旅游產業融合與產業升級:機理與路徑[J].旅游論壇,2018(6):12-21.
[5] 吳玲敏,任保國,和立新,等.北京冬奧會推動京津冀冰雪旅游發展效應及協同推進策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9(1):50-59.
[6] 李在軍,張瑞林.冰雪產業融合發展的動力機制與路徑探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8(6):5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