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主學習意識是現代教育體系中的主要教學目標。教師將學習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在準確的學習中主動探究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文章將通過引導學生參與教案設計,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設計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等多項措施,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學生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自主課堂;教學模式
一、 引言
高中階段語文教學內容拓展性較強,此階段學生已經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及探究意識。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多元化創新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強化啟發性教學方式的運用,提升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在豐富的學習情境中掌握更加全面的語文知識。
二、 引導學生參與教案設計,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實現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根本在于充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情境中完成學習目標。與以往的教學模式相比較而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需要在“以生為本”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由發展,從而使學生感受到主體身份,進入學習及探究過程中。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參與教案設計的方式,強化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高中階段學生的基礎能力已經比較完全,同時具備較強的自我意識,不愿意被教師管制和安排。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為學生提供機會和空間,引導學生參與教案設計工作,使學生從心理層面提升自主意識,強化逆向思維能力及學習效果。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庖丁解牛》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重點文言文詞句及成語,并以分析庖丁解牛之道與文惠君養生之道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在本課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進行詳細化劃分,引導學生根據既定的教學目標設計合理、有趣的教學方案,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及思維能力,從而促使其積極參與教案設計過程中,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不僅可以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身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重視,使其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逐漸強化語文學習能力。
三、 設計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在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發展和運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合作元素滲透其中,引導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對此,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合作類型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探究,以此促進引導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對語文知識進行學習和理解。例如,在高中語文《雷雨》一課的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合作能力及自主學習意識,教師可以設計合作類型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根據戲劇的特點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及人物性格。學生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對戲劇的表達方式及人物刻畫方式進行分析,從而促進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效果的提升。另外,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發展及運用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注重學生小組的組合情況。以合理的方式為學生設計組合,將不同學習能力及不同學習積極性的學生分為一組,在互動交流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因此,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在互動交流的學習模式中掌握更加全面的語文知識,達到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教育目標。
四、 加強運用實踐教學方法,教育學生自主學習方法
自主教學課堂的設計和運用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為主,但是在此過程中,最重要的元素是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部分學生并不善于利用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行探究和學習,這是自主教學課堂的最大弊端。為了提升自主教學課堂的效果,教師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教育,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式,從而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探究更加廣泛的知識。對此,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實踐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將語文教學內容及學習方法滲透實踐活動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實踐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例如,在高中語文《祝福》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即可通過實踐活動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進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本課主要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在本課教學目標設計中,主要是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倒序手法的運用方式,并通過人物動作、語言等元素的描寫感受其中體現的思想感情。對此,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學習課文、探究目標。久而久之,學生逐漸學會找到學習內容中的重點,并學會利用科學的方式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度分析和探究。同時,教師可以設計實踐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自主學習模式中對魯迅的其他作品進行分析,繼而在課堂活動中與同學進行分享。因此,在高中語文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落實過程中,教師可以改變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等多元化學習體系中掌握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根本目標。
五、 運用啟發性語文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興趣
高中階段語文課程教學工作中,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要結合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進行延伸和拓展。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和探究的主要動力所在。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興趣可以結合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在具備較強啟發性的語文學習內容中分析其中的知識。例如,在高中語文《登岳陽樓》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學會詩歌鑒賞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意象入手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從而促使學生感受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教學工具的運用,為學生創設詩歌中的情境。將啟發性教學元素融入其中,強調學生的主體身份,以此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興趣。因此,充分利用啟發性語文教學模式,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及探究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的有效措施。
六、 強調教師引導參與作用,推進教學目標完成
在傳統教學體系中,教師的身份始終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要根據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以被動吸收的方式掌握語文知識。現代化教學理念倡導“以生為本”,教師作為引導者開展教學工作,這是十分科學高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利用多元化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幫助學生體會教師的引導作用及參與作用。首先,教師的引導作用要體現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啟發性、引導性教學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意識。另外,強調教師的參與作用同樣十分重要,語文教師可以參與課程教學體系中,與學生形成一致性,從而凸出學生的主體身份。例如,在高中語文《變形記》一課的教學中,在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與學生一起的參與者,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學習能力,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在上述內容中出現的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可以參與者身份與學生共同學習,進入學生的合作模式中,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的提升,同時強化師生之間的友好關系,為之后的教學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七、 運用師生合作備課方法,促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傳統形式的高中語文教學中采用教師獨立自主備課的形式,主要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以及重難點知識等進行備課。從整體角度看,教師單獨完成備課有優勢。但是根據人的思維習慣,教師普遍是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備課內容、講課的方式、方法等,對于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感受考慮不全面,教學上難以實現突破,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不足。而學生在這種被動的情況下學習容易出現逆反、厭煩等負面心理。運用師生合作備課方法,能夠打破常規備課,改進其中的不足,提高備課的合理性,進而提高教學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在備課時,教師通過與學生溝通了解其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其進行總結、分析,納入備課內容中,并在課堂教學中詳細講解。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吸引學生,還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與關愛,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既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又能夠提升學生學習水平。例如,學習曹操的《短歌行》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提前預習,備課時詢問學生是否遇到困難、有哪些等,對其進行總結和整理,融入備課教案中。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或意見,設計能夠激活學生主動性的教學方案,并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加強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吸引,使得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八、 加強學生語文思維訓練,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能夠使其思維以及語文水平共同提升,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教師可以通過聯想教學對學生語文思維進行訓練,借此提升學生的閱讀、寫作等能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重視,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以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學習經驗為基礎,將知識運用到其他領域中。例如,《竇娥冤》《陳煥生上城》《雷雨》等課文,教學中教師要對其主人公的性格、人物形象等進行分析,而在分析過程中需要與創作時的社會背景、作者的情感等因素相聯系,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以直觀的方式感受當時整個社會的背景,并體會主人公在遇到課文中所描述的事件之后出現的心理活動。如《虞美人》,學生可以思考當時時代背景下人們的情懷和情感,并且在理解的基礎上調動想象力,提高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活躍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九、 完善教學評價總結環節,培養學生自我認知能力
高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和總結環節至關重要,是體現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根本因素,同時是促進提升學生自我認知能力提升的關鍵環節。在總結環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自主反思的方式進行總結和思考。根據學習內容及學習流程進行梳理。一方面,為了達成復習鞏固的教育目標,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例如,在高中語文《念奴嬌·過洞庭》的教學中,課后總結評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自我總結的環節,使學生對整體學習流程進行梳理和復習,從中發掘學習上的漏洞,利用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完善和改進,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種總結方式的運用是提升學生知識梳理能力的有效措施,更是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方法。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總結及評價環節中,適當運用自我評價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是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有效措施。
十、 結語
教師根據語文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滲透自主元素,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課堂,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同時可以有效促進延伸和拓展教學效果的提升,幫助學生在豐富的學習情境中形成自身自主意識,以較強的學習能力完成既定的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李麗.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學生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8,5(2):174-175.
[2]胡榮仁.關于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學生自主課堂教學模式分析[J].亞太教育,2016(22):80.
[3]張效良.新課改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少教多學”凸顯學生主體地位[J].科技資訊,2012(28):202.
作者簡介:
沈婷婷,甘肅省隴南市,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第二中學。