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德蓮
【摘要】本文從名人名言引出提問的重要性,然后從提問的過程、提問的要求、提問的方法三個維度分析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最后通過課堂教學實踐展示有效提問。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問;高中物理
愛因斯坦指出:“出問題比解決問題要重要得多。”“找不到問題所在,何談解決問題?”文學家巴爾扎克也持相同的觀點。筆者根據(jù)多年的一線教學實踐,認為有效提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guān)鍵因素。教師的提問是教師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溝通教師和學生思想感情的“紐帶”,是連接未知和已知的“橋梁”,是體現(xiàn)教學意圖的“指針”,也是激發(fā)學生思維漣漪的“石子”。
教師的提問方法多種多樣,從教師的自問自答和答案即在問中看,有設(shè)問和反問;從引起學生思考和要求明確回答看,有引入課題的問和得出結(jié)論的問等。不論是什么方式的問,其有效性在于“準確”與“啟發(fā)”這兩個關(guān)鍵點。有效的設(shè)問要保證促進學生充分運用思維,還要保證學生能夠找到問題的答案。如果提問過于平直、淺顯,或者過于深奧、艱澀,或者過于籠統(tǒng),則都達不到提問的目的,更談不上提問的語言藝術(shù)了。
實現(xiàn)有效課堂提問,就要準備好課堂提問的階段與過程,明晰課堂提問的精妙要求,掌握課堂提問的有效方法,并能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有效應用。
一、優(yōu)化課堂提問的過程
進行有效課堂提問就要優(yōu)化課堂提問的階段與過程,做好每一階段的工作,使提問準確,有針對性,發(fā)揮有效性。
1.課堂教學提問的五個階段
引入:通過不同的語言和方式,借助于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引發(fā)學生產(chǎn)生問題。
擬題:擬題尤其關(guān)鍵,擬題的內(nèi)容直接決定著提問是否成功。在擬題階段,教師一定要努力思考如何擬定問題,才能夠使課堂提問發(fā)揮最大作用,將題目與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緊密相合、突出教學主題,還能夠起到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問題的目的。
列題:即陳述所提問題并作必要的說明,對問題的表述需要清晰準確。
傾聽: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務(wù)必要仔細、耐心、完全聽完,即便學生表達出的觀點實在偏離,也要表現(xiàn)出對學生回答過程的尊重,以有效保持學生積極回答、主動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要及時幫助學生“圓場”,以溫和的口吻鼓勵、啟發(fā)、引導學生繼續(xù)作答。在本階段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做好檢查、催促、提示、重述等方面的事情。檢查,核對學生是否聽清了所提問題,防止答非所問;催促,力求學生對提問做出快速反應或完成教學指示,以鍛煉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提示,遇到學生難以準確回答問題時,可以適當給學生設(shè)立臺階,使其能答對答準;重述,當學生對題意理解不清楚時,要重述問題,以便能準確把握問題的核心。
評價:教師對學生的作答進行評定處理,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可忽略。主要方式有重述、追述、補充、更正、評價、延伸及檢查等。
2.課堂教學提問的三個步驟
課堂教學實際提問時,還要考慮以下三個步驟:
(1)提出問題:教師在提問時要保證問題的精準性,即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準確理解教師的提問要求,盡可能地將全班學生都引導到問題上來。
(2)稍加停頓:停頓具有提升提問效果的作用。突然的安靜,不僅能夠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強化,還能夠給學生預留時間,根據(jù)問題來思考問題、組織合適語言。
(3)指定學生回答:有的問題可鼓勵全班學生都來回答,有的問題就需要指定某個學生來回答。對于指定學生回答時,教師要親切地指定學生針對所提問題,沉著地將自己的看法完整地表達出來,不輕易打斷學生的發(fā)言,使學生不緊張、不拘謹。
二、課堂提問的精妙要求
1.設(shè)問要精細
第一,問題突出趣味性,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目的。第二,問題要具備科學性特征,符合邏輯、直截了當、條理清楚、主次分明,語言規(guī)范、概念準確、清晰可辨。第三,要有順序性,按照教材和學生認識發(fā)展順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循序漸進,有層次地設(shè)置問題,從認知理解問題開始到分析綜合性問題,再到創(chuàng)造評價性問題。
2.發(fā)問要巧妙
正確的提問策略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一般情況下,先提問中等水平的學生,同時提醒全體學生注意,接著再請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補充,優(yōu)秀學生作為后補力量主要幫助解除危機。有時,也需設(shè)置簡單的問題來提問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通過他們正確回答問題來增強學生的信心,激發(fā)學生興趣。這樣,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回答問題得到鍛煉,也就使教學覆蓋了全體學生。提問要表述清晰,態(tài)度要和藹可親,讓學生靜心思考。
三、有效課堂提問的應用實踐
1.鋪墊式提問
在講授新課之前,設(shè)計一些準備性題目,鋪路搭橋,利于學生掌握系統(tǒng)知識;減少難度,通過提問,教給學生具體的思考方法,作好思維方面的鋪墊。
2.對比式提問
將相互聯(lián)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對比而進行提問,促進學生認識事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探究式問題
探究式提問常被教師采用,它是從問題出發(fā),在教師的適當暗示下逐步探求一個個中間問題,從而達到解析問題的目的。
4.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實踐應用
下面,以《物體運動的速度》的教學時間為例,淺述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首先,在引入環(huán)節(jié)進行引入提問:甲乙沿不同路徑從A到B同時出發(fā),同時到達。
問題1:兩個物體位置變化相同嗎?
問題2:誰的位置變化快呢?
該提問目的是引起認知沖突:路程和時間的比值還能描述位置變化的快慢嗎?
接下來,以學生耳熟能詳?shù)摹巴米雍蜑觚斮惻堋奔皠⑾杵鹋苁吕槍ζ骄俣鹊慕虒W設(shè)置提問。
問題3:兔子和烏龜誰的位置變化快?
結(jié)論:相同的位移用時越短的,位置變化就越快。
問題4:劉翔起跑領(lǐng)先圖片,請問我們又是如何比較位置變化快慢的?
結(jié)論:相同時間位移越大的,位置變化越快。
問題5:對于兔子而言,位置改變的快慢是不均勻的(變速運動),如果用位移除以時間能否描述具體某段運動的快慢呢?(引入平均速度)
最后,要求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測試計算平均速度。
問題6: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用什么測?如何記錄、處理數(shù)據(jù),最終通過比較并得出結(jié)論。
在本案例中,通過綜合應用多種類型提問,并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提問,使每個提問變得有效、高效,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問題探究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學習任務(wù),達成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林倩.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提問及教學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9.
[2]齊月華.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
[3]周望.高中物理有效備課中的有效設(shè)問[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5):146.
[4]張淵斌.高中物理教學有效設(shè)問例析[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3(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