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波
【摘 要】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探究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把科學探究作為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科學探究活動的地位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也越來越關注探究活動的展開。科學探究包括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搜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這七個環節,其中在實際教學中前幾個環節都能得到有效開展,而探究活動的總結評價環節往往會被老師簡化甚至忽略。基于此種現象,本文對探究活動的總結環節作了具體的介紹,希望引起大家對此的關注。
【關鍵詞】 科學? 探究? 總結? 有效
一、科學探究中有效總結的意義
科學探究活動的有效總結能產生諸多影響,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1. 完整的總結能完善整個課程流程,突顯課程主題;2. 具體的總結能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搞清楚探究的意義;3. 優秀的總結能升華課程的中心思想,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4. 有趣的總結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引發學生對科學、對生活的關注。總的說來,有效的總結灌輸給學生的不僅僅是些許知識,更是良好的習慣和科學的探究意識,是善始善終的行為表現。
二、科學探究中有效總結的方法
(一) 搭好墊腳石,重視總結的內容——填寫記錄單
在實際教學中,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其實都是為了表達課程的主題思想,科學探究活動亦然。所以在探究過程中,要時刻注意搜集證據,也就是說記錄單要認真填寫,不能讓學生光體驗沒結果,學生要搞清楚所有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搜集證據,為了驗證假設。為了讓學生知道總結環節的存在,教師得時時刻刻提醒他們要展示結果,慢慢滲透“要總結”的意識,幫助學生養成總結的習慣,這樣學生才不會只關注驗證環節,才會知道記錄、分析的重要性。
(二) 走穩每一步,重視總結的形式——站立講臺上
在課堂上,學生展示實驗結論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面:其他學生不認真聽;教師也會急于說出最終結論,打斷學生的發言;甚至會幫學生讀他們的記錄單結論等。再加上有的學生發言聲音小、發言結論跟教師預想有偏差,導致課堂混亂,久而久之教師不想認真分析學生結論,學生更不愿意傾聽他人想法。
面對這些現象,教師更應該多思考,想出科學的方法來改變局面。我認為教師首先應該在總結、展示的形式上多樣化,可以讓小組代表站在講臺上發言,其他成員站在身后隨時借助黑板補充;可以小組輪流上臺當主持人,邀請其他小組上臺展示結果,充分將講臺交給學生;也可以上講臺演繹學生的探究過程,邊做實驗邊介紹發現,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操作能力……形式多樣的展示舞臺會讓學生想展示、愛展示、期待展示,并且會盡最大努力展示最好的一面。另外強調在講臺上匯報結果是一種儀式,也是一種無聲的提醒“重視此環節”。除此之外,在匯報總結的時候,教師也要規范紀律,讓學生學會傾聽,可以隨時給小組加星,無形中激勵他人。
(三) 欣賞匯報內容,重視總結的反應——表揚和激勵
學生匯報結果時,教師傾聽的絕不僅僅是當節課的知識重點,也要傾聽學生的思維過程,有時候學生不經意的語言透露出的正是他們的思考過程。比如上《光的行進》一課時,“探究光是沿什么路線行進的”,學生會脫口而出“散射、四面八方”,這個答案錯了嗎?顯然沒有,因為學生的回答角度是宏觀的,他們的思維過程跟教師的設想不同,這個時候教師更應該思考為什么學生會這樣想,應該怎么引導到“直線行進”上來。也就是說科學探究的“標準答案”固然重要,但是學生的“不標準答案”也許更值得深究,所以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發言,善于發現學生匯報過程中的閃光點,并且要及時給予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每一個敢于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都是值得表揚的,他們的答案或多或少都有值得嘉獎的地方,這時候就需要老師的認可和激勵,對培養孩子的個性和良好習慣的養成都有顯著作用。
(四) 攜手踏征程,重視總結的搭檔——競爭也合作
羅素說:“競爭一直是,甚至從人類起源起就是對大部分激烈活動的刺激物。”重視競爭的作用,善用同學間的良好競爭,比如在學生匯報探究結論時,此時也正是學生之間思想碰撞的時候,教師可以提供比拼的舞臺,讓不同結論的小組進行PK、辯論,開展小小辯論賽,通過搜集證據、實驗演示、查閱資料等各種途徑證明自己的結論,甚至可以提供適當的小獎品舉辦簡單的頒獎儀式以示鼓勵。這樣能讓學生養成競爭、求真知的習慣,在“找茬”的過程中,學生慢慢地就能學會傾聽,學會分享。古人常說獨腳難行,孤掌難鳴,因此學生之間的合作也很重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探究活動的重要形式,讓小組成員跟成員之間、小組和小組之間,甚至是班級和班級之間,不斷比拼,不斷合作,也會不斷進步。這些小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團隊合作能力。
三、聚焦科學探究中的總結環節,行動勝于語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科學課堂中,需要不斷探索、嘗試,從而發現適合當代孩子的教育方式。聚焦科學探究的總結環節,真正做到有始有終,讓孩子去發現探究的樂趣、總結的樂趣。更要讓孩子去親臨、結束每次的探究之旅,讓孩子真正成為科學課堂的“小主人”。
參考文獻
[1] 卜凡君.淺談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的組織與管理[J].求知導刊,2020(38):10-11.
[2] 羅小曲.讓小學科學課堂結尾更精彩[J].新課程(小學),20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